人教版(西藏汉语)第六册课内学习 13 祖父的花园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西藏汉语)第六册课内学习 13 祖父的花园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西藏汉语)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27 14:1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祖父的花园
设计者
教学目标
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
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第1课时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学生自主学习)2、汇报交流:(1)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①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②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2)“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③小结:“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④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3)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节) ①思考: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②交流、讨论: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③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4)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要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或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可以引导学生读《呼兰河传》的另一个关于园子的片段,进一步感受童年的快乐,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见“相关链接”)。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1.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要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或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