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章末复习(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章末复习(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0-29 07:53:40

文档简介

第3章
章末检测
1.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10—11
mol/L,若向该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的颜色可能是(  )
A.只显红色      B.呈无色
C.无色或蓝色
D.红色或无色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0.1
mol/L
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B.Al3+、NO、Cl-、CO、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
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H=3和pH=4的盐酸各10
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3.5
B.一定温度下溶液中[H+]越大,pH也越大,溶液的酸性就越强
C.液氯虽然不导电,但溶解于水后导电情况良好,因此,液氯也是强电解质
D.单温度不变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
4.在25
℃时,pH等于11的NaOH溶液和NaCN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相等
B.前者比后者大11倍
C.后者是前者的1011倍  
D.后者是前者的108倍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SO)>c(NH)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
C.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D.向0.1
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OH-)/c(NH3·H2O)增大
6.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
①H2CO3 ②Na2CO3 ③NaHCO3 ④NH4HCO3 ⑤(NH4)2CO3
下列关系或者说法正确的是(  )
A.c(CO)的大小关系为②>⑤>③>④>①
B.c(HCO)的大小关系为④>③>⑤>②>①
C.将溶液蒸干、灼烧后只有①不能得到对应的固体物质
D.②③④⑤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7.常温下,在10
mL
0.2
mol·L-1氨水中,滴入0.2
mol·L-1的稀盐酸,使溶液的pH=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盐酸的体积大于10
mL
B.c(NH)=c(Cl-)
C.加入盐酸的体积等于10
mL
D.c(NH)8.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Fe3O4与稀硝酸反应:2Fe3O4+18H+===6Fe3++H2↑+8H2O
正确
B
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CO+2H+===CO2↑+H2O
错误,碳酸镁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C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BaSO4↓
正确
D
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2Fe2++2Br-+2Cl2===2Fe3++4Cl-+Br2
错误,Fe2+与Br-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1∶2
9.现用0.10
mol·L-1的盐酸滴定10
mL
0.05
mol·L-1的NaOH,若酸式滴定管未润洗,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体积应是(  )
A.10
mL
B.5
mL
C.大于5
mL
D.小于5
mL
10.电离度是描述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物理量

CB3-1
电离度=(已电离的物质的量/原来的总物质的量)×100%。现取20
mL
pH=3的CH3COOH溶液,加入0.2
mol·L-1的氨水,测得溶液导电性变化如图CB3-1,则加入氨水前CH3COOH的电离度为(  )
A.0.5%  
B.1.5%
C.0.1%  
D.1%
11.现有下列8种物质:①Na2CO3、②NaHCO3、③HCl、④NH4HCO3、⑤C2H5OH、⑥Al、⑦食盐水、⑧CH3COOH。
(1)上述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上述②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与足量的NaOH浓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12.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g·100
mL-1)。
Ⅰ.实验步骤:
(1)用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量取10.00
mL食用白醋,在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
mL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图CA3-1
(2)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
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__________作指示剂。
(3)读取盛装0.100
0
mol·L-1NaOH
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图CA3-1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mL。
(4)滴定。当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Ⅱ.实验记录
实验数据(mL)
滴定次数
1
2
3
4
V(样品)
20.00
20.00
20.00
20.00
V(NaOH)(消耗)
15.95
