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广播
电视和移动通讯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无线电广播信号和电视广播信号是如何发射和接收的初步了解移动电话是如何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经历使用收音机选择电台,调节电视频道,拨打移动电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在生活中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
关于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教学难点
发射与接收的具体操作步骤
学情分析
本节是电磁波的应用,在上节探究结果汇报的基础上,学生会对本节课中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的物理性原理有很强的好奇心
方法运用
以辩论赛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某些问题;对于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的联系与区别,使用“比较法”;以及学生自我阅读的方法
教具和媒体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是电磁波的应用,在上节课探究结果汇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对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电视广播的工作过程及移动电话的特点作简单的分析,鼓励学生找出移动电话的缺点或希望点,学生讨论、设想,提出改进的方案。
2.对于“科学世界”中介绍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STS”栏目中关于“电视带给我们什么”,采用“辩论赛”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电视网络的关系。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电磁波的应用,学生本身对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的物理性原理就有很强的好奇心,可有力推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学流程简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
提问:1.话筒的作用是怎样的?2.何为无线电波?
通过提问找出研究的问题
出示幻灯片启发学生思维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上述问题
二、探究过程
无线电广播的工
作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
启发学生大胆提问
积极引导思考
明了研究课题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
通过自我阅读、
查阅资料等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
讨论归纳
电视的工作
电视是如何用电磁波传递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的
使用类比法和比较法学习
学生一起归纳小结
讨论归纳
以男女同学两队展开一次辩论
“电视和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生竞赛
引导形成正反双方
男女同学两队展开舌战
移动电话的工作
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及运用
通过自我阅读、
查阅资料等方法
积极引导
讨论归纳
“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移动电话优缺点问题
缺点列举法
帮助分析
积极发言
经历使用收音机选择电台,调节电视频道,拨打移动电话的过程
实验法
帮助分析
操作
三、小结
本节学习的内容有哪一些
积极引导
讨论归纳
请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用分类法进行小结
指导完成目标检测
练习
动手动脑学物理P89.1、2、3、
板书设计
三、广播
电视和移动通讯+广播电磁波的应用:
电视
移动通信
教学过程实录
师:我们在第一节中研究过话筒,它的作用是什么?生: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教师出示幻灯片,P83.
9.2—5
图雷达的天线能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
师: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天线,它们的作用是否一样?
生:不一样,有的是发射电磁波的,有的是接收电磁波的。
师:同学们,在这一章的前两节课里我们还知道了电磁波其实是一个大家族,频率是多少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生: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师:你想知道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是怎样由广播电台完成的吗?
(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回答上述问题)
生:作为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是由广播电台完成的,它通过话筒的转换信号作用后,再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载波)上,再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
(说明:此处学生的讲述及教师的补充过程,要对照多媒体幻灯片书图9.3--1进行,可扩大可见度)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后的发言非常精彩而准确,你知道信号的接收是由什么来完成的吗?
生:收音机。
师:我们知道收音机都有天线,老式收音机的天线很长,而且要加在室外很高的地方,以获得更强的电信号。现代收音机有很好的放大能力,天线可以隐藏在内,仔细观察一下你家中的收音机天线是不是多为隐藏在机壳内的内置天线呢?其实,内置天线已经很普遍的应用。
师:我们又是怎样来选台呢?
生:转动收音机的旋钮。
师:是的,通过转动调谐器的旋钮,可以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收音机内的电子电路再把音频信号从中取出,进行放大,送到扬声器里,扬声器又是怎样转换信号的?
生:扬声器是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我们就听到广播的节目了。
师:这就是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电视是用电磁波传递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声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与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图象信号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呢?
(说明:启发学生运用类比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生:阅读书P85第一自然段。
师:小组四人先一起讨论,相互讲述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然后请一组代表上前来讲解。
(说明:由学生到台前讲,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生:分组讨论,相互讲述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进行交流。然后请一个组的2名代表到台前来对照着大屏幕幻灯片图9.3-3讲解: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发射机把电信号家再到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
,
(说明:此处加强学生间的协作学习互助精神,并且通过师讲,学生讨论,达到生讲的目的)
师:现在广播电视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各式各样的电视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求,但也有人因为
电视而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大家提前查阅过电视和网络的情况,现在以男女同学作为两队我们展开一次辩论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下面请出双方代表队员。
(代表出场:正方,男生,网络是天使;反方,女生,网络是魔鬼)
生:依据课前所查阅的资料,双方展开舌战。男生:网络进一步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带来了信息传递的方便和快捷……女生:你可知道,网络他使多少人迷失了方向,甚至走向了堕落……
师:总结发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关健在于正确把握和使用。它在为人类带来快捷方便之时,还会使人没有节制的玩耍,浪费了时间甚至生命,同学们切记这一点。
师:
你知道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吗 它与固定电话的工作原理基本一致,而“移动”与“固定”的不同方式分别如何实现的 讨论参阅书P85~~86。
生:四人小组讨论分析归纳找出答案:固定电话的声音信号是通过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而手机的声音信号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的。
师:移动电话在使用过程中的好处是不言而喻,可我们如果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是不是与固定电话它自身也存在着缺点,请同学们利用“缺点列举法”来进行讨论。
生:四人小组讨论
1:有的同学会说手机发射功率比固定电话小。
2:也有的同学说它的天线简单,灵敏度不高。
3:有时在用钢筋水泥包围的区域,很难接收到信号。
师:同学们都提得非常好,希望大家继续求深学习,增强本领,为人类造更好的方便设施。还有一种可以移动的电话,叫无绳电话,请大家阅读书P86最后一个自然段。关于小灵通手机,它没有太大的辐射,比CDMA还要"绿色"。希望大家在课后再查阅这方面的资料,加深理解。
师:我们常听说某电视台利用某频道进行广播,这里说的频道是什么意思?请看P86,
STS这一栏目中关于音频、视频、射频的讲述。
生:四人小组阅读后讨论,代表发言(让更多的同学体会出物理知识的生活性)。
生:经历使用收音机选择电台,调节电视频道,拨打移动电话的过程。
师:请大家列出本节的知识树。
生:电磁波的应用: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发射和接收。
师:这节课已接近尾声,希望回去全面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