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单元整体备课设计
单元导读:
本组教材很多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会背了,但是在识字写字和感情阅读方面还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因此要结合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好表现的身心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单元教材内容:
《画》 《大小多少》 《小书包》 《日月明》《升国旗》 语文园地五
语文主题丛书: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55个生字,会写2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正确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和阅读方面的能力。
课时安排:
整体预习课:1课时
基础阅读课:4课时
拓展阅读课:5课时
群文阅读课:2课时
整体预习课
学习目标:
1、认识字词55个,会写字词27个,并会简单地理解运用。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识字词,写字词
学习难点:理解运用字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看图片,整体感知。
1.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交流你的想法。
2.板书主题。
二、自由读课文,随文画词。
1.范读《画》《大小多少》两篇文章,画出生字新词。
2.出示词语。
远看 近听 山水 去来 无声 大小 多少
黄牛 苹果 杏子 桃子 鸟儿
A、会认的字:远 近 声 多 少 黄 苹 杏 桃
B、会写的字:去 水 来 大 小 牛 果 鸟
自读《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根据预习单画出生字新词。
出示词语。
中国 立正 美丽 国旗 书包 作业本 转笔刀
尺子 明月 力气 众多 土木 树林
A、会认的字:国 美丽 国旗 包 作业本 明月 众
B、会写的字:中 立 正 书 笔 刀 尺 力 土 木 林
集中识字,检查字。
游戏(摘苹果)
再读课文,填写预习单。
题目
主要内容
《画》
《大小多少》
《小书包》
《日月明》
《升国旗》
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去 水 木 鸟 中 心 书
2、师在田字格中作细致的指导,书写时看清楚笔画的位置。
3、生进行书写练习,师巡回指导。
《画》
设计理念:
这是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篇文章,谜语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很多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会背了,但是在识字写字和感情阅读方面还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因此要结合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好表现的身心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学习目标:
积累本课生词,会认本课生字。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远”与“近”,“有”与“无”,“来”与?“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懂得这首诗是讲的一幅山水画。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古诗的情感。
学习难点:
了解诗句中所说特点与画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一幅山水画、认字卡片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1.呈现一幅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画》的20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师:小朋友,大家看到了些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2.学生读诗。师:四句诗中,你会认哪些字呢?读一读。师:哪些字不会认,请用铅笔标出来。(二)初读正音,突出重点1.学生自读诗句,对铅笔标出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2.学生充分自读,同桌互读互考。发现不对的,同学教读。3.全班齐读,轮读。4.教师用生字卡片个别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1个生字。5.学生自由读,重点抽读,抽读重点。(三)背诵诗句,领会其义1.看谁背诵得最快。(学生自由背诵)2.背得不错!你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给我们平时看到的现象正好相反)师:是呀!真有点怪!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会不惊呢?师: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教师归纳板书或课件呈现“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3.?读一读,看看两首诗有什么不同。远看山有色,?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无声。?近听水有声。春去花还在,?春去花不在,人来鸟不惊。?人来鸟儿惊。4.?戴头饰,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1)来──去?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演一演表现出相反意思。(2)高──矮?哪种是高,哪种是矮?演一演表现出相反意思。(3)远──近?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演一演表现相反意思。(4)白──黑?什么东西白,什么东西黑呢?说说相反的例子。(5)晚──早?什么晚,什么是早?说说相反的例子。(6)读一读6组反义词。(四)写字指导,练习书写呈现“人、火、文、六”4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注意“火”先写“点”,再写短“撇”,第三画是长?“撇”,最后是“捺”。我来闯关:A、我会说远——???????????高——???????????来——笑——???????????白——???????????晚——大——???????????小——???????????多——黑——???????????美——???????????胖——B、我会写人、火、文
知识延伸:主题丛书《反义词歌》从文中找一找意思相反的,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相反的字词?
《大小多少》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多、少、黄、牛等12个生字。
二、训练点
通过比较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读准字音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些身体非常大的动物和身体非常小的动物?你们还知道哪些水果长的非常大的,哪些水果长的非常小呢?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学生自读,同桌检查读。
3、检查学生读。小老师领读。
4、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先自读,再以开火车的形式朗读。
(二)先认后教,归类识型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词,学生自读,找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或生词。
2、在比较中识记黄牛、猫、杏、桃、多、少。课件出示黄牛和猫的图片,比较大小;出示杏子和桃子的图片,比较多少。
3、利用图片识记苹果、鸭。
4、量词的认识。课件出示课本69页的读一读,记一记。巩固生字“只”。
5、熟字加部首的方法,识记生字“边”。
(三)识用结合,了解字义。
1、出示课文中的儿歌,结合图片。让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学生读。
3、小老师领读,齐读。
(四)扩展延伸
主题丛书《是大还是小》《心》
为什么说妈妈的心小我的心大?
