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我的母亲胡适请听歌曲:
《烛光里的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妈妈呀,女儿已长大,不愿意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1、歌曲是如何歌颂母亲的?
2、你还知道哪些抒写、歌颂母亲的作品?说一说,并用一句话解读作品的主要内容或者思想感情 。 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准孩子哭出声来。对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 请看胡适的《我的母亲》。作者介绍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等。 胡适故居读一读,写一写翳(yì):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读准紫色字的音:翳yì文绉绉zhōu庶祖母shù绰号chuò吹笙shēng描摹mó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默读课文,读完后,谈一谈自己的所知所感所疑,概括全文内容。 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回忆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的母亲一、写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1-4)二、写母亲(5-12)三、写母亲对我的影响(13)一、写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1-4)1、性格成因(1)2、写爱学习的性格及儿时最活泼的游戏(2)3、写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3)4、自然过渡(4)二、写母亲(5-12)1、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5-7)2、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8-11)3、母亲“很刚气”的一面(12)三、写母亲对我的影响(13)我的母亲一、写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1-4)二、写母亲(5-12)三、写母亲对我的影响(13)怀念、感激、敬爱我的母亲一、写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1-----4)二、写母亲(5----12)三、写母亲对我的影响(13)1、性格成因(1)2、写爱学习的性格及儿时最活泼的游戏(2)3、写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3)4、自然过渡(4)1、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5-7)2、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8-11)3、母亲“很刚气”的一面(12)怀念、感激、敬爱1、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母亲慈祥、教子严而有方;气量大,性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忍;对大事又不失刚气;是我的恩师、慈母、严父。2、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提示:可联系作者的家庭背景来理解3、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研讨与练习一) 1.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2.从来不在我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3.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4.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5.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6.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
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
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教之严,
爱之慈,
气之刚4、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课文标题是“我的母亲”,而开头3段只有一句话提到母亲,其内容好像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开头3段写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性格特征,不仅为写母亲起到了铺垫作用,而且与结尾相呼应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6、课文主要是赞母亲,为什么还用很多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景?(研讨与练习一) 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及其对我的影响。所谓“言传身教”是也。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品味词语的分寸感(课后研讨):1、用“不能不” 这个双重否定和 后面的“算是”连 起来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绝对。2、表现作者谦逊的态度,和后面的“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对应,侧面说明母亲给“我”的教益非常大。3、胡适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1、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读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请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们交流。2、请回忆你妈妈对你影响很深的一件事。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 ——雨果????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赞美母亲的名言妙语?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 ——马克·吐温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课后作业:
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在母亲节的那天,为你的母亲制作一张贺卡,写上你最美好的祝愿。
布置作业搜集、查找资料,准备开展《献给母亲的歌》的语文活动。
波黑战争中,埋在废墟里的母亲,割开自己的静脉,让孩子吸吮鲜血来延续孩子的生命。一位母亲在飞机失事时,用生命护卫着怀里的孩子,至死都没有松开搂抱孩子的手…… 《先母行述》:“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生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孝心献父母。悠悠寸草心,小结本文特点:自传体
时间顺序,开门见山
文如其人,语言直白、坦诚,毫无夸饰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