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27 08:50:57

文档简介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通过对列强侵华罪行的揭露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读表格与识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学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发动国家,教师讲清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它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通过分析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2、难点: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教学方法】视频展播、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归纳概括法。
【学
法】阅读、观察、讨论法与合作探究法。
【课
时】1课时
【课
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
思考: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那么,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是怎么回事?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对。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领土被割占、财物遭掳掠、主权被践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但是,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贪婪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他们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无理提出“修约”
的要求,遭拒绝后,就寻找借口发动侵略战争,以此逼迫清政府就范。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便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讲授新课】30-35分钟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硝烟再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多媒体播放视频《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生阅读本目课文、插图、资料和自由阅读卡”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背景
(1)、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者没有对西方列强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警惕,以为《南京条约》能换来国家的永久安宁。
(2)、西方列强不满足在华攫取的权益,而且蓄谋扩大。
2、鸦片战争后,英法两国再次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3、侵略国:英、法、美、俄
4、目的:扩大鸦片战争的侵略权益
5、过程:(1)、1856年10月,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炮击广州;
(2)、法国趁乱制造借口参战,组成英法联军;(3)、战争爆发后,美、俄以调停之名加入战争。
6、结果:面对列强的进逼,清政府妥协,进行议和,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往内地游
历、通商、传教;对英、法分别赔款400
万和200
万两白银。
过渡:《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二、火烧圆明园
教师介绍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精美,组织学生看、说、议。
学生阅读本目课文、插图、资料和自由阅读卡”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一)、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的同学请举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揭发列强的罪行?(掠夺珍宝,焚烧罪证)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听、看、议)
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补充。圆明园这是园林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西方誉之为“万园之园”。而且清朝皇家的宝物没有存放在紫禁城里,而是存放在圆明三园。
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后,侵略者贪婪凶残的本性暴露无遗,请听有关录像资料的介绍:放有关录像资料,解说:
议:结合法国作家雨果的话和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劫掠的情况,请同学们议一议,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惨痛和耻辱的一页,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列强如此嚣张、肆无忌惮的根源是什么
1、经过:
1860年8月,英法联军再燃战火,攻占天津,直扑北京。攻破北京城门,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在疯狂劫掠之后纵火烧毁圆明园。
2、影响:火烧圆明园,不仅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英法控制北京后,留守北京的奕 被迫与、英、法再次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北京条约》(1860年)
指导学生说出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内容。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加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的一部分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800
万两。
过渡: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多的是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2、沙俄趁火打劫
19世纪下半期,沙皇俄国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学生阅读本目课文和表格、地图,随堂练习:
(1)、沙俄通过哪些不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哪些领土?(说出大致位置和面积)
(2)、沙俄是怎样一步步蚕食了我国大片领土的
通过地图与表格的结合,最终达到使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识记历史知识的目的,实现史地学科的贯通,加强史地学科的联系。
1858
年,利用天津的军事危机,沙俄诱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侵占了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
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除此之外,沙俄还夺取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航行权,开辟了从黑龙江通往太平洋的通道。1860
年又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走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约40
万平方千米领土。
1864
年,沙俄又通过不平等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夺走了中国西北44
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19
世纪80
年代,通过一系列条约,沙俄再次掠走中国西北7
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仅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从中国夺得的领土就相当于法、德两国领土的总和,面积之大骇人听闻。
对学生的表述进行评价(表扬、鼓励、加分)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及危害
通过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你认为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和危害
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通过诉诸武力,缔结不平等条约,列强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中国的门户被进一步打开。相比鸦片战争,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更强的冲击和更大的灾难。在火烧圆明园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强烈刺激下,清廷的部分有识之士走上了认识对手、学习西方的探索之路。
【3.课堂小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板书设计】
【5.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外国侵略者要维护其在华利益。
B、太平天国运动危及侵略者的在华利益。
C、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和标志是(

A、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B、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
C、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
D、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是(

A、60多万平方千米

B、40万平方千米
C、100多万平方千米
D、150多万平方千米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包括(

A、《天津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6.教学反思】(共25张PPT)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
第一单元
列强侵华与晚清时期的救亡图存




