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3课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课件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3课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课件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0-29 19:3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气体在人体内的进出复习呼吸系统的组成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动力是_______
呼吸运动概述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重点)
阐明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动力或原理(难点)
了解呼吸的全过程学习目标实验比较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标记甲、乙、丙、丁集气瓶甲、乙瓶收集空气丙、丁瓶收集呼出气体向甲、丙瓶分别倒入石灰水,观察现象向乙、丁瓶中分别伸入点燃的细木条,观察现象为什么浑浊实验讨论
甲丙两集气瓶中的石灰水变化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乙丁两集气瓶中的细木条燃烧现象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不变浑浊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继续燃烧
插入后很快熄灭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氧气含量减少
呼气时氧气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表明组织细胞利用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人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1.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2.与吸入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哪些气体成分含量减少了,哪些气体成分含量增加了?
3.气体成分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气体的扩散作用气体扩散的实质 高浓度 低浓度1.人体内气体交换分为哪两个过程?2.什么是气体的扩散作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回顾:
肺泡的特点是什么?肺泡血液动力或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氧气浓度高氧气浓度低二氧化碳浓度低二氧化碳浓度高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二氧化碳氧动力或原理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气体交换的中间环节。它使得流经肺泡后含氧丰富的血经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处,也使得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及时运走。
(红细胞运输氧气,血浆运输二氧化碳)组织细胞血液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动力或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二氧化碳浓度高二氧化碳浓度低氧气浓度低氧气浓度高想一想 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组织细胞 因为细胞不停的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周围毛细血管,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扩散到毛细血管中,而扩散过程中,组织细胞仍不断产生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浓度:
组织细胞中的浓度>血液中的浓度>肺泡内中的浓度
氧气浓度:
肺泡内的氧浓度>血液中氧浓度>组织细胞氧浓度讨论:29页第三题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路径
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路径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泡→血液→组织细胞组织细胞→血液→肺泡→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人体的气体交换人体的气体交换细胞肺泡血管红细胞肺的通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内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泡血液氧二氧化碳血液组织细胞氧二氧化碳 扩散作用 小结1.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
 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②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③氧气含量增加④氧气含量减少
 ⑤水分增加⑥水分减少
A②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④⑥C练一练2. 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 )
A.肺泡内有氧气,血液里没有氧气
B.肺泡收缩产生的压力
C.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产生的压力
D.肺泡内氧气的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
D3、现有甲乙两瓶气体,分别是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其成分如下:甲乙氮气79.00%79.00%16.30%20.90%0.04%4.50%0.06%0.20%(1)哪个瓶里的气体是人体呼出的气体?(2)乙瓶与甲瓶相比,氧与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什么
变化?简要解释。氧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乙瓶乙瓶与甲瓶相比,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
增多。因为细胞组织消耗了氧,产生了二氧化碳。呼吸系统呼吸道肺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的主要器官气体进出肺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