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悟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二、知识梳理
1.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
2.走进作者
作者
鲁迅
原名
周树人
体裁
驳论文
评价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
3.文体常识
杂 文
定义
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
特点
“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工作者色彩和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杂文媒体
纸质媒体、网络媒体
名家
鲁迅、刘勰
三、字词积累
1、重点字(拼音)
慨叹(kǎi) 笼罩(lǒng) 脊梁(jǐ) 省悟(xǐng) 家谱 (pǔ)
倘若(tǎng) 诬蔑( miè) 搽脂粉(chá)诓骗(kuāng) 宰相(zǎi)前仆后继(pū) 求神拜佛(fó)
易错警示易写错字:
“慨叹”的“慨”易错为“概”;“笼罩”的“笼”易错为“茏”;“诓骗”的“诓”是“讠”旁,而不是“木”旁。易读错字:“慨叹”的“慨”读“kǎi”而不读“gài”;
“笼罩”的“笼”读“lǒng”而不读“nǒng”;“前仆后继”的“仆”读“pū”而不读“pú”;
“拜佛”的“佛”读“fó”而不读“fú”;“省悟”的“省”读“xǐng”不读“shěng”。
2、多音字
佛(fó)佛教 笼(lóng)笼子
仆( pū)前仆后继
(fú)仿佛 (lǒng)笼罩
(pú)仆人
记忆方法“佛”读“fó” 时,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读“fú”时仿佛和违背、违反的意思;“笼”读“lóng”
时,时 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 ;读“lǒng时,是” 较大的箱子 、遮盖,罩住 和概括而不分明,不具体,称“笼统”。“仆”读“pū”时,是向前跌倒;读“pú” 被人雇佣差遣服务的人,与“主”相对
3、形近字
诓(kuāng)
诓骗
摧(cuī)
摧残
框 (kuàng)
门框
璀
(cuǐ)璀璨
记忆方法 “诓”和“框”读音不同,结构相同,部首不同,分别是“讠”“木”;
“摧”“璀”读音相同,结构相同,但部首不同,分别是“扌”“王”。
4、重点词
①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②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③不足为据:不能够当作凭据。
④怀古伤今:怀:想念。伤:忧思。今:现在。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指一种落寞、倒退、悲观的思想情绪。
⑤自欺欺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指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去欺骗别人。
⑥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⑦诳骗:说谎话骗人。
⑧诬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名誉。
⑨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⑩地大物博:文中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5、词语辨析
“污蔑”与“诬蔑”的辨析
诬”有“讠”旁,指捏造事实损害别人名誉,如“造谣诬蔑”。“污”原指浑浊的水,后来泛指脏东西。如果说“污蔑好人”,所指的重点不在于“捏造事实”,而在于使用“污辱性的言语”。
四、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解说:这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学习议论文,整体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分析课文
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叫归谬法。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在论证方法上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和力量。
(解说: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等于雄辩。而对方罗列的事实却在为作者服务,这是极具讽刺效果的。通过思考,学生训练了推理判断能力,培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解说: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欺力”的表现和实质,并孓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二、重点句子
1、“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一句中这些人分别指哪些人?
“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如毕生,李时珍。
“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陈涉,李自成,岳飞,文天祥。
“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杜甫,白居易。
“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法显,玄奘。
2、“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这句话中“中国人”指谁?这句话如何理解?
