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月光曲(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31 16:01:39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月光曲
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贝多芬名言:
1770年,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昂的音乐家庭。这位音乐界的奇才留给后人的是无比的尊敬和怀念;那些永远流传在人间的作品,更是人类音乐史上千古不灭的瑰宝。
贝多芬简介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6课,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这个美丽的传说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词语或读不懂的句子要想办法弄明白。并想一想:《月光曲》写的是什么事。
幽静:
纯熟:
陶醉:
记录:
断断续续: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偏僻、清静。
指功夫深,技能熟练。
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本指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课文指贝多芬把刚才弹奏的《月光曲》写成曲谱。
时断时续,本文指琴声不连贯。
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水清澈的样子。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
在这篇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都是谁?
问题探究:
贝多芬
皮鞋匠
盲姑娘
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
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听 为什么弹完一曲又一曲?
思考:
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听 为什么弹完一曲又一曲?
答:因为贝多芬听到茅屋里传出自己的钢琴曲,又听到穷兄妹俩的谈话后,他为他们生活在穷苦中,仍热爱音乐、追求艺术所感动,所以他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
当弹完一曲后,看到盲姑娘这么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觉得遇到了知音,所以贝多芬弹完一曲又一曲。
思考:
(1)贝多芬饱含着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为他们弹完了一首,又临时自创了一首。他践行了用音乐为穷苦人造福的理念。
(2)道理:任何艺术创作,不仅需要天赋和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博爱的心,一种丰富的人文情感,只有这样,艺术才会有鲜活的生命。
请同学一边快速默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联想的句子。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读了这些句子,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同学们闭上眼睛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大家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试一试你能看到怎样的图画。
如此美好的乐曲,贝多芬是在怎样的心境和激情中创造出来的呢?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第2-7自然段,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 贝多芬 先生吧?”从盲姑娘的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你是贝多芬,听了姑娘的琴声和他们的对话你会有什么感受?你还会为他们做些什么?
《月光曲》这一经典绝唱醉倒了兄妹俩,我们知道,艺术家都是用自己创作的作品来抒发内心感受的,在这里贝多芬的《月光曲》难道是凭空想象吗?
穷兄妹俩醉了,久久沉醉在动人的乐曲中,而贝多芬更是万分激动,飞奔回客店,连夜把这首曲子记了下来,由此成就了这首世界名曲——《月光曲》,那么对于这段传奇的故事和这首世界名曲,究竟该谁来谢谁呢?
贝多芬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一生还创作了许多优美的钢琴曲,课后,同学们可以再找一首贝多芬的曲子或你喜欢的其他曲子听一听,边听边像你刚才这样展开自己的想象,然后把你想到的景象写下来,与大家共同交流。也可以查找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将这位音乐家的故事记下来,再次感受他们高尚品格和音乐才能。
贝多芬能够做到对劳动人民这么深厚的爱,既因为他的高尚的情感,又源于他的苦难的经历,让我们继续深入了解贝多芬。
阅读主题学习丛书《贝多芬与第九交响曲》、《与耳聋搏斗》,感受它的伟大。读完说说你的感受。你又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贝多芬?
作业:
搜集贝多芬的名言,摘抄在笔记本上。26月光曲
精读引领课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重点语。 2、背诵课文的8、9、10三个自然段。 3、理清课文线索,抓住贝多芬的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在读写结合训练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5、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丛书:58页《贝多芬与第九交响乐
》64页《与耳聋搏斗》
体会贝多芬对音乐的执着和坚强的意志。
一、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月光曲》。二、创设情景激真情   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画像和他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随后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介绍贝多芬的生平。三、庖丁解牛显真情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关于《月光曲》的创作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你们想了解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6课,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这个美丽的传说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词语或读不懂的句子要想办法弄明白。并想一想:《月光曲》写的是什么事。
同学们刚才认真地读了课文,这几个词语能理解、会写吗?那么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质疑问难,以学定教思考:(1)、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听?(2)、为什么贝多芬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自由读,汇报 3.相机板书,提炼问题 4.直奔重点,体会意境(1)请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画出联想的句子。交流,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生读                                      
师引导板书:
月光升起
微波粼粼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2)交流,读了这些句子,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播放音乐,师感情朗读描写穷兄妹俩联想的句子)同学们闭上眼睛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试一试你能看到怎样的图画。(生再读想象)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涌过来。她仿佛也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真美啊,一曲音乐能产生如此美的意境,这就是本文的最大特点根据看到的、听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产生的联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文章内容更具体、更丰富,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贝多芬对穷苦大众的爱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这也是他创作的力量源泉。四、紧扣“三不”悟真情  
如此美好的乐曲,贝多芬是在怎样的心境和激情中创造出来的呢?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第2-7自然段,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1.不期而听动真情
假如你是贝多芬,听了姑娘的琴声和他们的对话你会有什么感受?你还会为他们做些什么?(师板书:不请而进感动)
2.不请而进遇知音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 贝多芬 先生吧?”从盲姑娘的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3.不答而弹醉知音 《月光曲》这一经典绝唱醉倒了兄妹俩,我们知道,艺术家都是用自己创作的作品来抒发内心感受的,在这里贝多芬的《月光曲》难道是凭空想象吗? 五、谁谢谁来辩真情  
穷兄妹俩醉了,久久沉醉在动人的乐曲中,而贝多芬更是万分激动,飞奔回客店,连夜把这首曲子记了下来,由此成就了这首世界名曲——《月光曲》,那么对于这段传奇的故事和这首世界名曲,究竟该谁来谢谁呢?六、读写结合抒真情   贝多芬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一生还创作了许多优美的钢琴曲,课后,同学们可以再找一首贝多芬的曲子或你喜欢的其他曲子听一听,边听边像你刚才这样展开自己的想象,然后把你想到的景象写下来,与大家共同交流。也可以查找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将这位音乐家的故事记下来,再次感受他们高尚品格和音乐才能。七、拓展阅读:贝多芬能够做到对劳动人民这么深厚的爱,既因为他的高尚的情感,又源于他的苦难的经历,让我们继续深入了解贝多芬。阅读主题学习丛书《贝多芬与第九交响曲》、《与耳聋搏斗》,感受它的伟大。读完说说你的感受。八、作业:搜集贝多芬的名言,摘抄在笔记本上。板书设计
10
月光曲
触动——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感动——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激动——月亮照耀
波涛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