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 第2单元1课时 折线统计图(教案+课件+练习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 第2单元1课时 折线统计图(教案+课件+练习及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0-29 15:35:57

文档简介

【精品】第2单元第1课时
折线统计图
(练习及解析)北京版(2014秋)-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选择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他们都骑行了20千米
B.小林在中途停留了1小时
C.两个人同时到达森林公园
D.相遇后,小林的速度比小明慢
【解析】图中实线表示小林行驶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虚线表示小明行驶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根据图中所示的变化,对四个选项进行解析,找出正确的选项即可。
【答案】
A
2.甲、乙二人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为了便于研究,把最近五次训练成绩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连结,如图,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乙的第二次成绩与第五次成绩相同
B.第三次测试甲的成绩与乙的成绩相同
C.第四次测试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多2分
D.五次测试甲的总成绩比乙的总成绩高
【解析】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即可作出判断。
【答案】
D
3.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描述最准确的是(  )
A.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B.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C.折线较多,很美观
D.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方便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解析】根据三种统计图的优点: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据此解答即可。
【答案】
D
二、填空题
1.
如图是李方和王刚400米赛跑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1)跑完400米,李方用了(  )秒,王刚用了(  )秒。
(2)第30秒时,李方跑了(  )米,王刚跑了(  )米。
(3)前200米,(  )跑得快些,后100米,(  )跑得快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横坐标表示跑的时间,纵坐标表示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路程;实线表示李方跑的过程,虚线表示王刚跑的过程;分别找出他们的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读出数据求解。
【答案】
90,80;200,150;李方,王刚
2.
如图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航模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甲飞机飞行了 
 秒,乙飞机飞行了 
 秒,乙飞机的飞行时间比甲飞机短
( http: / / www.21cnjy.com )。
(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25秒乙飞机的高度是 
 米,起飞后第 
 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 
 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
【解析】(1)图中虚线表示甲飞机飞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情况,实线表示乙飞机飞行的情况;从图中读出两架飞机飞行的时间,再求出两架飞机飞行时间的差,用差除以甲飞机飞行的时间即可;
(2)从图中找出实线第25秒所指的纵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标的数值,就是乙飞机第25秒的飞行高度;两条线的交点就是两架飞机高度相同的时刻;两条线差距最大的时刻就是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的时刻。
【答案】
40,35,
( http: / / www.21cnjy.com );20,15,30
三、解答题
某电器城2015年下半年空调和冰箱销售台数如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如图)
月份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空调
450
740
550
350
250
600
冰箱
300
500
350
300
250
200
(2)平均每月销售空调多少台?
(3)如果每台冰箱获利100元,那么这个电器城2014年下半年冰箱销售中共获利多少万元?
【解析】(1)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在统计图中描出2015年下半年空调和冰箱销售量的点,顺次连结,标上数据等即可完成折线统计图。
(2)首先求出2015年下半年一共销售空调多少台;然后用它除以6,求出平均每月销售空调多少台即可。
(3)首先求出2015年下半年一共销售冰箱多少天;然后用它乘每台冰箱获利的钱数,求出这个电器城2014年下半年冰箱销售中共获利多少万元即可。
【答案】解:(1)绘制折线统计图如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
(2)(450+740+550+350+250+600)÷6
=2940÷6
=490(台)
答:平均每月销售空调490台。
(3)(300+500+350+300+250+200)×100
=1900×100
=190000(元)
190000元=19万元
答:如果每台冰箱获利100元,那么这个电器城2014年下半年冰箱销售中共获利19万元。
 (共18张PPT)
第2单元第1课时
折线统计图
北京版(2014秋)五年级数学下册
复习引入
统计表
单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条形
统计图
单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探究新知
婷婷0
~11岁身高统计表
年龄/岁
0(出生)
2
4
6
8
10
11
身高/厘米
50
85
110
120
130
140
152
2012年12月
身高
/cm
160
60
20
0
40
80
100
120
140
170
0
2
4
6
8
10
11
50
85
110
120
130
152
140
婷婷0
~11岁身高统计图
2012年12月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身高
/cm
160
60
20
0
40
80
100
120
140
170
0
2
4
6
8
10
11
50
85
110
120
130
152
140
婷婷0
~11岁身高统计图
2012年12月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
还能知道数量的
增减变化情况。
身高
/cm
160
60
20
0
40
80
100
120
140
170
0
2
4
6
8
10
11
婷婷0
~11岁身高统计图
2012年12月
横轴
标题
纵轴
身高
/cm
160
60
20
0
40
80
100
120
140
170
0
2
4
6
8
10
11
50
85
110
120
130
152
140
婷婷0
~11岁身高统计图
2012年12月
连线
标注数据
描点
单式折线统计图
一队、二队每日掘进量统计图
10
20
30
40
50
60
掘进量/米
一队
二队
2012年3月
工程一队和二队每日掘进量统计图
1
2
3
4
5
6
7
日期/日
26
28
30
35
30
50
55
28
32
40
42
46
56
35
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的多少,
还表示数量的
增减变化情况。
还能比较数据
的变化趋势
