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解
题
伯牙绝弦:绝,断绝。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
“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翻译课文
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翻译课文。大家两人一组互相翻译给对方听,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向老师求教。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善于,擅长。
“鼓”,弹。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太好了。“峨峨”,高。“兮”,啊。“若”,好像。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说:“太好了!简直就像高大的泰山啊!”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洋洋”,广大。
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所念”,所想到的。“得”,懂得。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谓”,觉得。“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破琴”,把琴摔碎。
“复”,再,重新。
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了。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谓”,觉得。“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破琴”,把琴摔碎。
“复”,再,重新。
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了。
绝:断绝。
鼓:弹。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峨峨:高。
哉:语气词,相当于“啊”。
洋洋:广大。
理解“善”字。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说:“太好了!简直就像高大的泰山啊!”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了。
反复朗读,思考问题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生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但他因为钟子期的死而“绝弦”了,你怎样看待他的举动?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钟子期死了,伯牙再也没有了知音,再也没有人能真正欣赏自己的音乐,理解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决定“绝弦”。同时他的举动也是对知音的悼念。
“世再无知音”
伯牙绝弦,那是绝了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这真是一曲肝肠断,天涯无处觅知音啊!
补充资料袋的资料,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拓展阅读:丛书7第二页《俞伯牙坟头摔琴谢知音》
(1)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体会。
(2)你能想象当时俞伯牙在钟子期坟前的情景吗?
高山流水深相知
伯牙绝弦祭知音25伯牙绝弦
精读引领课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解释,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丛书2—5页:《俞伯牙坟头摔琴谢知音》
1.抓关键词想象文言文描绘的画面。2.学习联想的表达方法。
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
谁来读读课题?真好,最难读得一个字读准了(指“弦”)。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绝弦”是什么意思 (S答),那么“伯牙绝弦”呢?(S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快速地把本文读一遍,努力把它读正确!二、纵情吟诵识知音:抓重点词语,联系课文注释,了解文意.1、结合注释,读懂故事。2、小组汇报朗读,说大意。3、重点体会四个“善”字。三、高山流水明知音:(1)我们能从课文哪些句子中形象地感受到伯牙善鼓琴,而钟子期又真的善听呢?Ppt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指导学生读好这两句。你仿佛看见了什么?(2)请你想象,假如你就是伯牙,一直以来都没有人能真正听懂你的琴声,你的内心充满了无边的寂寞与孤独。可是在这里,无论你弹什么,无论你寄托着怎样的志向和情怀,钟子期都能“善哉、善哉”地“必得之”时,你是怎样的心情?你又会有怎样的感慨想对子期说呢?拿出课前发下的练习纸,请你顺着“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接着往下写。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善哉,______________
若
_________________伯牙鼓琴,志在______,善哉,______________
若
_________________7、配乐高山流水的音乐,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读出来,组成一组排比句。伯牙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技艺高超,被人尊为“琴仙”。他曾给王宫大臣弹过,他们说太静,只顾饮酒作乐;他曾给商贾僧侣弹过,他们说太躁,只顾匆匆行路;他曾给村妇小儿弹过,他们说太吵,只顾做事玩乐。唯有子期知其心啊!第一组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第二组读: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第三组读: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风!”第四组读:志在杨柳,钟子期曰:“善哉,依依兮若杨柳!”第五组读:志在炊烟,钟子期曰:“善哉,袅袅兮若炊烟!”齐读: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四、.破琴绝弦祭知音: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让我们仿佛看到伯牙和子期是何等幸福,何等默契!何等的和谐!从此,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T:传说这一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让伯牙和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结为生死之交,他们相约明年此时此刻还在这里相会,可世事难料,子期不幸染病身亡,第二年的此时,当伯牙乘坐一叶扁舟如期赴会,伯牙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默默,流水无语,天地之间也为伯牙的痛失知音而黯然失色啊!(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从此还有人能知我之志吗?(擦去板书:志)
还有人能知我之念吗?(擦去板书:念)
还有人能知我之心吗?(擦去板书:心)
子期已逝,知音不再,知音难觅啊!(擦去板书:知音)一起读!
伯牙绝弦,那是绝了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这真是一曲肝肠断,天涯无处觅知音啊!五、千古传唱怀知音:补充资料袋的资料,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六、拓展阅读:《俞伯牙坟头摔琴谢知音》(1)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体会。(2)你能想象当时俞伯牙在钟子期坟前的情景吗?七、小结全文。生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师用对联结束全文的教学:上联:高山流水深相知下联:伯牙绝弦祭知音板书设计:伯牙绝弦识
知音会
知音敬
知音诵
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