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考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探索活动
代表人物
政治派别
政治主张
事件性质
洋务运动
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地主阶级洋务派
自强、求富学西方技术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戊戌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
资产阶级维新派
变法维新学西方制度
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辛亥革命
孙中山
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主、共和学西方制度
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胡适、鲁迅、蔡元培、李大钊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民主、科学学西方思想文化
反对封建思想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思想解放运动)
易错微析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表现为向学习西方,经历了“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文化”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的渐进过程。
例题1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观点是“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结合中国的探索史实,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应该是“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故选D。
例题2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是指辛亥革命(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选项B、D都符合辛亥革命的意义。“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巨变”,而中国资本主义在此前已有发展,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就不能说是“巨变”,故选D。
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3.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探索中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主”和“科学”②“自强”与“求富”③“民族”“民权”“民生”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4.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其中主张实行“民主共和”的是(
)
A.维新派
B.洋务派
C.顽固派
D.革命派
5.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1.【答案】A
【解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选项A正确,其余三个选项都与辛亥革命相符,但与戊戌变法不相符,可排除。答案选A。
2.【答案】B
【解析】第一次反思在鸦片战争后,学习西方,指的是洋务运动,经济上学习西方的技术。洋务运动失败后,进行第二次反思,开始了政治制度的探索,先后进行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故选B。
3.【答案】C
【解析】“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民族”“民权”“民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些相关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是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故选C。
4.【答案】D
【解析】主张实行“民主共和”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故选D。
5.【答案】D
【解析】经济上开启工业化的是洋务运动,政治上开启民主化的是戊戌变法,故选D。微考点: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意义和局限性
1.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反对封建思想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中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易错微析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也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但新文化运动的规模、影响更大,所以说是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例题1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解放了人们思想
C.维护了民族尊严
D.挽救了民族危亡
答案:B
解析: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反对封建专制思想、封建道德和封建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是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最突出的贡献。答案选B。
例题2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着明显的偏向。”最能反映新文化运动这一“偏向”的是(
)
A.绝对否定传统文化
B.坚决批判专制独裁
C.明确反对迷信盲从
D.大力宣传社会主义
答案:A
解析:新文化运动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故选A。
1.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
)
A.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C.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D.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2.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他”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陈独秀
4.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B.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答案】B
【解析】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反对封建专制思想、封建道德和封建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答案选B。
2.【答案】D
【解析】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答案选D。
3.【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说明他是在思想方面产生了影响;“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反映出他是在反对封建孔孟思想。选项中的四个人物中,符合这一特征的是陈独秀。答案选D。
4.【答案】A
【解析】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宣传民主、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答案选A。微考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开始标志、代表人物与斗争阵地
1.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
中华民国建立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传入中国。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
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
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进步的知识分子。
4.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阵地: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
例题1
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
A.蔡元培
B.李大钊
C.陈独秀
D.鲁迅
答案:C
解析: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答案选C。
例题2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序,但都属兔)。
“三只兔子”掀起了(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D
解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答案选D。
1.为了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倒行逆施,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了(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中外纪闻》
B.《民报》
C.《新青年》
D.《每周评论》
3.表格式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阵地
B.旗帜
C.代表人物
D.影响
4.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查阅的是(
)
A
B
C
D
5.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在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真思考后,把思想解放视为“救国之要道”。于是他们(
)
A.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B.创办《
申报
》
C.掀起新文化运动
D.掀起洋务运动
6.下图是1915年在上海创办的一本杂志创刊号封面。这本杂志的创办者是(
)
A.蔡元培
B.陈独秀
C.鲁迅
D.李大钊
1.【答案】B
【解析】为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答案选B。
2.【答案】C
【解析】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斗争阵地。答案选C。
3.【答案】C
【解析】表格中的代表人物一项有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答案选C。
4.【答案】D
【解析】新文化运动中,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斗争阵地,故选D。
5.【答案】C
【解析】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进行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文化运动,故选C。
6.【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杂志名称为《青年杂志》,创办者是陈独秀。答案选B。微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
1.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主”和“科学”。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易错微析
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民主”“科学”,反对封建专制思想、封建道德和封建文化。
例题1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
A.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
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答案:A
解析:
题干材料说“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指要进行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在前期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即要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故选A。
例题2
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D
解析: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之一是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由此各学校的国文逐渐都改成了白话文,故选D。
1.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序,但都属兔)。
“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
A.自强与求富
B.维新与变法
C.自由与平等
D.民主与科学
]2.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其“新”表现在(
)
A.宣传“尊孔读经”
B.宣传维新变法
C.宣传推翻清王朝
D.宣传民主、科学
3.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该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4.新文化运动中,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的代表性作品是(
)
A.《文学改良刍议》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狂人日记》
5.历史往往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题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独立、自主
D.和平、发展
6.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
1.【答案】D
【解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故选D。
2.【答案】D
【解析】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思想,宣传西方的民主、科学,
这在当时是“新”的表现。答案选D。
3.【答案】C
【解析】由题干材料所述“言之有物”“讲求文法”等可看出是关于文学方面的。体现的是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一内容。答案选C。
4.【答案】D
【解析】由题干关键信息“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可知是《狂人日记》。《狂人日记》鲁迅所做的反封建的白话文小说。答案选D。
5.【答案】B
【解析】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故选B。
6.【答案】C
【解析】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反对封建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故选C。微考点:新文化运动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1.宣传十月革命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2.宣传马克思主义
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从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
易错微析
新文化运动中先是宣传民主、科学。在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例题1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答案:B
解析:新文化运动后期,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作出突出贡献的是李大钊。答案选B。
例题2
1918年,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
A.陈独秀
B.胡适
C.李大钊
D.鲁迅
答案:C
解析:《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的作者是李大钊。答案选C。
1.下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
A
B
C
D
2.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4.“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这是李大钊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颂扬,它应出自于(
)
A.《敬告青年》
B.《孔子与宪法》
C.《狂人日记》
D.《庶民的胜利》
5.近代的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周评论》传播的新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B.民主与科学
C.维新变法思想
D.马克思主义
1.【答案】B
【解析】新文化运动中,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答案选B。
2.【答案】D
【解析】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新时期,主要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由此可知,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奠定思想基础的是新文化运动。答案选D。
3.【答案】B
【解析】十月革命后,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是李大钊。答案选B。
4.【答案】D
【解析】四个选项中,李大钊的作品是《庶民的胜利》。该作品颂扬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答案选D。
5.【答案】D
【解析】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由此可知,《每周评论》传播的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