你对你的妈妈想说些什么?
《小书包》
课前交流:
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呀,好,我们来玩个“大风吹”的游戏,仔细听游戏规则,老师说“大风吹”,你们说“吹什么”,吹到哪些同学,哪些同学就站起来,明白了吗?
大风吹,吹什么,吹爱笑的同学 你们都是爱笑的孩子那
大风吹,吹什么,吹上课认真听讲的同学 你们可都真棒
大风吹,吹什么,吹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 嗯,老师喜欢你们
你们开心吗,开心,好,下面让我们带着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走进今天的课堂。
激趣导入,读准字音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儿歌吧
多媒体播放音乐“小呀么小二郎呀,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
你听到了什么?对,小二郎要去上学了,可是小二郎很粗心,总是丢三落四的,现在,请同学们一起去帮小二郎检查一下他的书包,看看他都准备好了吗。
师:瞧,(实物书包展示),小二郎的书包可真漂亮!(出示书包图片和字卡)
师:书包里有什么呢,我们打开看一看,哦,有课本(出示课本图片和字卡)还有一个笔袋呢(出示笔袋图片和字卡)
师:笔袋也很漂亮,看看小二郎都带了什么?
找一个同学上台打开笔袋,一一呈现实物(分别出示橡皮、尺子、铅笔、卷笔刀
的图片和字卡)
师: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小二郎的东西都带齐了吗
对了,上学应该带作业本呢(出示作业本图片和字卡)我们可不能像他那样粗心啊,同学们。
来,我们一起说一说小二郎都带了些什么
(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如:自读、同桌检查读、小老师领读、齐读、开火车读等)
先认后教,归类识形
小二郎顺利地去学校了,他为了感谢我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名字叫做“你发令、我来找”
老师和大家一起玩哦,眼睛看着词语卡片,我来说名字,同桌一起用手找实物,找到了就大声读出来!准备好,开始!
下面,请同学们合作着,一个喊名字,一个找实物,同桌读不出来或者找不出来的就把它圈下来。(学生玩,老师参与其中一组。)
刚才在你们合作读的时候,老师发现大家圈出了这些词语。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吧!(学校 卷笔刀)
同学们,除了老师发现的这些,你还圈出了哪个难读的生字?请你说。(交流几个)---一起来读读。大家读再读。
这几个难读的词语,我们再来读读,牢牢地记住他们。一起读。
实用结合、了解字义
同学们真了不起啊,学着学着我们就认识了这么多学习用品,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属于文具类?你能把你的文具摆放整齐吗?真棒,下面我们一起轻松一下吧 《我的书包》
学念儿歌:集体、分组?
分析儿歌句子,体会儿歌中的情感,有表情地朗诵。?
请个别学生上来背着自己的小书包朗诵,体验诗歌中的情感
《日月明》
【教材内容分析】
“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着这样的文字似乎能听到稚嫩的童音,那么动听,那么美妙。这篇短短的韵文,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让人隐约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巧妙的会意构字,能让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更大的识字热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识字效率。
(2)通过自由读、对读、边拍手边读等多种形式反复读,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会意字的构成规律,知道他们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的,而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如很小的泥土就是灰尘的尘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写字时区别不同的“钩”。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生字卡、有关识字的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聚合识字课,聚点写字课)
第一课时(聚合识字课)
导入:
小朋友,在汉字王国里,老师知道大家都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请出两个老朋友,看看同学们还记不记得?(日月)
设计意图:以激励性的语言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为进一步学好生字服务。
谁知道,日和月组成什么字?(明)是的,同学们看——(日月图)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光明,所以组合起来就是明亮的明。(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生动形象的课件引导,使小学生联想到生活的体验,能激发小学生学习的情趣,把“日”和“月”称之为两个老朋友,充满了人文色彩。
中国的汉字真有趣,许多由两个或以上的汉字组成,而它们的意思就是这些汉字意思组合,这样的汉字就有个名字—有趣的会意字(出示)。
二、引导构建
聚点写字课
虽然我们只上一年级,可我们认识的字真不少,你们看,这个字,你认识吗?(出示从字),谁愿意读给我们听——
1、个别拼读,cónɡ从
2、自己小声读读,看有什么发现?
预设:(1)平舌音;(2)左右结构;(3)左边人字的变化等。
3、游戏:理解从字义
现在做一个与“从”字有关的游戏,谁愿意来?挑选2位同学,分配任务。(一个同学在前边走,另一个紧跟后边,全班同学认真看,他们怎样走,并想想,从字是什么意思?)