15.00
15.05
14.95
Ⅲ.数据处理与讨论:
(1)甲同学在处理数据时计算得:
平均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
V=mL=15.24
mL。
指出他计算的不合理之处:
_______。
按正确数据处理,可得c(市售白醋)=________mol·L-1;市售白醋总酸量=________g·100
mL-1。
(2)乙同学仔细研究了该品牌白醋的标签,发现其中还含有苯甲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他想用资料法验证醋酸与苯甲酸钠不会发生离子互换反应,需查找在一定温度下的__________(填写序号)。
A.pH
B.电离度
C.电离常数
D.溶解度
(3)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A.碱式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D.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溅出(共31张PPT)
第三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及沉淀溶解平衡
学习难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及沉淀溶解平衡
1.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及水的离子积常数;学会pH值的简单计算;
2.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及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3.盐类水解与沉淀溶解平衡的规律及相关计算
一、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在离子反应中反应物的量如“过量”、“少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以及滴加顺序等对离子方程式会产生影响。对此类型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技巧与规律总结如下:
1.量不同,离子反应不同
(1)生成物可与过量的物质继续反应的离子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只需注意题给条件,判断生成物是否与过量物质继续反应,准确确定产物形式即可。例如:
①NaOH溶液中通入CO2
OH-+CO2===HCO3-(CO2足量)
2OH-+CO2===CO32-+H2O(CO2少量)
②Al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Al3++3OH-===Al(OH)3↓(NaOH少量)
Al3++4OH-===[Al(OH)4]-(NaOH过量)
③FeBr2溶液与Cl2的反应
2Fe2++Cl2===2Fe3++2Cl-(Cl2少量)
2Fe2++4Br-+3Cl2===2Fe3++2Br2+6Cl-(Cl2足量)
(突破的知识点:还原性Fe2+>Br-)
像此类情况还有NaOH溶液与SO2、Ca(OH)2溶液与CO2反应等。
(2)酸式盐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一般书写时,量不足的物质用来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要与它的化学式相符合;而足量的物质用来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与化学式相符。如果没有明确的用量,用任一反应物作为足量写出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如:
①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H++SO42-+Ba2++OH-===BaSO4↓+H2O(NaHSO4不足);
2H++SO42-+Ba2++2OH-===BaSO4↓+2H2O(NaHSO4足量)
②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
HCO3-+Ca2++OH-===CaCO3↓+H2O(NaHCO3不足);
2HCO3-+Ca2++2OH-===CaCO3↓+CO32-+2H2O(NaHCO3足量)
③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Ca2++HCO3-+OH-===CaCO3↓+H2O(NaOH不足);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NaOH足量)
还有Mg(HCO3)2溶液与NaOH溶液、明矾溶液与Ba(OH)2溶液、NH4HSO4溶液与Ba(OH)2溶液等。
2.滴加顺序不同,离子反应不同
如AlCl3溶液与NaOH溶液、Na2CO3溶液与HCl溶液、Na2S溶液与FeCl3溶液、氯水与FeBr2溶液、氨水与AgNO3溶液等。这些情况归根结底还是与量的多少有关。例如:
①将AlCl3溶液滴加到NaOH溶液中至过量:
Al3++4OH-===[Al(OH)4]-,
3[Al(OH)4]-+Al3+===4Al(OH)3↓
将NaOH溶液滴加到AlCl3溶液中至过量
3OH-+Al3+===Al(OH)3↓
OH-+Al(OH)3===[Al(OH)4]-
②将Na2CO3溶液逐滴滴加到稀盐酸中
CO32-+2H+===CO2↑+H2O
将稀盐酸滴加到Na2CO3溶液中至过量
CO32-+H+===HCO3- 
HCO3-+H+===CO2↑+H2O
例1.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正确地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a2++2OH-+CO2===CaCO3↓+H2O
②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g++2NH3·H2O===[Ag(NH3)2]++2H2O
③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Al3++4OH-===[Al(OH)4]-
学以致用
④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
SO2+2OH-===SO32-+H2O
⑤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
2Fe3++2I-===2Fe2++I2
⑥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⑦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SO2+OH-===HSO3-
⑧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2H++SO42-+Ba2++2OH-===BaSO4↓+2H2O
