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四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大庆四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30 08:5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高三历史试题
命题人:大庆市第二十三中学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一书所述:“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重视姓氏这一现象表明中国人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2.《檐曝杂记》中记载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即封人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始密且速矣。”材料说明军机处
A.便于军机大臣控制实权B.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C.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D.行政效率高且保密性强
3.“(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现实基础
B.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
C.海外贸易活动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4.“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以适应变化的情况,但不要变动太大。要用法律和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这反映了罗马法
A.保持习惯法传统 B.强调维护民主法制的重要意义
C.崇尚自由和理性 D.追求客观公正地解决现实问题
5.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12月下旬公布了有关2010年人口普查的首份报告,其内容主要涉及美国全国及各州人口数量变动情况。分析人士指出,这次人口普查结果将对美国政治版图产生重要影响。你认为其可能直接影响到的是
A.总统人选 B.参议员席位分配
C.众议员席位分配 D.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选
6.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各个国家确立的形式有所不同。下列说法符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法国代议制特点的是
A.强调君主权力,突出“分权与制衡B.议会权力至上,国王“临朝不理政”
C.经参议院同意,总统可解散众议院
D.议会掌握立法,须得皇帝批准才能生效
7.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想的开端
“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9.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
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10.图1和图2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其共同点是(


图1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图2
开国大典
A.摆脱了中国屈辱的命运 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C.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11.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
A.“工商食官“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C.
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社会需求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12.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C.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13.《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东欧:俄国→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段话的含义是
A.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 B.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C.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 D.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14.1907年10月13日,天津塘沽的张小田与北京慕贞女子书院的贾玉莲,在天津海大道美以美会微斯教堂,由陈牧师主持举行文明婚礼。报载“中西往贺者甚众。鲍太太按琴,男女学生唱诗,一时颇形热闹。礼毕,新夫妇乘双马车往北门外蓝家胡同张君本宅,并有成美学馆袁牧师夫妇及路矿等局诸友,均乘马车送新夫妇回家。”
这一社会现象说明
A.传统婚俗已遭废除 B.年轻人崇尚西式婚礼
C.辛亥革命推动婚俗变革 D.政府倡导婚姻自主
15.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A.
积极发展民营企业
B.
鼓励创办国营企业
C.
制订经济发展计划
D.
禁止官办工商企业
16.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A.公私合营 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模式
17.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组建了民间资源保护队,先后吸收了275万名男青年从事造林、筑路、森林防火和土壤保持等工作。美国政府当时采取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A.大大恢复了银行的信用 B.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
C.有利的恢复了农业生产 D.比较有效的改善了生态环境
18.二战以后,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西欧各国,纷纷行动起来,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的“三驾马车”。这表明西欧各国致力于
A.开发“新经济” B.发展第三产业C.建立福利国家 D.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下表经济现象的变化表明
时间
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
计划管理的商品
计划供应出口商品
1985年
120种
188种
70种
1987年
60种
23种
36种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行 B.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
20.2015年7月15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因病逝世于北京。凤阳小岗村村民送来挽联“想吃米,找万里;小岗人,怀念您“万书记,你让父辈吃饱了饭”。小岗人这么深情悼念他,是因为他曾以非凡的胆识支持的农村改革
A.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向私有的转变
B.让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
C.完全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D.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
21.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占有2/3的人口和90%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7%的人口和8%的经济实力,墨西哥虽拥有近26%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2%。据此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是
A.货币一体
B.政治合作C.大国主导 D.军事联盟
22.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
23.宋代《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开始更多地被关注,这反映出宋明理学
A.
具有信仰色彩 B.
回归儒学本原思想C.
强调生活实践 D.
