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鸿门宴

文档属性

名称 6.鸿门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28 19:3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司马迁?《史记》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陕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130篇,52万多字,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 《史记》体例本纪: 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12)
世家: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30)
列传: 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70)
表: 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10)
书: 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8)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郑板桥评论:“《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为最。”
“巨鹿之战”是项羽暴兴起、成为西楚霸王的起点。
“鸿门之宴”则是项羽由成功转向失败的关键。
“垓下之围”写项羽最后败亡,慷慨别姬,自刎
而死。 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zhuī)?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鸿门宴司马迁 背景介绍
公元前207年,怀王派项羽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
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
项羽在钜鹿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刘邦攻下咸阳,子婴投降,准备称王。后在谋士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

第一段知识点总结
1.重点字音:欲王关中 为击破沛公军
崤山 好美姬
2.词类活用:军、言、王
3.古今异义:山东
4.一词多义:军、幸、言、击、去
5.文言句式:为击破沛公军;贪于财货
第1段交待?1无伤告密范增说羽一场厮杀,一触即发! 开端曹无伤告密是故事的导火索,接着交代双方兵力(采用对比的手法):项羽占绝对优势,为下文的人物活动作了铺垫。第二段知识点总结
1.重点字音:鲰生说我 不可不语 毋內诸侯
2.词类活用:善、夜、语、活、兄、籍
3.古今异义:足以、非常、婚姻
4.一词多义:当、从
5.文言句式:具告以事;为之奈何;
6.通假字:距、内、要、倍、蚤

为使子婴为相
为击破沛公军
皆为龙虎
为之奈何
谁为大王为此计谋
君为我呼入
军中无以为乐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窃为大王不取也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何辞为
公为我献之
吾属今为之虏矣
1、项伯访良2、张良献策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几件事?3、项伯说情第1、2段主要内容 宴会前 无伤告密 范增说羽 项伯访良张良献策项伯说情内容人物项羽
项伯刘邦
张良 无伤告密 范增说羽 课文知识点第三段: 1.重点字音:戮力 有郤
数目项王 不者
2.词类活用:从、东向、目、翼
3.古今异义:河南、河北
4.一词多义:当、从
5.文言句式:将军占河南;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三 ;
若属皆且为所虏;籍何以至此;
6.通假字:郤、不、坐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几件事?刘邦谢罪项庄舞剑范增举玦项羽项伯范增刘邦张良樊哙“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宴席的四面坐位,以东向最尊,
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从坐位可看出?
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地位
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观点):并不诚心。
(论述):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 课文知识点讲解第四段 1.重点字音:目眦、按剑而跽、参乘、啖、彘肩、如恐不胜、还军霸上
2.古今异义:细说、今人
3.一词多义:谢、胜、如
4.文言句式:客何为者;
此亡秦之续耳
5.词类活用:上、尽裂、刑第4自然段主要写了几件事?樊哙闯帐义责项羽宴会中—明争暗斗
第二部分 第3、4节刘邦谢罪—项羽留饮
范增示玦—项羽默然
项庄舞剑—项伯翼蔽
张良召哙—樊哙闯帐
义责项羽—羽无以应
(内部矛盾项由主动变被动)
(团结一致刘由被动变主动)
(高潮)范增示玦
项羽默然项庄舞剑樊哙闯帐项羽不怒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极点项羽集团由
主动变为被动“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外貌描写
可以看出樊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鸿

宴 无伤告密 项伯访良 张良献策 项伯说情 范增说羽 开端发展高潮 刘邦谢罪 范增示玦 项庄舞剑………宴会后(5-7段)
主要叙述宴后余事
5-7段知识点: 1.重点字音:靳强、会其怒、间行、杯杓
2.古今异义:步走
3.文言句式:大王来何操;
我持白璧一双;沛公安在;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4.词类活用:者、道、间、坡
第5自然段主要 写了什么事?沛公脱险 第6、7自然段主要 写了几件事?张良留谢刘邦锄奸 宴会后
第5、6、7节刘邦脱险
张良留谢
刘邦锄奸(结局)研讨与练习:试对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做简要分析,说说刘邦在“鸿门宴”中为什么能够死里逃生?VS自大轻敌,缺乏远见能屈能伸,深谋远虑机智善辩,周密果决寡谋轻信,冲动草率从善如流,知人善任刚愎自用,妇人之仁善于笼络,果决除奸出卖内应,养奸贻患集团内部团结默契集团内部分裂涣散语言
行为
细节
对比项羽刘邦樊哙樊哙“侧其盾以撞”“嗔目”“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
接酒后“拜谢”,站着喝,吃生肉——
讥讽项王,却又替刘邦求赏,又暗寓尊崇项羽之意——
劝刘邦“不顾细谨”及早脱身——
勇猛豪爽有礼有节
粗中有细
见识过人刘邦:
圆滑机警,能言善辩。多谋善断。项羽:光明磊落,坦率粗豪,自大轻敌,寡谋轻信,优柔寡断,有勇少谋。张良:老练多谋。范增:老谋深算。樊哙:忠勇豪爽。 让我们来看一看后人是如何
评价项羽的?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能忍辱
负重
深表惋惜军民离心
败势难回赞美敬仰 司马迁把项羽当作
悲剧英雄来描写的。 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
他的“自矜功伐”(居功自傲)导致了他
“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赞叹,又有惋惜。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荣格
瑞士心理学家 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全面、多角度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