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题探究与检测课后作业第五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1945年)第15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学习目标课前预习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 年 月 日
2.经过:日本蓄意制造的 事件,以此为借口,突然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并很快占领_______________。揭开了世界
的序幕。
3.结果:不到半年时间,日军占领了整个 ,从此东北在日本侵略者统治下 年之久。1931918柳条湖沈阳城东北三省 14反法西斯战争课前预习二、东北的局部抗战
1.东北人民组织 ,有力的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2.1936年,由 和其他抗日武装组成的 成立,中国共产党员 、周保中、 和赵尚志等担任这支队伍的领导。
三、华北危机
1.背景: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又发动对 、 及关内华北地区的侵略。中国军队和长城内外的义勇军英勇抗击日军。抗日义勇军 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李兆麟热河察哈尔课前预习2.《何梅协定》的签订:
(1)时间: 年
(2)相关人物: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________ 国民党政府驻华北代表___________
(3)内容:中国军队撤出河北省,取缔一切抗日组织和 。
3.随后,日本又策划“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四、一二·九运动
1.1935年12月9日, 数千学生举行抗日示威游行,要求“ , ”。
2.意义:揭露了日本侵略华北的阴谋,掀起了全国 的新高潮。1935 梅津美治郎何应钦反日活动华北五省自治成功北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抗日救亡运动课前预习五、西安事变
1.背景:华北局势危急,中华民族危机加剧。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多次建议蒋介石联共抗日,遭到拒绝。
2.概况: 年 月 日,_____和 武装扣押了 ,并通电全国,提出八项主张。
3.结果:中共派 等到西安谈判,促进西安事变 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 , _________的主张。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__________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12 12 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 周恩来和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课题探究与检测合作探究
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材料二 “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告不能不听,忍辱方能负重,小退以图大进,不可不慎!”张学良咬紧牙关,声音颤抖地向东北军发布命令:“不能打……我方当忍辱负重,勿使事态扩大,静候中央的外交干涉。”
材料三 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课题探究与检测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1)材料一这份电文是谁下达的?它说明对日本采取什么态度?“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这份电令的后果是什么?
?
?
(2)如何评价材料二所说的这件事?
?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袭击沈阳北大营。后果是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东北三省沦亡了。 张学良盲从蒋介石的命令,致使东北三省被日军占领,是错误的。课题探究与检测(3)材料三中“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张学良为什么会“彷徨无策”?
?
?
(4)与材料三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该事件最终如何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
?
?
?
?原因:日本加紧侵略中国;蒋介石继续坚持内战,对日不抵抗;全国人民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杨虎城与共产党共同努力,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课题探究与检测课堂检测
( )1.右图中的建筑物位于沈阳北部柳条湖地区,它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与该建筑物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南京大屠杀?
B. 九一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B课题探究与检测( )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队伍是
A. 工农革命军? B. 国民革命军
C. 抗日义勇军?? D. 八路军
( )3.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的事件是
A.一·二九运动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CA课题探究与检测( )4.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打回东北老家????????
B.为了引起全国轰动
C.为了争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D.为了逼蒋联共抗日
( )5.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派出与国民党在西安进行谈判的代表是 A.王若飞
B.董必武
C.刘少奇
D.周恩来
?
?
?
?
?DD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
( )1.记者小刚在九一八事变后,作了一篇专题报道。请问下列各项有误的是
A.此事件发生在1931年
B.日本关东军出兵沈阳
C.1932年,山东全省沦陷
D.蒋介石下令不准抵抗C课后作业( )2.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的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将士予以坚决的抵抗
B.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统一行动共同抗日
C.中国共产党与东北人民组织了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D.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制定了军事抵抗为辅、外交斡旋为主的方针C课后作业( ) 3.“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A课后作业( )4. 2017年1月18日,在“十四年抗战入编中小学教材”座谈会上,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王建学在发言中说道:“从抗战8年修改为14年抗战,是尊重历史、还原历史,14年抗战的提法已经从学术观点上升到国家层面,为全民所共识。”“十四年抗战”是把哪一事件作为抗日战争的开端
A.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华北五省自治
D.《何梅协定》的签订
B课后作业( )5.电视剧《你的传奇之危机四伏》讲述东北沦陷后全国同胞痛心不已,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场热烈的抗日爱国思潮。在武术之乡河北沧州,神州武馆的武术宗师叶宗寿深谙民族大义,他痛恨日本侵华,一心致力于为东北抗日武装捐赠……该剧中东北抗日武装的领导人不可能是
A.杨靖宇
B.李兆麟
C.赵尚志
D.何应钦D课后作业( )6. 1935年底,北平的学生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呼声,原因是
①东北三省沦陷
②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③西安事变发生
④《何梅协定》的签订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A课后作业( )7.如果你编写《西安事变》剧本,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不可能出现在西安谈判的场景A. 毛泽东 B. 蒋介石 C. 张学良 D. 杨虎城
( )8.右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A.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垮台AC课后作业( )9.西安事变之所以能够和平解决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美国对蒋介石的压力
D.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B课后作业( )10. 1937年4月,国共两党都派代表恭祭黄帝陵。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祭文,写道:“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此文中倡导的“民族阵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爆发
D.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B课后作业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课后作业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何地?
?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西安。为停止内战,逼蒋抗日。课后作业(3)材料一中的“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
?
?
(4)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派谁来谈判?
?
?
(5)这一事件的解决对当时的时局有何影响?
?
?日本。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等。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