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课前播放沙画版那英歌曲《丝路》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三单元 秦汉时 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朝疆域西汉疆域阳 关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阳 关玉门关 西汉初年,西域分为36国,分布在沙漠绿洲和山谷盆
地中。最大的国家乌孙,号称有63万人;最小的“依耐
国”只有600多人。西域各国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随畜
牧逐水草而居,住无定所。西汉初年,匈奴由蒙古草原向
西域侵扰,逐渐成为这里的霸主。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小国林立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受到匈奴的侵扰战国时期,匈奴民族兴起,他们逐水草迁徙,擅长骑射,不时南下侵扰,燕赵秦等过纷纷修建长城防御匈奴。秦朝时继续大修长城,并派遣大军沿线防守。匈奴骑兵铜像汉武帝时攻打匈奴,起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发动三次大规模的战争,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的军事实力,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收复了失地,大大拓展了西汉的疆域。
卫 青 墓霍去病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汉与匈奴为一家,
世世勿得相诈相攻。汉代“单于和亲”瓦当 (内蒙古包头出土)西汉后期,呼韩邪单于率匈奴一部归附汉朝,多次请求“和亲”。宫女王昭君自愿出嫁,汉元帝应允。昭君出塞使汉匈两族出现了几十年和睦相处的局面。从“招贤令”中可以看出汉朝通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最后是谁应募出使?招贤令
我大汉王朝,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络西域的大月氏(dà ròu zhī )国,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国。事成,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一、张骞通西域张骞: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博望镇)人。曾为汉武帝伴读,洞悉朝野和天下大事,胸有大志且性格坚毅,办事沉稳敏捷。史书记载,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即坚韧不拔、心胸开阔,能以信义待人事友。
前138年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汉武帝张骞一、张骞通西域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十多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合作探究:高度责任感,神圣使命感;报国理想,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勇于开拓的精神;坚强的意志;无畏的勇气,坚贞不屈的精神。 (有胆、有识、有行、有恒)1、想象张骞出使西域会遇到哪些困难?
地理知识缺乏;山河险远、环境恶劣;匈奴的控制和阻挠;疾病的困扰
2、张骞身上体现哪些
优秀品质?张骞首次出使西域示意图
公元前138 (1)加强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2)为西域归属中政府管辖奠定基础。(3)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
时间:任务: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结果:出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和其与汉朝交往的愿望。意义: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间:
公元前119年任务:
联络乌孙国,继续攻击匈奴.
结果:
未完成
意义:
走访了中亚的乌孙、大宛、康居等国。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
加强汉与西域的联系目的: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促拓开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张骞通西域”同“汉与西域关系”“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是何关系呢?进汉与西域的往来因张骞开辟了通西域的道路,后来许多使者出使国外也都称作博望侯,外国人也因此信任他们。 空,同孔,凿空,即凿孔。这是形象化的说法。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1)加强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促进西域社会的发展。
(2)为西域归属中政府管辖奠定基础。
(3)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张骞通西域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形成贯穿东西的交通要线。1877年, 德国地质 地理学家 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 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1、丝绸之路是何时开通的?
2、为什么称它为丝绸之路?
3、丝绸之路的路线是怎样的?
4、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中国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因此这条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就有了丝绸之路的美称。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张骞第二次通西域之后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二、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区中亚、南亚、西亚欧洲长安河西走廊欧洲今新疆地区丝 绸 之 路第13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凯撒大帝 凯撒的新衣
凯撒大帝是古罗马统治者,也是早期
丝绸服装的重量级“形象大使”。
有一年夏天,他出席庆功大会。由于炎
热,他在万众瞩目之下脱去戎装,身上只穿
一件丝绸长袍。在阳光的照射下,薄如蝉翼
的丝绸衣料,清晰地凸现出凯撒阳刚的形体,
顿时全场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他的身上。
大家都惊叹他身上的美丽服装!
凯撒为中国丝绸作了最为轰动的广告!长安商队:你正带领着一支驼队去西域,准备带点什么货品呢?西域商队:你正从西域回来,沿途你会带些什么回长安?西来东去东西方贸易与文化的交流商人、僧侣、技术工匠、使者……思考:行走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这些人的活动会给历史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呢?
