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爱科学
学科学
课题
课型
教学目标
整合内容
基本教学流程
教学随记
爱科学学科学
预习指导课第1课时
以单元导语为线索,把握单元主题,明确单元目标。自学单元生字词,整体感知教材,阅读4篇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单元课文主要内容,并能提出疑问及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习“抓重点词句”结合目标,给课题质疑“的阅读方法。
本单元课文
21《太阳》
22《月球之谜》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4《果园机器人》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体现高新技术的视频,师问:“同学们,
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2)过渡引入第六单元导语。
①学生默读导读内容,画出单元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
②
指名说出单元学习任务
③
师生共同概括单元的学习目标
2.
明确要求,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2)同伴质疑、解疑。(主要针对读不准的字和难度的句子。)
(3)同桌练读欣赏。
3.合作交流,点拨引导
(1)指名朗读难读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教师做以指导。
A: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B:月球离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401公里。科学家们用来发射飞船的三级运载火箭,有110米高,起飞时的重量是3200吨。
C:我恋恋不舍地下了网,愣愣地看着爸爸妈妈,心思还在那种奇的网络世界里呢!
D.
它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地装进纸箱,然后运到指定的地方。
(2)出示重点段落,指名朗读。(重点针对学生的熟练程度及感情进行评价,熟练程度可做详细评价;感情方面由于初读,不做过多的指导,可在精讲时再深层次指导。)
A.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没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B.
在地球上,阳光是从头顶上照下来的,可这里的上空是黑洞洞的,月球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宇航员的周围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的世界。
C.
爸爸告诉我:“它就像一个遍布全球的巨大蜘蛛网,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家庭连接到一起。在互联网里,可以查阅信息,便捷地了解周围的世界;可以用自己的电子信箱和全世界的小朋友建立联系;还可以参加网络上购物、拍卖等各种活动。有了网络,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五洲四海的人们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D.科学家正在研究这样的机器人,它们只要“吃”树上掉下的水果就可以干活。这种机器人的肚子里,如果装了特殊的电池,就可以把吃进去的水果变成糖,再把糖变成电。在收获的季节里,这些机器人只要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就能不停地工作。
4.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交流读书感受。
A.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B.同桌交流练说。
C.全班展示(学生展示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要过于苛刻,只要孩子能说出心中所想,哪怕一点点感受,也要鼓励孩子,给孩子以自信,让孩子在课堂上从“敢说”到慢慢的“会说”)
(2)继续阅读主题丛书上的相关课文,感受科技对我们生活的改变。
整合识字写字
预习指导课第2课时
1.单元整体识记“我会认”的生字。
2.单元整体落实“我会写”的生字
1.谈话导入,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相互检查课文后面的生字注音、标序、组词。
(2)相互弥补不足之处。
2.学习生字
(1)出示本单元的42个生字:
(2)分类型指导学习: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
(3)识字教学流程:
以左右结构生字为例:
①看一看屏幕上的这五个字,哪个字最容易写错?哪里最容易出错?谁来提醒大家。
(抵、殖)
②哪个字的读音最容易出错?
(稼、预)
③
指导书写:左右结构
④给生字组词?
⑤说出形近字有哪些并组词?
⑥依照上面流程逐一学习生字。
(4)学习词语
①可以指名读、男女赛读、集体读词语等形式。
②识记易错的字。
(5)字词回句,巩固认读。
出示句子朗读。字词回文。(6)听写本课重点字词。
21太阳
精读引领课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说明事物的方法。
主题丛书
《宇宙里有什么》
或者读本
《太阳的光和热》激发探索兴趣,体会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说明事物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大屏幕出示)引出课题(出示),板书课题。检查生字的认读,(出示圣自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读第1~3自然段,看看太阳有哪些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远、大、热)(出示)
(2)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的。(小组合作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
A.太阳离我们有多远你们知道吗?谁能来说说?(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并把数字用醒目的颜色标出来。使学生感受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太阳的特点。)(板书:列数字)
数字最有说服力,通过这3个数字你能感受到什么?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体会太阳离我们的遥远呢?指名朗读。
B.那么太阳有多大呢?谁来读一下。指名读。课文中用哪个数字告诉了我们太阳的大小的呢?你来想象一下,130万个地球那该多大呀。(课件出示图片)
小结:文中用了拿太阳的大小和地球的大小比较,这样我们就可以比照着地球的大小想象出太阳的大小。这种方法就是作比较。(板书:作比较)
C.太阳有多热呢,你又发现了哪些数字呢?想象一下,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那有多热呀!让学生动手算出太阳的中心温度是一千八百万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我们接触到时是什么感觉?你来想象一下太阳中心的温度,我们碰到会怎么样?(板书:列数字)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多媒体展示问题)让学生用圈点勾画法读课文的第4~7自然段,说说太阳和我们人类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呢?
2.(多媒体展示)阅读完后让学生试着用上下面的词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太阳与我们的关系。
出示A.有了太阳……B.如果没有太阳……就……,因为……
3.阅读,讨论后学生回答,进行以上句式说话训练。
4.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对太阳的赞美之情
5.那么太阳与自然关系怎样呢?
结合学生发言板书:与人类的关系:动植物的生长
人类生活
自然气候
人类健康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结合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2.引导学生归纳:没有太阳就没有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就没有自然气候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自然也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那么请珍惜太阳所赐予我们的一切吧!
