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题探究与检测课后作业第三单元 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
(20世纪初) 第9课 北洋军阀的统治学习目标课前预习一、袁世凯倒行逆施
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清帝退位后,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4月,袁世凯逼南京临时政府迁往 ,标志着北洋军阀政权的建立。
2.“宋教仁案”:
(1)背景:袁世凯上台后,宋教仁等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1912年8月,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 ;1913年初,国民党在国会大选中获得压倒多数的议席。袁世凯北京国民党课前预习(2)事件:1913年春,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派人在 暗杀宋教仁。
3.“二次革命”:1913年7月, 在江西起兵讨袁,发起了继辛亥革命之后的“二次革命”。但由于国民党力量薄弱,“二次革命”很快失败。
4.袁世凯复辟帝制:
(1)“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改责任内阁制为 。上海火车站李烈钧中华民国约法总统制课前预习(2)为换取日本的支持,1915年,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的大部分内容。
(3)1915年12月,袁世凯下令改次年为“ ”,准备在元旦正式登基。
5.护国战争:1915年12月,蔡锷等宣布
独立,出兵讨袁,拉开护国战争序幕。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同年夏,袁世凯病死,护国战争结束。中华帝国洪宪元年云南课前预习二、北洋军阀混战
1.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护国战争结束后,北洋军阀分化,有皖系、直系、奉系、滇系、桂系、晋系军阀等,逐渐形成军阀割据局面。
皖系军阀:以 为首
直系军阀: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
奉系军阀:以 为首
2.军阀混战:从1920年起,各派军阀之间矛盾越来越激化,相继爆发了直皖、直奉战争。
3.护法运动:1917年7月,孙中山为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联合 ,成立护法军政府,出师北伐,最终失败。?西南军阀段祺瑞张作霖课题探究与检测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大总统是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
——《中华民国约法》
材料三 “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言课题探究与检测(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可知总统的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2)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袁世凯表面上对共和与专制的态度是怎样的?
(3)结合史实,袁世凯后来是如何独裁大权的?
总统权力全面加强,从三权分立到总揽大权。赞成共和,反对专制。
迁都北京改组内阁、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并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等。课题探究与检测课堂检测
( )1.1912年3月,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是
A.袁世凯 B.孙中山
C.溥仪 D.黎元洪
( )2.1913年,在一桩刺杀案发生后,有人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桩刺杀案发生的原因是
A.辛亥革命打击了封建势力
B.南北议和受到各界的谴责
C.国民党欲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D.二次革命遭到袁世凯镇压AC课题探究与检测( )3. 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
A.总统制 B.内阁制
C.君主立宪制 D.君主专制制度
( )4.护国运动最先发生在哪个地方
A.云南 B.北京 C.广东 D.湖北
( )5.孙中山在护法运动失败时感叹:军阀“南与北如一丘之貉”。他从中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
A.要进行武装斗争
B.要建立自己的武装
C.要广泛发动群众
D.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ABA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
( )1.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该党赢得国会选举,但未能组阁,直接原因是
A.宋教仁遇刺身亡
B.《临时约法》被废止
C.国民党被解散
D.军阀割据混战A课后作业( )2.孙中山说:“事已至此,只有起兵。因为袁世凯是总统,总统指使暗杀,则断非法律所能解决,所能解决者只有武力。”为此,革命党人发动了
A.议会斗争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B课后作业( )3.1915年底,梁启超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表示:“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该文要维护的“国体”是
A.开明君主制 B.君主制
C.君主立宪制 D.共和制
( )4.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加强独裁统治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逼迫清帝退位
B.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C.破坏《临时约法》
D.解散国会
DA课后作业( )5.袁世凯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事件有?
A.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B.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
D.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D课后作业( )6.段祺瑞说:“项城(袁世凯)帝制自为之迹,已渐显露……论公,我宁死不参与,论私,我从此只有退休,决不多发一言。”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袁世凯称帝是蓄意而为
B.段祺瑞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C.段祺瑞真正赞成共和政体
D.袁世凯复辟不得人心,众叛亲离C课后作业( )7. 《自作孽不可活》是当年一幅漫画,它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A.“宋教仁案”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清帝退位
D.二次革命
( )8.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占据浙江的是
A.直系军阀 B.奉系军阀
C.桂系军阀 D.皖系军阀
BD课后作业( )9.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 ②“二次革命”
③袁世凯称帝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 )10.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发起护法运动的本质目的是
A.反对段祺瑞政府 B.反对北洋军阀
C.维护《临时约法》 D.维护共和制度BD课后作业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
材料二 “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
——1917年孙中山广州演讲
材料三 “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全球通史》课后作业(1)蔡锷组织讨袁护国军的原因是什么?这样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
(2)为什么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谁?
?
?
?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名称:护国运动。原因:中国依然是专制统治。指向:北洋军阀(或袁世凯)。课后作业(3)《全球通史》称这时期是“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
?历史依据:军阀割据混战,人们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