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目标导航知识网络课前预习随堂检测课后作业课堂合作探究目标导航知识网络课前预习一、赫鲁晓夫改革
1.改革时间: 年。
2.措施:赫鲁晓夫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 )、 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3.结果:改革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1953经济政治失败二、苏联的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1)经济:把__________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
(2)政治:由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国家权力分散。
2.苏联的解体
(1)时间: 年底苏联解体。
(2)实质:社会 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国家变回
国家。
(3)根本原因: 模式;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和“ ”事件。经济改革一党制多党制性质资本主义斯大林1991八一九课堂合作探究
1.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会存在下去? 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苏联自始至终都没有摆脱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和“八一九”事件只是催化剂,加快了苏联解体。2.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出现不同的结果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①改革中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②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③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观察图片中的人物,完成第1~2题。
1.图中人物1953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
并举起了改革的大旗。他是( )。
A.拿破仑 B.华盛顿 C.勃列日涅夫 D.赫鲁晓夫
2.20世纪50~6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
A.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B.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
C.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D.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3.下列苏联领导人中,先后把经济和政治作为改革重点,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是( )
随堂检测DDD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4.20多年前,一位老年妇女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引发这位老年妇女感慨的事件是( )
A.苏德战争 B.东欧剧变
C.华约建立 D.苏联解体
5.1991年,苏联解体,这标志着( )
A.“三国协约”瓦解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瓦解
D.两极格局结束DD一、巩固提升
1.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
A.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大规模开垦荒地
C.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D.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2.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下列关于他的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
B.从根本上改变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找到适合苏联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D.解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3.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改革未能取得良好效果。1986年至1988年,国民收入增长率仅为2.8%,反而低于改革之前。当时领导改革课后作业AA的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4.1991年12月25日晚,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徐徐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这一事件标志着( )
A.沙俄覆灭 B.苏俄诞生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5.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正确的说法是( )
A.始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
B.始终坚持以政治体制改革为中心
C.从根本上改变了斯大林模式
D.导致了苏联解体和世界局势的变化CDD二、拓展延伸
6.赫鲁晓夫说:“一些部长坐镇在莫斯科,而他们的下属企业却远在萨哈林岛,要从莫斯科来管理这些企业是很困难的。”为此,苏联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
A.大力推广玉米种植 B.重点发展重工业
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扩大企业自主管理权
7.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见,该文的主题是( )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8.“俄国——苏联”的发展之路曲折起伏,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改革有不同特点,也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②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③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 DDD④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初集中在经济领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某论文把推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戈尔巴乔夫改革、列宁塑像被推倒、“八一九事件”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苏联的解体 B.赫鲁晓夫下台
C.斯大林建设苏联 D.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10.警示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中说,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苏联共产党“自己打败自己”发生在( )
A.新经济政策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AD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农产品的生产水平没有充分满足居民对于粮食以及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对于原料的日益增长的需要。……许多集体农庄和许多区的谷物、米粮、亚麻、甜菜、油料及其他作物的产量仍然不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这些部门及其他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落后状态,妨碍了满足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苏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决议》(1953年9月7日)
材料二:赫鲁晓夫上台后,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提供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改革劳动报酬制度,扩大集体农庄规模,改革农业计划管理制度,放松国家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1958年集体农庄的庄员平均劳动报酬比1953年增长了82%。材料三:戈尔巴乔夫高唱着“忠于十月革命的理想,忠于社会主义的选择”的口号,却在1990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想一想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为什么要从农业开始? 因为当时农产品的生产水平没有充分满足居民对于粮食以及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对于原料的日益增长的需要,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是如何尝试突破斯大林模式的?
(3)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怎样的最严重后果?依据材料三,指出其改革失败的原因。 主要有:加大农业投资;提高人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放松国家的计划管理。 后果:苏联解体;原因:抛弃马克思主义思想;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从苏联的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 改革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改革要结合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要循序渐进;社会主义经济改革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政治上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