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百家争鸣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课 百家争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30 11:1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易中天2018-10-152018-10-15老 子 阅读书本P36,完成下面的表格。春秋后期楚国道家学派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辩证法思想)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道德经》(道家的经典)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老子李耳2018-10-1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同学讲故事引导探究2018-10-15请你给孔子制造一张名片!2018-10-15 圣人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主要活动:从政,周游列国;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孔子和儒家学说2018-10-15政治思想1.核心思想:仁
2.推崇西周的制度(礼)
3.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孔子和儒家学说2018-10-15政治思想1.核心思想: “仁”2.推崇西周的制度(礼)3. 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政治思想1.核心思想: “仁”2.推崇西周的制度(礼)3. 以德治国,反对苛政1.核心思想: “仁”2.推崇西周的制度(礼)1.核心思想: “仁”2.推崇西周的制度(礼)孔子和儒家学说2018-10-15
孔子: “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谦让,和睦相处。“礼”就是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的要求。
弟子2:弟子不明白。怎么样才能做到“仁”?
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此乃仁也。
弟子3:那请问怎样才能做到“礼”呢?
孔子:不同阶层的人要加强个人修养。人人循规蹈矩,则天下太平!孔子和儒家学说2018-10-152018-10-15 孔子思想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思想产生的背景:
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社会混乱。
2.出生没落贵族家庭,深受“礼乐”制度的影响。孔子和儒家学说2018-10-15 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具有什么意义?孔子和儒家学说2018-10-15教育成就:1、有教无类,创办私学
2、主张德育与智育并重
3、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和儒家学说2018-10-15 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要经常温习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孔子和儒家学说2018-10-15教育思想:1 教育对象: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2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3 学习态度:老老实实,谦虚好学
4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孔子和儒家学说2018-10-15整理古籍孔子编定五经言论记录孔子弟子《论语》文化成就:整理古代文献资料,传承文化经典与学术思想孔子和儒家学说2018-10-15儒家经典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论


页孔子和儒家学说2018-10-15我们应如何评价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仁”, 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主张以德治国,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他首倡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促进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编订古籍,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他维护周礼,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具有保守性。2018-10-15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孔子和儒家学说2018-10-15 什么是百家争鸣?为什么会形成百家争鸣?百家争鸣2018-10-15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各国竞相改革
(商鞅变法)宽松的学术氛围 不同派别提出各自的见解 引起社会变革 政治经济商业繁荣
城镇兴盛文化私学兴盛百家争鸣出现 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2018-10-15原因:
①经济上: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为学术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上: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③文化上:私学兴盛,教育普遍,造就大批文士。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2018-10-15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1.诸子百家中主要有哪些学派?
2.介绍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3.各学派对于当时的热点问题:战争、治理国家的问题有什么不同观点?
4.哪家观点最符合新兴的地主阶级的需要?为什么?
百家争鸣2018-10-15百家争鸣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荀子“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护社会秩序。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墨家儒家道家法家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兵家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百家争鸣 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2018-10-15能力拓展1、你最喜欢的是哪家的学说?为什么?
2、哪家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的需要?
3、如果你是一国之君,一校之长,一班之长,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国家、学校、班级?2018-10-15方式一: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取法古人,建设良好班风  我班存在一些不良的班风,个别学生上课随便讲话,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请你为班级献计策。儒家法家方式二: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方式三:这是无意识的,主张自觉遵守,
等学生自我觉悟——
道家方式四:团结友爱,同学感化,——墨家2018-10-152012年凤凰卫视在“中国名片”的栏目采访中提出了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问题组。下列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
②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 
③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④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
A.①道家 ②儒家 ③墨家 ④法家
B.①儒家 ②道家 ③法家 ④墨家
C.①墨家 ②道家 ③法家 ④儒家
D.①法家 ②墨家 ③儒家 ④道家 【解析】 ①体现了“兼爱”的思想,属墨家;?②体现了“无为”思想,属道家;?③体现了以法律为准绳的思想,属法家;④中的“仁爱”思想属于儒家。 【答案】 C 2018-10-15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百家争鸣的影响: 百家争鸣2018-10-15师生共勉:让我们拥有“仁” (儒家:孔子)的美德,
抱一颗“兼爱”(墨家:墨翟)之心 ,
用发展“辩证” (道家:老子)的眼光,
为维护世界和平,呼吁“非攻” ( 墨家:墨翟) ,
为“改革” (法家:韩非)开放的中国努力学习!2018-10-15春秋战国孔子孟子《论语》老子楚国《道德经》宋国庄子鲁国墨子韩国韩非子齐国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齐国孙膑《孙膑兵法》发展孙武的军事思想2018-10-15知识巩固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C2、提出“民贵君轻”观点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B3、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 )A.反对不义战争
B.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C.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
D.以法治国A2018-10-154.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
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 B、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 C、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D、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
B 2018-10-15课后作业1、完成书本《南方新课堂》第八课。
2、背诵自主预习并签名
2018-10-15(1)政治上:社会变革和各国纷争,促成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1、原因(社会根源):(2)经济上: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3)文化上:教育普遍,社会动荡,对文化思想束缚少201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