1、背景:
(1)、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者没有对西方列强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警惕,以为《南京条约》能换来国家的永久安宁。
(2)、西方列强不满足在华攫取的权益,而且蓄谋扩大。
2、导火索:
“亚罗”号事件
1856年10月,广
州水师扣押了挂着英国国旗的走私船亚罗号。英国要求释放船员并赔礼道歉。叶名琛释放船员,但没有赔礼道歉。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3、侵略国:
英、法、美、俄
4、目的:
扩大鸦片战争的侵略权益
5、过程:
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炮击广州;
法国趁乱制造借口参战,组成英法联军;
战争爆发后,美、俄以调停之名加入战争。
6、结果:
面对列强的进逼,清政府妥协,进行议和,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1.各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在当时中西外交关系不平等的情况下,利于列强对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施加影响(监视、操纵)
通商口岸从东南沿海延伸到长江流域,外国势力深入内地,遍及南北,有利于列强的经济侵略,尤其是商品倾销。
3.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4.对英、法分别赔款400万和200万两白银;
为外国在中国的军事侵略、商业扩张、宗教传播、谍报刺探等开方便之门;内地传教的规定成为外国传教士到内地进行不法活动的护身符。
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尤其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被焚毁之前的圆明园景致之一
被焚毁后的圆明园只剩下了断壁残垣
1、经过:1860年8月,英法联军再燃战火,攻
占天津,直扑北京。攻破北京城门,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在疯狂劫掠之后纵火烧毁圆明园。
2、影响:火烧圆明园,不仅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1、《北京条约》(1860年)
主要内容
主要危害
《天津条约》完全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区地方一区给英国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天津成为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威胁北京安全
领土主权进一步遭破坏,扩大了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为以后强租新界作了准备。
加重了国人的负担
19世纪下半期,沙皇俄国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条约
时间
内容
①侵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②夺取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航行权,开辟了从黑龙江通往太平洋的通道。
《瑷珲条约》
1858年
2、沙俄趁火打劫
条约
时间
内容
割走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北京条约》
1860年
夺走了中国西北44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勘分西北界约记》
1864年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1858年《爱珲条约》割占的60多万平方公里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40万平方公里
1864年《堪分西北界约记》割占的44万平方公里
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和以后五个议定书割占7万平方公里
(3)、在火烧圆明园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强烈刺激下,清廷的部分有识之士走上了认识对手、学习西方的探索之路。
(1)、通过诉诸武力,缔结不平等条约,列强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中国的门户被进一步打开。
(2)、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更强的冲击和更大的灾难。




时间: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目的: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方式:
发动战争,武力征服
暴行: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结果:
签订《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影响:
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
借口:
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
经过:
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爆发标志: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
2.第一阶段:1856年10月~1858年5月,攻陷广州,直逼天津,威胁北京。1858年,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3.第二阶段: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占领天津,进攻北京,
 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影响: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此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1)、英、法号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却如此野蛮、贪婪,对我们国家犯下了滔天大罪。(2)、我们在称赞法国作家雨果对侵略者的罪行无比痛恨的同时,也要
对当时国家因落后而挨打感到非常痛心。(3)、今天,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真本领,把祖国建设得空前强大,实现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
有作家这样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谈一谈残缺的圆明园给了我们怎样的历史启示?
请你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政治上:
经济上:
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外国势力由沿海各省,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劳动力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了
请你比较一下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都是发生在中国腐败落后
2.发动者:都有英国
3.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4.目的:变中国为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5.手段:武力侵略
6.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7.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下不平等条约
8.影响: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国内形势不同: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中国内战(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2.侵略国增加:第一次是英国,第二次是英、法、美、俄
3.规模:第二次参与的国家更多,时间更长(4年),范围更广,破坏性更大
4.危害:第二次危害更大(使中国丧失大量土地;圆明园被焚毁;列强的侵略势力进入内地)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外国侵略者要维护其在华利益。
B、太平天国运动危及侵略者的在华利益。
C、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
2、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和标志是(

A、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B、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
C、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
D、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
D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是(

A、60多万平方千米
B、40万平方千米
C、100多万平方千米
D、150多万平方千米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包括(

A、《天津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