“中国人”指除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广大中国人民,这句话告诫广大中国人民,不要被一小撮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反动宣传所迷惑,要看到革命的力量,要看到抗日战争的光明前途。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解说:小结时须言简意赅、提取精要,勾画本节课的轮廓即可。)
四、主题归纳
作者针对当时有心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心。
五、写作借鉴
1 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又破有利。
2. 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的语言风格。
六、课外积累
埋头苦干的名言
①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邓小平
②要使理想的宫殿变成现实的宫殿,必须通过埋头苦干、不声不响地劳动,一砖一瓦地去建造。——高尔基
③工作就是生活的中心。对于工作要是没有兴趣,那么每天的生活便会过得索然乏味。只要把工作视为事业而埋头苦干,那么你就不难在工作里发掘到生活的乐趣。可能你的周围正环绕着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是只要埋头苦干,奋发进取,收获终会到来。——松下幸之助
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筋骨(jīn)
诓骗(kuāng)
抹杀(mǒ)
前仆后继(pú)
B.摧残(cuī)
玄虚(xuán)
诬蔑(miè)
求神拜佛(fó)
C.家谱(pǔ)
脂粉(zhǐ)
麻醉(zuì)
状元宰相(zǎi)
D.概叹(gài)
醒悟(xǐng)
脊梁(jī)
舍身求法(shě)
解析:A项中“仆”应读pū,C项中“脂”应读zhī,D项中“脊”应读jǐ。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抹杀
诓骗
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B.脂粉
脊梁
悲观伦调
地大物博
C.现像
诬蔑
不足为据
埋头苦干
D.慨叹
家谱
舍生求法
自欺欺人
解析:B. 伦—论;C.像—象;D.生
—身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A.三年时光匆匆离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B.为民请命,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她是中原大地的女英雄-----任长霞。
C.她地大物博,孕育了愧丽的传统文化,广袤的土地上悠远的文明仍然熠熠生辉。
D.这些书法精品,或古朴,或娟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析:A 选项“怀古伤今”意为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指一种落寞、悲观的思想情绪。与语境不符。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
A.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B.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C.“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即在南京发表讲话,声称“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D.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解析:(1)“说”在中间用冒号,如:语文老师说:“王鹏鹏是个好孩子。”(2)“说”在中间用逗号,如:“犯了错要及时改正,”语文老师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3)“说”在结尾用句号,如:“犯了错要及时改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语文老师说。D项“说”在前,故应将“说”字后面的逗号改为冒号。
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第5--9自然段重点是从正面论述,采用的是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
B.“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这一类的人们”指从古以来的中国脊梁。
C.“······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一句中的“所谓”一词,表达了作者对“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的蔑视和否定。
D.第5---9自然段中作者开头说“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接下来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广泛举例,证明此观点。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鲁迅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问题确实还是存在疑问的。
解析:不存在疑问,“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中的中国人之国民党反对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而“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中的“中国人”指广大人民。文中作者广泛举例,有力地证明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
6.品析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妙处。
(1)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答:“自欺力”运用仿拟,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形象地刻画出国民党反动当局自欺欺人的形象。
(2)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答:“中国的脊梁”运用比喻,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比喻为脊梁,表达了作者热情的赞颂和深深的敬佩之情。
(3)活动过程中有一个板块叫“片言只语话鲁迅”下面是一个同学的发言,请仿此例,写出你的发言。
示例:鲁迅-----一个用笔做武器,与庞大的黑暗势力战斗一生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你眼中的鲁迅:示例:一个正义的,富有名族气节的、忧国忧民的人。
阅读理解
(一)阅读“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 ——要自己去看地底下”文字,回答问题
7.文章第一段三次说“是事实”,用意何在?用文中的短语概括这一段论证的内容。
强调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但是这三个事实论据无法证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观点。自欺力
8.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之外,还明示了民族自信力于当时的作用,请你在文中找到并摘抄下来。
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条新生路。
9.下面句子的逻辑关系,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D )
( )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A.只要……就……
B.只有……才……
C.即使……也……
D.虽然……也……
10.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说说它的作用。)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反问,肯定“这一类的人们”人数很多。
11.请你选取一个体现当代中国富有自信力的事例并加以概述。(集体、个人皆可)
示例: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研发,C919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型客机,一举了打破了国外公司对大飞机行业的垄断,展示和提升了我们民族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的自信力。
(二)阅读《祖国并不地大物博》,完成第12—16题
祖国并不地大物博
①一直以来,我们总在赞美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可是我却要说,这种没有深入调查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自夸是不应该提倡的。
②因为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潜在水资源总量为2.7万亿立方米,虽然在世界上仅次于巴西、美国、印尼等国而居第6位,绝对量是丰富的,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名列世界第80位。世界人均淡水占有量为12900立方米,我国为2695立方米,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土地资源的状况与此相类似。我国土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但我国人均占有土地却不足0.001平方公里,约为世界人均土地的1/3;我国现有耕地97.3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耕地的7%,居世界第4位,而人均耕地却只有约0.001平方公里,约占世界人均耕地的36%。我国林地面积125.3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120位,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001平方公里,约占世界人均林地的18%。了解了这些事实,谁还会再自夸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呢?