4、同学们看清楚了吗?中国的汉字真有意思,这样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两部分紧紧跟从,就是“从”字的含义,古人就把这两个人字,组合成今天我们所认识的“从”字。
设计意图:游戏入手,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把字形、字义生动地记入脑海里。
(二)识字学文:
过渡:像这样有意思的字还有很多,都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想看看吗?(想)好,那么待会就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读第四课《日月明》,但在读之前,先看清楚要求:
1、明确要求:
读书提示:
(1)边读边借助拼音,把字读准。
(2)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用笔轻轻地把像“明”、“从”一样有趣的会意字画出来。
设计意图:明确要求,让孩子有目标的进行有效学习。
2、检查汇报:
<1>请同学读一读。
(1)个别读。
(2)分组读。
(3)男女生读。
(4)全体齐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情感激励为主,变化读的方式,引导小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既使课堂充满了生活情趣,又为下一环节的理解作好了铺垫。
<2>检查生字。
过渡:我们的课文读得不错,不知生字又能不能读好?这里老师有些生字,请同学来读一读。
(1)开火车带拼音形式读。
(2)同学们来拼读这三个字,看你们有什么发现?(出示三个翘舌音,强化翘舌音:尘、手、众)
(3)还有一些更难读的字,老师把他们挑出来,看看同学能不能读好?(森、间、鲜、众、休、尘)<3>检查画字情况: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多的生字都会读,那么刚才同学们,画了哪些有趣的会意字呢?(汇报、展贴)<4>四人小组合作,讨论、理解字义:这些会意字有趣在哪?我们采取了什么方法把字义、字形记下来?(1)讨论。(2)汇报。(出示记字的方法)预设:A、编字谜:森(众、林)——上面一棵树,下面两棵树,仔细看一看,还有许多树。B、做动作:看——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C、编儿歌:鲜——江南水连天,鱼儿味道鲜,塞北羊儿肥,羊儿味道美。D、看图猜一猜:灭、男、休E、实物展示:尘、尖、明F、做游戏:从(3)齐读一次生字。设计意图:展示课件,游戏识字,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识字的情趣,使字义的理解变得形象有趣,具有极大的亲和力,使学生如沐春风,如浴春雨。<5>再读文,巩固生字:过渡:同学们都很会学习,全靠自己就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叔叔阿姨们就更了不起,把这些有趣的字,编成了小韵文,这样就更方便我们记忆,让我们再读一读,巩固一下。(1)齐读。(2)师生对口令读。(3)男女生对读。(4)拍掌读。(5)跺脚读。(6)看板书背诵。设计意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强调多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体现了语文学科以读代讲的特点。(三)写字:过渡:我们学习语文不光要把书读好,更要把字写好!请看,这是今天我们要写的两个字——手、水,谁特别认真观察,愿意提醒大家把这两个字写好?应该注意哪?1、个别提问注意的地方。(弯钩、竖钩)2、书空弯钩、竖钩两个笔画。3、师范写(手、水),生说笔顺。4、生在书本P98写字。5、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读写结合,贯彻落实课标的多认少写的意念,把写字分散在每一节课之中。
三、自我构建(一)拓展:1、读词。过渡:同学们P73下面有“读一读”三个字看到了吗?
(1)男女生轮流读一次。(2)开火车读一次。
2、主题丛书《加减字》
想一想,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加减字。3、作业:学习了这一课,我们以后要留心观察身边的汉字,用学到的方法记忆文字,会学得更有效,所以今天的作业是:(1)读文。(2)收集身边的会意字,下节课交流。
《升国旗》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课文后的14个生字,认识两种新笔画,学写部分生字。
能利用标点符号分清句子,通过朗读理解句子意思。
知道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升国旗时要立正敬礼,激发学生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偏旁“口”,会写“升、国”等11个字。
3、知道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升国旗时要立正敬礼,激发学生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启发提问: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看谁最聪明,能立刻回答出来。在学校里,每个星期一的早上,我们都要做什么?(升国旗)我们在哪里升国旗?(我们在学校的操场上升国旗)在升国旗的时候,你能听到什么歌?(升国旗的时候我听到了国歌)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出示课文情景图,让生观察说出: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要全体立正,身体站直,不讲话、不乱动,少先队员要向国旗敬礼)
2.出示课题: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今天我们就将学习课文第2课《升国旗》
(1)多媒体闪动出示课题,同是板书课题《升国旗》
(2)指名学生拼读课题;
(3)指名学生带读课题;
3.教师讲解:
(师讲的同时,多媒休出示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二、自读字画,读中感悟
1.师:“升国旗”就是把国旗高高地升上天空。下面我们就来学学这一课。
2、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简洁的小诗,请同学们看屏幕(多媒体在背景图上出示课文,师配乐范读,生看图)
3、学生初读课文(要求:选一种子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大声朗育,可以轻声读,可以不出声的默读,可以同桌两人一起读;要先读拼音,再看拼音下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完后请做好。
4.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师: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自己读过一遍了,都读会了吗?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看你到底会不会???? (1)出示生字词:
wǔ xīng hóng qí???wǒ me
五?? 星??红??旗? 我??们??
