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风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9个会认字,会写“在、也、风、走”4个生字。学会新笔画“横折斜钩()”。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在微风吹动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养成仔细观察和敢于想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会认字和正确书写会写字。
2.难点2从读中领悟风来了,周围的情况。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拼音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引入课题。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
边播放动画课件,教师边口述谜面:
禾苗见它弯腰,
花儿见它点头,
小树见它招手,
云朵见它让路。
2.指名说谜底。(风)
3.同学们,你们有谁见过风吗 (指名见过风的同学说说风是怎样的。)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风》。板书课题,7、风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同学们想知道风是怎样的吗 (想)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微风轻轻地吹着的树林去吧!不过,我们首先要过生字宝宝这一关。这些生字宝宝呀,真淘气,它们都藏到课文里面去了,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给会认字和会写字分别标上“○”和“△”,再反复拼读或直呼。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互相纠正读音,看谁认得快,读得准。
3.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卡片,看哪一列火车开得最快。
4.看到一列列火车开得这么快,生字宝宝高兴得连帽子也摘掉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播放动画课件,去掉拼音的生字宝宝(即贴着生字的小动物)蹦蹦跳跳地走过来。当走到屏幕中间时,就说:“你认识我吗 ”(让学生齐认读)
5.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6.四人小组轮着每人读一遍课文,互相评一评,读得好在哪里,还有什么地方要注意读好的。
7.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错的地方。
8.屏幕出示去掉拼音的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
9.指名读去掉拼音的课文,读错字音要及时出示拼音让学生再读。
10.小结,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行,几句。(告诉学生前四行是一节,后四行是一节,课文共有两节。)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风来了
3.指名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听沙沙
看点头风来了
4.老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小秘密:其实,老师也没有见过风,谁也没有见过风,但只要听到树叶沙沙的响声,或者看到树枝摆动了,就知道风来了。
5.播放动画课件,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风来了,周围的情况。
6.风儿真的会跟树说话吗 那课文里面为什么说:“那是风儿在跟树说话”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告诉学生这是把风和树当作人来写的一种手法。)
课文里还有什么地方用这种手法写的吗 找找看。
7.四人小组讨论:联系自己平时的体验,还可以怎么知道起风了 (讨论后,指名学生说。)
8.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 找出来读一读,把这些句子读好。
9.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10.齐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1.游戏:找朋友。指名九个同学站出来,发给拼音卡片,把去掉拼音的生字卡片发给下面的一些学生,全班边拍掌边唱《找朋友》,拿字卡的学生边唱边跳出来,找到朋友后敬个礼、握握手,把字卡放到拼音卡的下面。最后,师生检查找的朋友对不对,再读一读。
2.游戏:拼动物图。出示课件:点击九个生词拼出小白兔图案,读错的纠正后再点击。
五、汇报收获,布置作业。
1.四人小组互相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然后由小组长汇报收获情况。
2.师:风虽然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从有形的事物中感受到它的存在。课后,请同学们画一画风,通过画一些景物来表现出风的到来。
[板书设计]
7、风
听 沙沙
看 点头 风来了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主要指导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读中感悟、理解;正确书写4个会写字,学会新笔画“横折斜钩”。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在、也、风、走”4个生字,学会新笔画,横折斜钩(乙)。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在微风吹动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养成仔细观察和敢于想象的习惯。
二、内容分析
《风》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为从读中领悟风来后周围环境的变化。《风》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描绘的是微风吹动之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诗画相配,内容生动,诗句朗朗上口,富有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虽然他们都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到不少关于风的知识,能通过观察周围景物的变化和自己身体的感觉发现风的存在。但是,若要让他们明确地说出风是什么样子的,又感到很难用语言描述,因为风是摸不着、抓不到、无形、无色的。这就需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直观形象的可视性资料,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让风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头脑中逐步清晰、鲜活起来。
