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31 21:4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李清照词两首教学目的 了解婉约的词作及闺怨的题材;
感受李词的风格及家国的情怀。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易安居士文集》《漱玉词》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 李清照的词创意出奇,工于造语,长于白描。创制了雅而不涩、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人评清照词:“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旷世才女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少历繁华
中经丧乱
晚境凄凉 少历繁华涩涩的苦
甜甜的愁
淡淡的相思
悠悠的情
美美的梦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期,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内容:闺情(离愁)
词风:清丽明快南渡前南渡后醉花阴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  一、走进录音棚
要求:
1、读准字音、 句读。
2、结合注释, 疏通大意,注意关键词语含义初读感知醉花阴李清照永昼:
瑞脑:
金兽: 纱橱: 东篱:
暗香: 销魂:字词积累 漫长的白天。一种香料,俗称冰片。兽形的铜香炉。纱帐。泛指采菊之地。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形容极度忧愁、悲伤。词意梳理 薄雾弥漫,浓云笼罩,心有愁思感觉白天太漫长,瑞脑在铜兽香炉中早已烧尽。又到重阳佳节了,洁白的瓷枕,轻薄的纱帐,独自一人,半夜秋凉刚刚透入。 独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莫说不忧愁,秋风卷起珠帘,闺中人比菊花更显清瘦。声声慢李清照字词积累戚戚:
乍暖还寒:
将息:
憔悴损:
怎生得黑:
次第:悲愁、哀伤的样子。时暖时寒。调养,保养。枯萎,凋零殆尽。怎样捱到天黑。光景,状况。词意梳理 四下里张望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独处家中若有所失东寻西觅,凄凉惨痛悲戚,痛彻肺腑,天气忽热忽冷让人难以养息。害怕孤独喝下几杯薄酒取暖,怎能够抵挡住临晚深秋寒意。正在伤心,抬头瞥见大雁飞过,这传信大雁实在是曾经相识。 满地是衰败零落的黄色菊花,眼下饱经忧患哪朵可供采摘?独自守着寒窗怎样捱到天黑?捱到黄昏却偏偏下起绵绵细雨,雨珠点点滴滴洒落梧桐叶上,这般光景一个愁字怎能说尽!愁
精读 鉴赏作者是如何来表达“愁”的?二、飞入想象谷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可以从哪些方面鉴赏诗词?
1、抓意象,想象画面,鉴赏意境;
2、从炼字炼句的角度,抓重点字句鉴赏词的语言美;
3、鉴赏表现方式。203.10.7.
温故知新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永昼”指漫长的白天,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 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203.10.7. 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 的情境。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206.10.14.   
醉花阴离别相思苦声声慢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悲颠沛之苦痛 愁 声声慢李清照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品读提示直接抒情的句子: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环 境 感 受若有所失寂寞冷清凄苦无告感情基调:哀婉凄凉间接抒情: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雨 梧桐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等。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结论:酒是“愁”的象征风怎敌他晚来风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结论:秋风渲染愁情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结论:过雁象征离愁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雨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三、畅游智慧泉 两首词中“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二者“愁”的程度有何不同呢?能力提升一,比较《声声慢》《醉花阴》的不同愁情:二,背诵全词。三,谈谈婉约词和豪放词在写景抒情方面各有什么特色?作业:作业
四.请同学们下去后自行收集词人写“愁”的词句,进一步体会其词中浓郁的愁绪。
五.完成《新课标学案》上相应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