经济上:中国毛织品、琉璃、葡萄…… 西方丝绸、瓷器、茶叶……
中国西方 文化上:造纸术、凿井、冶铁……佛教、乐舞、雕塑……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丝织品汉代人首马身纹丝绸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
它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交流,尤其是游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
它在长途贸易推动大型城镇和城市发展等方面是一个出色的范例。 它与张骞出使西域等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深刻反映出佛教等宗教在古代中国和中亚等地区的传播。
——世界遗产委员会 见证亚欧交流 推动城市发展联系重大事件 反映宗教传播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 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丝绸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的,时断时续的大漠之路,它本身不会促进什么中外交流,而是行走在丝路上的“人”赋予这条古道丰富的精神。不畏艰险,开拓创新忠于信仰,肩负使命友好往来,合作交流宗教宽容,文明传承情感升华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诸岛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段和斯里兰卡。再转运到欧洲。思考南海主权问题,结合近期中菲南海争端,请你说出南海主权在哪个国家?(根据国际法原则:谁最早开发,最早命名岛屿,主权优先归属那一方)“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也是旅游之路、沟通之路、和平之路、发展之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重振丝绸之路、发展丝路旅游,顺天时、就地利,应人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三、对西域的管理
时间:
职责:
西域都护的设置,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加强了民族团结和经济文化交流,标志着
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
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公元前60年 西域都护
颁行汉朝号令,调遣军队,
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
行有效管辖。意义:官名。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置“西域都护”,
为驻守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控制西域各国。“都”为全部,
“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即为“总监护”之意。
汉朝在河西地区设立郡县,将长城进一步向西延展到今新疆罗布泊,派兵驻守,并安排士兵和农民在沿边地区垦种荒地——屯田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
汉朝与西域往来中断。东汉明帝
时,并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他得到西域各国的信任,长期留守西域。
班超在西域时派部下 出使 。到达安息后受阻,此行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他的儿子_______再次出使西域。甘英大秦班勇2、班超经营西域背景:目的:结果: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投笔从戎 ——《后汉书·班超传》匈奴控制西域,侵扰中原1.背景一、张骞通西域2.经过第一次 公元前138年 了解西域第二次 公元前119年 沟通西域3.意义(1)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2)丝绸之路的开辟课堂小结二、丝绸之路1.路线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2.意义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三、对西域的管理1.设置西域都护,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2.班超经营西域1.右图是“单于天降”瓦当。单于是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最高首领的称号?( )
A. 匈奴 B.鲜卑 C.吐蕃 D.犬戎2.汉武帝时期,汉朝统治者对匈奴的态度不同于汉初,这主要是因为 ( )
A.汉武帝时,和亲政策已不起作用
B.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D.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AB巩固练习3. 《史记? 匈奴传》记叙:在汉军的打击下,匈奴失去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经济上大受损失,他们悲伤地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你认为这一现象应该发生在( )
A .汉高祖时期 B .汉景帝时期
C .汉武帝时期 D .汉元帝时期
4.《汉书》中说:“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
A.张骞是去西域的第一人
B.张骞第一个率使团去西域
C.张骞出使西域,带回重要信息
D.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CD5.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的古代重要商路,对开通此商路功劳巨大的是( )
A.董仲舒 B.张骞 C.玄奘 D.鉴真
6.某同学到新疆旅游,在博物馆里见到了许多出土的中原丝织品。他结合所学的知识推测出:大量丝织品从中原传入新疆最早始于(????? )
A.秦始皇统治时期?????? B.汉高祖统治时期
C.汉武帝统治时期?????? D.光武帝统治时期
BC7.王之涣《凉州词》之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
A .大秦 B .西域
C .安息 D .新疆
8.新疆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政府为加 强这一地区的管辖而设立 ( )
A .西域都护 B . 新疆都护
C .宣政院 D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AB10. 汉朝时期一个满载丝绸与瓷器的驼队,从长安出发到大秦去,这个商队必须要经过的地方是(按顺序排出)( )①玉门关 ②河西走廊 ③安息 ④鄯善 ⑤于阗⑥塞琉西亚 ⑦葱岭
③⑥⑦②④⑤ B .①②⑦⑤③④⑥
C .②④⑥⑦⑤③ D . ②①④⑤⑦③⑥DB9.李明和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暑假去实地探访 古代“丝绸之路”。她们去的地方包括( ) ① 西安②洛阳③河西走廊④敦煌⑤太原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11.丝绸之路的路线是( )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B.洛阳—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
D.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印度—西亚—欧洲
12.如果你生活在张骞通西域之前的汉朝,你不可能吃到的食物是( )
A.水稻 B.麦 C.葡萄 D.豆
AC1、图片一中的人物出使到的地方称为什么地方? 他最初出使的目的是什么?2、图片二展示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通道?它的起点是哪里?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是什么?3、图片一中人物的出使活动与图片二展示的通道开通有什么相同作用?图片一 张骞图片二 西域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丝绸之路 长安 丝绸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