重视内在道德修养
24.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

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
A.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B.具有早期启蒙思想C.局限于传统文化樊篱 D.思想引起社会变革
二、非选择题(52分)
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制定《吕刑》。秦朝制定《秦律》,这是一部十分严苛的法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死刑多达十几种。唐朝制定((唐律叠议》颁行天下。它集成了古代立法传统,将各种法规融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法律都围绕“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
材料二 公法是以保护调整国家(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强调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的法律.与古代中国侧重公法不同,罗马帝国时期立法以私法为主要侧重点。罗马法广泛借鉴外邦人法规,着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适应了帝国时期社会发展要求。3世纪以后形成了著名查士丁尼法典,内容包括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人与人关系、财产关系和诉讼等方面的规定,不同时期法学家对罗马法提出的各种学说和解释。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律.基础制定本国法律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法制的基本特点。(3分)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帝国在公法与私法方面侧重点不同的
原因。(10分)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5分)
26.(22分)企业是现代经济的细胞,企业的盛衰是现代经济的晴雨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同仁堂发展大事记
1669年
乐显扬创办同仁堂药室,取“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之意。
1706年
乐凤鸣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
1723年
雍正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廷御药房用药。此后同仁堂独办官药,历经8代皇帝达188年之久。
1907年
陆续建立乐仁堂、沛仁堂等分号。
1929年
国民政府实行限期登记、禁止开办中医学校等,歧视中医中药。
1954年
同仁堂第一批申请实行公私合营。
1959年
全厂职工人数539人,产值1251.9万元,比1948年分别增长2.4倍、78.3倍。
1989年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同仁堂”为驰名商标,受到特别保护。
1997年
成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同仁堂”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2006年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社会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摘自《国宝同仁堂》
(1)根据材料,概括同仁堂在清朝、民国、新中国(1959年前)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并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指出建国以来同仁堂在不同阶段的企业性质。这些性质各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6分)
(3)从1991年起,中央政府开始认定“中华老字号”企业。你认为,同仁堂能不能评为“中华老字号”企业?阐明理由。(4分)
(4)从同仁堂的发展史中,你认为企业的发展需要哪些内部、外部因素?请分别概括并结合材料中的史实说明之(参考下表回答)。(6分)
分类
概括因素
列举史实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西方的冲击,是使人难以支持的打击。然而,对19世纪60年
代到90年代下一代的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中国的实力来对付西方。最后,到了20世纪,西方已经成为鼓舞中国进行革命的思想来源。
——摘编自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材料描述了“中国与西方”三个阶段的关系,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选择其中一个阶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题
高三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5
BDDDC
6-10
CCCBC
11-15
BDBBA16-20
BBCAD
21-24
CBDC
非选择题(包括3道小题,共52分)
25.(共18分)
(1)以刑事立法为主要形式,强调刑罚;以儒入法,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维护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为主要目的;注重公法与国家利益,忽视个人权利。(3分,答出三点即可)
(2)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断加强;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及重农抑商政策,商品经济水平落后;受儒家的伦理道德的束缚,个人权利观念不强。(5分)
古罗马帝国:疆域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商业贸易发达,商业纠纷不断增多;人文主义影响深远,个人权利意识较强;公民法重视私法的传统。(5分)
积极借鉴古今中外法制建设的经验;法制建设要以人为本;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制建设要从国情出发。(5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共22分)
(1)清朝:状况:由小到大,并成为“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原因:诚信经营;独办官药,政府支持。
民国:状况:受到排挤,发展曲折。原因:政府对中药行业的政策打压。
新中国:状况:在恢复的基础上稳步发展。原因:民族独立;环境安定;政府鼓励推动。(6分)
(2)1954年前:资本主义工商业。时代特征: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新政权建立,致力于发展经济。
1954年后:社会主义国营企业。时代特征: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成。
1978年后:股份制有限公司。时代特征: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6分)
(3)能。(1分)理由:同仁堂拥有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生产经营的历史悠久;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具有良好信誉,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赞誉;上市交易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等等。(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①政府的积极支持;如清朝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廷御药房用药。②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同仁堂稳步发展。③合理的经营策略;如执行“不敢省人工”“不敢减物力”的制药原则。④占据广阔市场;如在各地建立分号。⑤绵延不断的企业文化;如始终坚持“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同仁堂招牌。⑥适时变革管理体制;如实行公司制改革。(其他如中国人民有爱国热情;实业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国内外交流的加强等等,也可酌情给分。)(6分)
27.(共12分)
示例一:论题:西方在19世纪40、50年代猛烈地冲击了中国。(2分)
阐述: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业已存在的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清廷的统治;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即19世纪40、50年代,两方的冲击促使清廷统治危机加深。(10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论题:西方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近代转型的推动者。(2分)
阐述:洋务运动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开启并推动了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进程;西方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等的传入,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近代化进程;西学东渐以及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开启了中国政治领域的近代化进程。即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西方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10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三:论题:西方提供了20世纪中国革命的思想理论。(2分)
阐述:西方民主共和思潮,指导了中国辛亥革命的兴起与发展;西方民族主义思潮,推动了中国国民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指引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西方思潮催生了20世纪中国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0分,言之成理即可)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