guó qí shēng qǐ lì zhèng?? jìng lǐ??国 旗 ? 升??起?? 立??正?? 敬??礼
指名认读,相机纠音。
(2)齐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新词。开火车读、齐读。
5.生分析课文组成:这首诗一共几句?(这首诗一共六句话)
指名六位同学分别朗读六句话。
三、品词析句,积累运用
1、学习第一句
(1)请学生读第一句(出示第一句: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2)(展示国旗)这就是五星红旗。谁来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红色的,上面有五颗金色的星星,中间一颗大的星星,边上有四颗小星星)
老师介绍:一颗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四颗小星向着一颗大星,表示全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我们国家就越来越兴旺,越来越富强。(3)你在哪里见过五星红旗呢?(学校、天安门、奥运会上……)
师:大家说了很多,总之,五星红旗在许多重要的场合、重大的日子出现。因为它代表着我们的国家,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所以说,引读:五星红旗是——(4)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获取金牌后升起国旗的情景吧!(播放录像)
师: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升起五星红旗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激动)运动员是代表国家参加比赛的,当他们为国家争得了荣誉时,观众席上的中国人表现怎么样?(?他们也非常激动!一面欢呼,一面挥动国旗向运动员祝贺。)
(5)说一说,那时,你的心情又怎么样?
?? 过渡:是啊!多么让人自豪啊!国旗代表着国家,它每一次升起,都让我们激动不已。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表达出自豪、激动的心情。??? (6)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2.?学习第二句??? (1)师: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听到什么?(插放《国歌》),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是怎么升起来的???? (2)出示句子:国歌声中高高升起。指名读。??? (3) (出示升国旗的动画)(体会国歌声中高高升起)??? 师:你们瞧,在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升得多高啊!它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上。多美啊!谁能把这么美丽的情景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三句(1)面对高高升起的国旗,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立正,向您敬礼。)(出示句子)(2)指名读句子(3)这里的“您”指谁?(国旗)为什么要用“您”而不用“你”?(表示对国旗的尊敬)(4)师:向国立正,向国旗敬礼,表示我们尊敬国旗、热爱祖国。那谁能把我们小朋友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感情读出来呢?(5)指名读、齐读。(6)练读全文,齐读。
四、以例悟法,拓展阅读
1、孩子们,刚刚我们学习了《升国旗》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在升国旗时应该怎么做,那我们平时生活中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呢?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课文主题丛书《做个明礼好学生》
你还知道哪些文明用语?
有意思的儿歌
——一《心》《一字歌》《连念七遍就聪明》
国艳玲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小书包》《升国旗》《大小多少》
一.兴趣激发,引入主题。
?1、师:孩子们刚才读儿歌的时候都很认真,有的读得很有表情,有的孩子还读的摇头晃脑,看来,大家都喜欢读儿歌,是吧?
2、介绍儿歌:儿歌又叫童谣,(师板书:童谣)它是诗歌的一种,可以诵读,也可以吟唱。在我们的生活中,游戏中,劳动中都藏着一首首好听又好玩的儿歌,今天我们就来读读《有意思的儿歌》板书完课题:有意思的儿歌(生齐读课题。)
自主阅读,合作交流。
1、教师导学《心》
(1)初读儿歌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其他的孩子认真听,想一想为什么说妈妈的心好小,“我”的心很大很大??
师:从她的朗读中你能听出什么?
(2)读出儿歌的节奏
师:我能一边拍手一边打着节奏读儿歌,你呢??
师:我们赶紧来试一试。(生边拍手打节奏边齐读儿歌)
?
师:除这个办法,你还有别的玩法吗?自己试一试,也可以找你的同桌合作。
(学生自由练习)
师:我看到你们的玩法可真多,有边念边跳的,有拍桌子打节奏的。谁愿意来展示?
(一组同桌对拍打节奏读童谣)表演读。
(3)读出儿歌的韵味
师:像刚才这样用不同的法子打着节奏来读儿歌,读得有轻有重、有快有慢,这样儿歌就能读得好听又好玩啦!聪明的孩子请你想想,为什么儿歌读起来会这样琅琅上口呢??