⑨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⑩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
3Fe+8H++2NO3-===3Fe3++2NO↑+4H2O
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HCO3-+Ca2++OH-===CaCO3↓+H2O
解析:①中通入过量CO2应生成Ca(HCO3)2,④中过量S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SO3-,⑤中应有H+、NO3-与I-的氧化还原反应,⑥中NaHCO3溶液与过量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CO3和H2O:HCO3-+Ba2++OH-===BaCO3↓+H2O,⑦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SO2应生成Na2SO3和H2O:SO2+2OH-===SO32-+H2O,⑧NaHSO4溶液与足量Ba(OH)2反应SO42-沉淀完全:H++SO42-+Ba2++OH-===BaSO4↓+H2O,⑩稀HNO3与过量的铁屑反应应生成Fe2+:3Fe+8H++2NO3-===3Fe2++2NO↑+4H2O, 中NaHCO3溶液与少量Ca(OH)2溶液反应生成Na2CO3和CaCO3: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答案: ①④⑤⑥⑦⑧⑩
二、四种动态平衡的比较
类别
化学平衡
电离平衡
水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
平衡状态特点

正反应与逆反应同时进行
离子化与分子化同时进行
中和与水解同时进行
沉淀与溶解同时进行

v(正)=v(逆)
v(离子化)=v(分子化)
v(中和)=v(水解)
v(沉淀)=v(溶解)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条件改变时,原来的平衡状态被破坏,经过一段时间,建立起新的平衡
平衡
常数
各平衡常数都只与本性和温度有关,而与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学以致用
(2)由此说明在实验室里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考查应用化学平衡和电解平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A、D都能直接和HClO反应,而使HClO浓度降低;C项中HCl抑制了平衡向右移动,使HClO浓度降低。饱和食盐水中的[Cl-]很大,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使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降低。
三、比较离子浓度大小的方法及规律
1.酸溶液或碱溶液
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即[H+]最大,碱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即[OH-]最大,其余离子浓度应根据酸或碱的电离程度比较。多元弱酸或多元弱碱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例如,H2S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为:[H+]>[HS-]>[S2-]>[OH-]。
2.盐溶液
(1)多元弱酸的酸根和多元弱碱的阳离子都是分步水解,但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例如,Na2CO3溶液中:[Na+]>[CO32-]>[OH-]>[HCO3-]>[H+]。
(2)明确酸式酸根离子电离程度、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例如,NaHCO3溶液中由于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因此:[Na+]>[HCO3-]>[OH-]>[H+]>[CO32-]。
(3)比较同一离子的浓度时,要注意其他离子对该离子的影响。
例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各溶液中[NH4+]比较为:[NH4HSO4]>[NH4Cl]>[CH3COONH4]。
3.混合溶液
溶液混合要先考虑是否发生反应,若发生反应,先要确定反应后的物质及各物质的浓度,再考虑电离因素、水解因素。
例如200
mL
0.1
mol/L
NH3·H2O与100
mL
0.2
mol/L盐酸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l-]>[NH4+]>[H+]>[OH-]
4.灵活运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
例3.盐酸、醋酸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NaHCO3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O32-和OH-
B.NaHCO3溶液中:[H+]+[H2CO3]=[OH-]
C.10
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
[CH3COO-]
>
[OH-]>[H+]
D.中和体积与pH都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所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相同
学以致用
解析:A项,生成Na2CO3,CO32-会发生水解,生成HCO3-,所以A项错误;B项电荷守恒:[H+]+[Na+]=[HCO3-]+[CO32-]2+[OH-]
物料守恒:[Na+]=[HCO3-]+[CO32-]+[H2CO3]
两式相减得:[H+]+[H2CO3]=[CO32-]+[OH-],所以B项错误;C项,生成CH3COONa,CH3COO-水解呈碱性,故C正确;D项,相同pH、相同体积的HCl和CH3COOH溶液,因为CH3COOH为弱酸,所以CH3COOH的物质的量浓度大,CH3COOH所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大,D项错误。
答案: C
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第3章
章末检测
1.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10—11
mol/L,若向该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的颜色可能是(  )
A.只显红色      B.呈无色
C.无色或蓝色