四、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入微风习习的大自然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想象,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去自主理解、体会、设计动作,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情感体验。以此为跳板指导学生的拓展训练,为学生提供续编小诗、画风、课外阅读古诗《风》三种不同的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究、发现自然界中风的足迹,加强语言的感受和积累。
五、教与学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引出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可是,我刚进教室,它却一溜烟儿跑得无影无踪了。大家一起去找找它吧!(出示课件),瞧,它正和红旗打招呼呢!看,它又把细细的雨丝吹得东歪歪、西斜斜。听,呼呼,它和风车玩起了转圈圈的游戏。这就是大家的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板书:风)齐读课题。
你喜欢这个新朋友吗 为什么(感受风的调皮、可爱,确立朗读基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既然大家那么喜欢它,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微风轻轻吹着的树林,去和它交朋友吧!不过,我们首先要过生字宝宝这一关。这些小淘气都藏到课文里面去了,你们能找到它们吗
1.自由读课文,标出会认和会写字,再反复拼读几遍。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互相纠正读音,看谁认得快,读得准。
3.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卡片,看哪一列火车开得最快。
4.生字宝宝听到大家读得那么认真,高兴地把小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能认出它们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自由试读→抢读→齐读)。
5.生字宝宝说:“小朋友读得太棒了!”它要和大家玩捉迷藏,悄悄地躲进课文中去,赶紧找一找,它们藏到哪去了 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看谁最先读通顺,读准确、读熟练。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现在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是不是自己能把课文读通顺了,齐读课文。
2.风娃娃在课文里藏得太久了,它说要请细心的小朋友去找它做游戏呢,你想当那个幸运的小朋友吗 听老师读课文,小朋友拿笔勾出从哪些地方找出了风娃娃 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3.同桌交流,指名说说。
4.师小结:风看不见,摸不着,我们从树叶沙沙响,树枝点头感觉到了。风来了,我们有什么感觉 (学生:“微风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5.你最喜欢哪一小节描写的风,美美地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汇报:
(1)我喜欢第一小节的风
①读一读有关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想象:风儿在和树叶说什么悄悄话呀
②多讨人喜欢的风娃娃呀,小树叶喜欢它,我们也都喜欢它。谁来把自己的体会通过读体现出来 生读,互相评价。
(2)我喜欢第二小节的风
①生读第二小节,你们觉得读得怎么样 你给他提什么建议 树枝在微微点头,怎样才能读好
②你们现在变成了这片树林,风儿轻轻吹来,师边用手势做出风的动作边叙述:呼呼,风来了。小朋友身体摆动。问:你们现在该怎么做 又有什么感受 (理解风大了些)。若生答不出,师引导:风娃娃跟刚才比,有什么不一样 分男女同学比赛读这一节,男同学读时女同学表演,然后交换角色。
6.小朋友,你们和风娃娃玩得开心吗 那让我们开开心心地读一读全诗吧!
7.还想再玩一次吗 我们站起来,边做动作,边来背一背这首诗吧!
四、拓展训练
咦!风娃娃又跑哪儿去了 这次,想找它可没那么容易了。不过,它告诉我几个找它的办法。(课件出示)。
1.如果你喜欢写,就拿出手中的笔写出我藏在哪里
2.如果你喜欢画,就拿起笔,画出我藏在哪里 (画在书后2题中)。
3.如果你喜欢读,就读一读《风》这首古诗,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
五、汇报收获:
四人小组互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互相评价各自的表现。
板书:
风
听 树叶 沙沙
看 树枝 点头 风来了
教学反思:
在《风》一课的教学中,我感到自己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充分利用了课文这一载体作为教学的发散点,把学习的范围向更深更广的范围拓展。最后一个环节的拓展训练中,孩子们变成了小诗人、小画家、朗诵家,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并且,直到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后来,我又让孩子们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描写“风”的诗歌,或者搜集“风”的图片资料、知识简介,并把它筛选、归类,举办一个交流会,把学生带进了关于“风”的知识海洋,实现了教学的自主性和拓展性。
学生成果展示:
自编的小诗《风》:
你没见过风,
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云儿纷纷让路,
那是风儿在跑步。
你没见过风,
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小树轻轻招手,
那是风儿在和它打招呼。
你没见过风,
我也没见过风。
你瞧头发飘起来了,
那是风儿在帮我们梳辫子。
你没见过风,
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身上的衣裙飘起来了,
那是风儿在拥抱我们。
你没见过风,
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风车在轻快地转动着,
那是风儿在和我们做游戏呢。
你没见过风,
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国旗轻轻飘动,
那是风儿来参加我们的升旗仪式了。
你没见过风,
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湖面泛起了波纹,
那是风儿在画画了。
你没见过风,
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雨丝斜着飞落下来,
那是风儿在跳舞。
你没见过风,
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风筝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那是风儿在散步。
你没见过风,
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书页自己在翻动,
那是风儿在读书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