师:真能干!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韵味来。(教师示范领读,全班学生再次齐读,体会儿歌的韵律。)
(4)师小结、过渡:小小的儿歌读起来琅琅上口,难怪小朋友们都这么喜欢读儿歌。老师这儿还有几首儿歌,赶快来读读吧!
三、汇报展示,品读感悟。
1、自主诵读儿歌
师:拿出你们的阅读材料,大声读读后面的几首儿歌《一字歌》《连念七遍就聪明》。(课件出示诵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的字音,读出儿歌的节奏和韵味??2、你觉得哪首儿歌最有意思,想想有意思在哪里。
开始吧!(生自主诵读)?
2、生交流汇报
师: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有的……有的……能把最喜欢的那首儿歌读给大家听一听吗?也可以和同桌或其他小伙伴一起表演读(抽生读,纠正字音)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儿歌吗?
预设:
《一字歌》
这首儿歌可有特点了,发现没有?
《连念七遍就聪明》
七( )星 七( )冰 七( )鹰 七( )钉 七( )灯?
3、师小结
师:孩子们,读儿歌很有意思吧,回忆一下,刚才,我们诵读了哪几首儿歌呢?(抽生说或齐说,师指板书)妈妈哄我们睡觉时唱的摇篮曲(出示视频)等等。?
四、乐学善诵,迁移运用。
1、激趣
师:孩子们读了这些儿歌,还可以学着自己来写写儿歌。想不想来学着编儿歌呀?看谁坐得最端正,就学得最好。?
2、引导孩子进入情景
师:今天森林里要举行唱歌比赛。动物们都来参加了。走,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吧!(课件只出示《谁唱歌》的前两句:谁唱歌儿叽叽叽,小鸟唱歌叽叽叽。)
(生齐读句子)
?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唱出怎样的歌儿呢?
(生答:小猫唱歌喵喵喵,小狗唱歌汪汪汪……)
3、分小组创编儿歌、表演儿歌
(生创编童谣,教师巡视)抽小组上台展示?
五、总结点题,推荐课外阅读书籍
师小结:看,只要我们开动脑筋,不仅能编儿歌,还能给儿歌编出不一样的结尾来呢!真是——(师指课题)有意思的儿歌,想诵读更多儿歌吗?课后,读读(课件出示推荐阅读书目)《儿歌三百首》《中国童谣》,你一定会觉得很有意思。
比一比
-----《反义词歌》《什么大》《谁的伞大》
丁婷婷
课前交流《画》《日月明》。
一、兴趣激发,引入主题。
1?请上两个高矮相差较大的孩子,请孩子们说说他们的不同之处。
2?孩子们,你们刚才说了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你们的话语中出现了高、矮这两个词。像高、矮这样意思相反的一组词,我们称为反义词。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反义词歌”。
自主阅读,合作交流。
1?读课题,随课题学习“反”、“义”这两个生字,并指导书写。
2?出示第一组图片:
请孩子说说图中有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甜—苦、新—旧,同时板书:甜—苦、新—旧。
这两组反义词中,有两个字我们以前没有学过,孩子们,借助拼音认识一下它们吧!
3?孩子借助拼音认读新字。
4?孩子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我们就应该牢牢记住它们的特征,避免自己再碰上它们的时候把它们的名字叫错了。我们一起来说说新朋友的特征吧!
5?教师在孩子们说出自己识记这两个生字的方法后,要适时肯定孩子们学习生字的方法。
6?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还有13对反义词,孩子们,翻开书,利用拼音,再认识几位新朋友吧!
7?让孩子用学习“甜—苦”、“新—旧”的方法自学其他反义词。
8?检查孩子自学生字的情况。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
9?让读得好、记得牢的孩子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10?在孩子们能准确读出生字的基础上进行扩词语训练。
三、汇报展示,品读感悟。
引导学生自由阅读《什么大》《谁的伞大》。
《什么大》
手竟然比天、地还要大,真是一首有意思的儿歌。你觉得在生活中还有什么比天、地还要大呢?
《谁的伞大》
小蚂蚁、小蚂蚱、小青蛙都认为自己的伞大,和天空相比,到底是谁的伞大呢?
四、乐学善诵,迁移运用。
游戏:“比一比”
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说出的反义词最多。
教师可以询问孩子是怎么知道这些反义词的,并根据孩子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肯定,鼓励孩子们 在生活中主动积累词语。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2?分析字的构成部件。
3?教师示范“新”、“旧”、“苦”“甜”。
4?引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检查。
6?交换检查作业,对孩子们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