③说这个话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让每一个公民都有忧患意识,都来珍惜祖国仅有的一点可利用的资源,保护环境,以实际行动支持党和国家提出的走持续性发展的致富之路。
④也许有的人会说:“人活着就得使用资源。”对,只要你是地球生物界中的一员,你就摆脱不了食物链的定律,活着就必须不断吃掉其它的生命,而且在任何营养的转换中,会有大量资源被浪费。如果不倍加珍惜,现有的资源一定会消失殆尽。所以,人类必须合理开发资源,利用资源。如【 】。
⑤近年来,每当元旦春节到来之际,我们都会听到“4000张贺卡=1棵大树,谢绝贺卡”的呼吁;我们还经常听到,某地举行不用一次筷子、杯子大签名活动……这样的倡议让不少人备感欢欣鼓舞,以为民众环保意识增强了,可我却怀疑,这样的和倡议真正能有多少效果,能持续多久?应该说,提倡不寄贺卡、不用一次性筷子等确实有进步的一面,但不可否认,其中有一些仅仅是为了配合形势需要的短期行为,或只是有关部门的官样文章。这样的活动往往都是声势浩大:领导讲话,媒体报道,万人签名……一段时间后回头看,一切却又依旧:每逢节日,纸质贺卡照旧飞来飞去;超市店铺,塑料装袋重新得到重用;快餐店里,一次性木筷收复失地。久而久之,这样的活动非但无益于环保事业,还会让民众有觉得被愚弄的严重后果。
⑥我们的祖国并不地大物博。为了我们的祖国更加地繁荣昌盛,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有足够生存和发展的资源,请自觉培养和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
(选自“中国作文网”,有较大改动)
12..本文反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的正确观点又是什么?
答:本文反驳的错误观点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作者提出的正确观点是:我们的祖国并不地大物博。
13.请用文中的原句说说本文的写作目的。
答:想让每一个公民都有忧患意识,都来珍惜祖国仅有的一点可利用的资源,保护环境,以实际行动支持党和国家提出的走持续性发展的致富之路。
14.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列举一符合上下文内容要求的事实论据。
答:示例:罗布泊曾经是个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如明镜,但由于塔里木河两岸人口的激增而造成的许多人为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仙湖终于干涸,罗布泊从此成为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15.下面的这句话应该放在文中那两自然段的中间?为什么?
环保宣传,应该深入人心,而不是一时的大张旗鼓,做做样子!
答:应该放在文中⑤⑥两自然段的中间。因为放在这里,这句话就会有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意思对即可)
16.读了本文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请选择一个具体的说话对象,将你要说的话说给他(她)听。注意不要用真实的人名,但可用真实的称谓。请将字数控制在50-80字内。(3分)
答:提示:对象明确,符合情境,言之有理,语言简明,意思完整即可。
综合性学习
学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后,班上准备举办一场“走近鲁迅·学习鲁迅”的专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2017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36周年、逝世81周年,全国各地的读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位文学巨匠。
东城中学九年级(3)班要开展一场纪念鲁迅的活动,请你来参加。
(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答:走进鲁迅先生,聆听大师教诲。
(2)请围绕你所确立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示例:即兴演讲比赛;鲁迅作品交流会。
(3)围绕活动主题,请你以主持人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
你的开场白: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