D.红色或无色
【答案】D 
【解析】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10-11mol/L的溶液,可能是c(OH-)=1×10-3mol/L的碱性溶液,也可能是c(H+)=1×10-3mol/L的酸性溶液,酸性条件下溶液呈无色,碱性条件下呈红色。故答案D。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0.1
mol/L
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B.Al3+、NO、Cl-、CO、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
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答案】A
【解析】
Na2CO3溶液水解显碱性,故加入酚酞是变红的,A项正确;pH=2为酸性溶液,CO与H+不能共存,B项错;乙醇属于非电解质,C项错;硫酸为二元酸,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HCl的两倍,D项错。故答案A。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H=3和pH=4的盐酸各10
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3.5
B.一定温度下溶液中[H+]越大,pH也越大,溶液的酸性就越强
C.液氯虽然不导电,但溶解于水后导电情况良好,因此,液氯也是强电解质
D.单温度不变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
【答案】D
【解析】
pH=3和pH=4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的H+浓度为×(10-3+10-4)
mol
L-1=5.5×10-4mol
L-1,pH=3.3。一定温度下溶液的[H+]越大,pH越小。液氯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了HCl和HClO所致。故答案D。
4.在25
℃时,pH等于11的NaOH溶液和NaCN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相等
B.前者比后者大11倍
C.后者是前者的1011倍  
D.后者是前者的108倍
【答案】D
【解析】NaOH抑制水的电离,pH=11的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
=[H+]=10-11
mol·L-1,
NaCN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
mol·
L-1=10-3
mol·L-1,故后者为前者的108倍。故答案D。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SO)>c(NH)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
C.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D.向0.1
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OH-)/c(NH3·H2O)增大
【答案】C
【解析】A中氨水是弱碱,如果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铵,则铵根水解后溶液呈酸性,要使溶液显中性则需要氨水过量,则有c(SO)<c(NH)。B中不同浓度的醋酸电离度不同,所以不存在简单的比例关系。C中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生成醋酸钠,溶液显碱性,滴入石蕊变红。D中往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会抑制氨水的电离,则溶液中c(OH-)/c(NH3·H2O)减小。故答案C。
6.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
①H2CO3 ②Na2CO3 ③NaHCO3 ④NH4HCO3 ⑤(NH4)2CO3
下列关系或者说法正确的是(  )
A.c(CO)的大小关系为②>⑤>③>④>①
B.c(HCO)的大小关系为④>③>⑤>②>①
C.将溶液蒸干、灼烧后只有①不能得到对应的固体物质
D.②③④⑤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答案】A
【解析】
由于④中NH与HCO互相促进水解,故c(HCO):③>④,B错;将各溶液蒸干后①③④⑤都分解,得不到原来的物质,C错;Na2CO3只能与盐酸反应,而不与NaOH溶液反应,D错。故答案A。
7.常温下,在10
mL
0.2
mol·L-1氨水中,滴入0.2
mol·L-1的稀盐酸,使溶液的pH=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盐酸的体积大于10
mL
B.c(NH)=c(Cl-)
C.加入盐酸的体积等于10
mL
D.c(NH)【答案】B 
【解析】
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的原则,pH=7时,溶液呈中性,c(H+)=c(OH-),则另两种阴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即c(NH)=c(Cl-),而要使溶液呈中性,所加同浓度的盐酸体积应略小于氨水,若V[HCl(aq)]≥10
mL,则由于NH4Cl水解和HCl过量而呈酸性。故答案B。
8.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Fe3O4与稀硝酸反应:2Fe3O4+18H+===6Fe3++H2↑+8H2O
正确
B
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CO+2H+===CO2↑+H2O
错误,碳酸镁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C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BaSO4↓
正确
D
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2Fe2++2Br-+2Cl2===2Fe3++4Cl-+Br2
错误,Fe2+与Br-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1∶2
【答案】B
9.现用0.10
mol·L-1的盐酸滴定10
mL
0.05
mol·L-1的NaOH,若酸式滴定管未润洗,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体积应是(  )
A.10
mL
B.5
mL
C.大于5
mL
D.小于5
mL
【答案】C
【解析】0.1
mol·L-1的盐酸滴定10
mL
0.05
mol·L-1的NaOH正好需5
