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课题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
16课时
总第
20
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赵丽萍
审核人
李慧勇
学习目标
叙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和古田会议的史实,识记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认识开辟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正确性。
学习重难点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和古田会议。充分认识中国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来之不易。
乐探(8分钟)
记忆方法:南昌起义领导人可采用“谐音记忆法”时间:
南昌起义
地点:
领导人:_______、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意义:打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第一枪。
背景:_________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秋收起义
节发动武装起义。时间:
年9月。地点:
边界。
领导人:
转折: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失败后,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结果:在_______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时间:_____年4月。
井冈山会师
会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
建军:组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______________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结果: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意义:(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_____的开始
(2)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__________的序幕。
人物:_______。
工农武装割据
措施: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
局面:创造了“_____________”的局面。
代表:_______________面积最大。
标志: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____________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乐研(5分
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归纳的能力。南昌起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毛泽东为什么要选择由城市转向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乐拨(3分钟)
采用“各个击破法”识记南昌起义的意义1.右下图是江泽民为南昌的题词。下列史实与此有关的是(
)A.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C.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D.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乐展(5分钟)
1、“铁指轻扳第一枪,寒空响彻醒天狼。人间骀荡纷纷扰,自此工农有武装。”下列领导人没有参加诗中盛赞事件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贺龙
D.朱德2.
工农革命军选择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③附近农产品丰富
④群众基础好
⑤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已先期到达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3.许多地方被称为革命圣地,是因为它跟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有关。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瑞金——红军主力大会师
B.南昌——红色政权的建立C.遵义——红军长征出发地
D.井冈山——红色根据地创建4.“我们闹革命……一定要有一个家,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陕甘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大别山根据地5.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的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1)上述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
(2)“南昌打响第一枪”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朱毛合”而“建四军”有什么奇功?
乐测(10分钟)
1.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必须 ( )A.建立人民政权
B.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C.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D.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2.1927年,毛泽东在一首诗词里这样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 )A.井冈山根据地
B.陕甘宁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
D.中央根据地4.1927年是国共两党关系发生重大转折时期,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927年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井冈山会师 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各地的共产党人也领导了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夏天,全国已有大小十几块根据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们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
知识网络构建(7分钟)
作业
本课课后活动
课后反思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