1、小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根据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填空。
(1)小华去图书馆的路上停车(
)分钟,在图书馆借书用(
)
分钟。
(2)从家中去图书馆,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
)
千米。
20
40
6
15
巩固练习
2、根据表中的数据,做出折线统计图。
日期
气温
/℃
项目
4月4日
4月5日
4月6日
4月7日
4月8日
4月9日
4月10日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18
9
18
12
18
26
25
24
7
8
5
9
15
17
北京市2005年4月份一周(4~10日)
每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记录
3.北京市2005年4月4~10日最高和最低气温统计图
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0
5
10
15
20
25
30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9日
10日
18
18
18
12
26
24
25
9
7
8
5
9
15
17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1、折线统计图特点:表示数据的多少,数据的增减变化,复式折线统计图还能比较数据的变化趋势。
2、折线统计图绘制步骤是描点、连线、标注数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要有图例。
课后作业
课本练习五1-5小题【精品】第2单元第1课时
折线统计图(教案)
北京版(2014秋)-五年级数学下册
( http: / / www.21cnjy.com )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两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方法。
2.
能力目标:尝试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经历分析、判断和预测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身边的素材,体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在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集体氛围中不断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两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方法:
演示操作法,讲授法、归纳总结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
老师问:某小学各年级女生人数统计表和某小学各年级男生人数统计表属于哪一种统计表?学生回答后强调,单式统计表只记录一个项目的数据。
老师问:某小学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表属于哪一种统计表?学生回答后强调,复式统计表记录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数据。
老师问:某小学各年级女生人数统计表和某小学各年级男生人数统计图属于哪一种统计图?学生回答后强调,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记录一个项目的数据。
老师问:某小学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图属于哪一种统计图?学生回答后强调,复式统计图记录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数据。
二、探究新知
(一)折线统计图
动手操作,学生根据婷婷0
~11岁身高统计表,制成一个条形统计图。
师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强调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婷婷的身高情况。
1、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独立思考问题:
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中是否能够找到?
小组交流。全班讨论交流。
结论:折线统计图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
2、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独立思考问题:
(1)婷婷的身高从几岁到几岁增长得比较快?
(2)婷婷的身高从出生到11岁是怎样的变化趋势?
(3)预测婷婷12岁、18岁时身高可能是多少厘米,说说你的依据是什么。
小组交流。全班讨论交流。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以折线的上升表示增长,以折线的下降表示减少。
(二)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怎样制作折线统计图,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1)与条形统计图一样要有横轴,横轴表示婷婷的年龄的先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
(2)与条形统计图一样也要有纵轴,纵轴表示婷婷的身高数据,单位长度的大小要相同。
(3)也要有标题,婷婷0
~11岁身高统计图,制作时间。
绘制折线,先描点,根据所给出的婷婷在不同年龄的身高描出各点;再连线,最后在所描点的上方或下方标注数据。
只表示一个项目的数据的折线统计图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
(三)复式折线统计图
1、出示课件。学生根据一队和二队每日掘进量统计表绘制出每队掘进量折线统计图,强调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先描点,再连线,最后标注数据。
2、把两幅统计图合并成一幅,怎么办?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1)与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步骤相同。
(2)为了区别,要用不同颜色的折线表示两队,要用图列标明。
3、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独立思考问题:
(1)两队的掘进量是什么情况?
(2)哪一队掘进的快?
(3)根据两队掘进量的变化趋势,预测8日两队的掘进情况。
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数据的折线统计图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增减变化情况,还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1、2、3题。
四、课堂小结
1、折线统计图特点:表示数据的多少,数据的增减变化,复式折线统计图还能比较数据的变化趋势。
2、折线统计图绘制步骤是描点、连线、标注数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要有图例。
五、课后作业
课本练习五1-5小题
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只表示一个项目的数据的折线统计图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
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数据的折线统计图叫做复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增减变化情况,还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折线统计图绘制步骤是描点、连线、标注数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要有图例。
教学反思
1、复习旧知,联系新知。把条形统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与折线统计图相联系,把陌生的知识变成了熟悉的事物,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收集、整理信息,能够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