mL盐酸,现盐酸被稀释,其浓度小于0.10
mol·L-1,中和NaOH所需体积大于5
mL。故答案C。
10.电离度是描述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物理量

CB3-1
电离度=(已电离的物质的量/原来的总物质的量)×100%。现取20
mL
pH=3的CH3COOH溶液,加入0.2
mol·L-1的氨水,测得溶液导电性变化如图CB3-1,则加入氨水前CH3COOH的电离度为(  )
A.0.5%  
B.1.5%
C.0.1%  
D.1%
【答案】D 
【解析】从所给的公式可以看出,欲求电离度,须求出已电离的醋酸和醋酸总量。已电离的醋酸浓度应与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相等,即等于1×10-3
mol/L;从图中可看出,在加入10
mL氨水时,溶液导电能力最强,此时醋酸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铵,故醋酸总浓度为0.2
mol·L-1×0.010
L÷0.020
L=0.1
mol·L-1,电离度=(已电离的物质的量/原来的总物质的量)×100%=(1×10-3
mol/L÷0.1
mol/L)×100%=1%。故答案D。
11.现有下列8种物质:①Na2CO3、②NaHCO3、③HCl、④NH4HCO3、⑤C2H5OH、⑥Al、⑦食盐水、⑧CH3COOH。
(1)上述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上述②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与足量的NaOH浓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②③④ ②④⑥ (2)HCO+H2O
H2CO3+OH-
(3)
NH+HCO+2OH-===CO+NH3↑+2H2O
12.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g·100
mL-1)。
Ⅰ.实验步骤:
(1)用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量取10.00
mL食用白醋,在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
mL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图CA3-1
(2)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
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__________作指示剂。
(3)读取盛装0.100
0
mol·L-1NaOH
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图CA3-1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mL。
(4)滴定。当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Ⅱ.实验记录
实验数据(mL)
滴定次数
1
2
3
4
V(样品)
20.00
20.00
20.00
20.00
V(NaOH)(消耗)
15.95
15.00
15.05
14.95
Ⅲ.数据处理与讨论:
(1)甲同学在处理数据时计算得:
平均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
V=mL=15.24
mL。
指出他计算的不合理之处:
_______。
按正确数据处理,可得c(市售白醋)=________mol·L-1;市售白醋总酸量=________g·100
mL-1。
(2)乙同学仔细研究了该品牌白醋的标签,发现其中还含有苯甲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他想用资料法验证醋酸与苯甲酸钠不会发生离子互换反应,需查找在一定温度下的__________(填写序号)。
A.pH
B.电离度
C.电离常数
D.溶解度
(3)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A.碱式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D.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溅出
【答案】Ⅰ.(1)
酸式滴定管(或10
mL移液管) 烧杯
 容量瓶
(2)酚酞 (3)0.60 (4)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Ⅲ.(1)第1次滴定误差明显大,属异常值,应舍去
0.075 0.45
(2)c (3)ab
【解析】Ⅰ.(1)
根据量取食用白醋的体积10.00
mL,可知量取时需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稀释溶液应在烧杯中进行,定容时应用容量瓶。
(2)CH3COOH溶液与NaOH
溶液恰好反应时溶液显碱性,而与酚酞的变色范围8~10基本一致,故选用酚酞作指示剂。(3)滴定管“0”刻度在上,且读数读到0.01
mL,故图中的液面读数为0.60
mL。(4)当达到滴定终点,即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时,停止滴定。
Ⅲ.(1)第1次滴定误差明显大,属异常值,应舍去;平均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
mL=15.00
mL,c(市售白醋)==0.075
mol·L-1;1
L市售白醋中含m(CH3COOH)=0.075
mol·L-1×1
L×60
g·mol-1=4.5
g,故市售白醋总酸量=0.45
g·100
mL-1。(2)由于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且能衡量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要判断醋酸与苯甲酸钠会不会发生离子互换反应,应查相同温度下醋酸和苯甲酸的电离常数。
(3)碱式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标准液被稀释,滴定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滴定结果偏大;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滴定结果偏大;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对滴定结果无影响;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溅出,滴定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小,滴定结果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