3.指导有感情朗读。练习读出对太阳的赞美之情。
2.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1)体会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说明事物的方法。
(2)阅读课本附录中《妙不可言的位置》一文,说说自己的感受或收获。
3.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1)关于太阳,你还有些什么问题想知道呢?
(2)拓展延伸阅读《主题读本3》125页《宇宙里有什么》了解更多的关于宇宙的知识。读后谈谈自己的收获。
4.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用本文学习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日常用品或自然事物。
22月球之谜
精读引领课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和课文提到的有关月球的未解之谜。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3.理解“奇异”“遐想”等词语,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主题丛书
《我多大了》《变换多彩的地球》
或者读本
《飞蝶之谜》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1.检查预习,以学定教
(1)谈话导入,初读感受奇异。过渡语: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配乐欣赏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
不仅是你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对这颗神秘的星球都充满了美好的遐想,人们会遐想些什么呢?和我们想的一样吗?齐读第一段。
A.引入:千万年来,这些美好的遐想促使人们不断地探索月球的奥秘。1969年7月20日这一天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了月球,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座“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向月球出发,准备好了吗?(视频录像)
B.看后说说自己的感想。(结合资料袋说说自己的所知的内容)
C.引出学习第2段,感受景色奇异。
(2)研读探究月球的未解之谜。
过渡语: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宇航员们对此感到十分好奇,他们把月球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作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这些实验又让我们对月球产生了新的疑问。你们想了解科学家做的什么实验吗?
2.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1)课件出示自主学习提示:自己小声读一读3、4、5、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结果怎样?用填表格的形式完成。内容难以让人理解地方谜之一谜之二谜之三
默读3——6自然段。全班交流所填内容。
(2)学习第七自然段,进行资料交流。
(3)引导学习,就有关资料提出问题的方法。
同学们相互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教师点评引导。
总结:科学小品文特点:科学性、生动性、通俗性。
总结写作方法:描述式、谈话式
3.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小结全文,延伸阅读《我多大了》、《变换多彩的地球》,谈谈感想、收获。
(1)读课文《我多大了》,边默读边思考,完成表格。名称生活的地方年龄
小组交流,并汇报。
(2)根据表格内容及收集的资料练习说话。世界上的物质和生物是那样有趣、奇特。
(从生存时间、生活地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3)师生小结:
4.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积累描写月亮的诗句
(2)交流学习收获,激发探究科学的兴趣。推荐阅读:《鲶鱼救活沙丁鱼》、《死海不死》、《蛇为什么蜕皮》等文章。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4果园机器人
略读整合课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读懂课文的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2.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及探索科学的欲望。
课本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4《果园机器人》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
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1.略读感知,提取信息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A.导语:同学们,你们上过网吗?上网都做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谈)过渡语:是啊,这些高科技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大家都在享受着它们带来的方便与好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3课《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和24
课《果园机器人》,感受一下科技成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齐读课题。B.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2.小组互动,解疑释惑
(1)品读《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这篇课文,思考:网络神奇在哪儿?
画出有关的句子小组交流。
(2)默读《果园机器人》这篇课文,思考:A、课文从哪几方面写了机器人聪明能干?B、你还知道机器人能干些什么呢?小组内交流讨论。汇报3.聚焦重点,品读提高
(1)播放视频观看有关电脑网络在各个层面的运用,然后再联系实际说说电脑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的方便。
生讨论交流汇报。师过渡:同学们,这就是信息社会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电脑网络将会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更大的帮助。
(2)放飞想象的翅膀,想想将来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他有哪些本领,和同学交流交流,再画一画或写一写,看谁的想象既奇特又合理。
生交流展示
4.回扣主题,适时训练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所知道的电脑网络知识。作业超市:
(1)进入网站,搜集关于现代科技的文章,亲身感受宽带网带来的神奇。
(2)主题语文读本135页《逃离地球》、138页《居里夫人辨车痕》。
自主阅读
拓展阅读课
充分自主阅读,可以选自己喜欢的篇目阅读。简单交流读书感受。
主题丛书
“走近科学”单元
1.紧扣议题,推荐文章
走进科学世界,激趣导入:
请你打开书,自由阅读主题丛书“走近科学”部分,解开更多未知的谜团,探究更多的奥秘吧!
2.借助读单,群文阅读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篇目充分阅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借助读书单进行自主阅读,完成读书单中的相关问题,初步感知“群文”。
3.互动交流,分享收获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借助读书单的要求自主交流,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在班内进行汇报交流,畅谈读书收获。
4.归纳提升,延伸阅读
这节课,通过主题丛书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科技世界的奥秘,你有哪些收获?
自主阅读
拓展阅读课
1.通过科学名人故事,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乐于搜集相关的科学知识。
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形成科技创新的意识。
主题丛书
《居里夫人辨车痕》《点石成金》《贝尔!我听见了!我听见了!》《车祸引出的发明》《纸祖蔡伦的故事》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1.紧扣议题,推荐文章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语文主题丛书》第三册第五组文章“走近科学”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居里夫人辨车痕》、《点石成金》、《贝尔!我听见了!我听见了!》、《车祸引出的发明》、《纸祖蔡伦的故事》等文章,去了解科学家的故事。
2.借助读单,群文阅读
学生自由读《居里夫人辨车痕》、《点石成金》、《“贝尔,我听见了!听见了!”》、《车祸引出的发明》、《纸祖蔡伦的故事》,并选择自己喜欢的科学家故事进行精读。
出示读书单,思考:
(1)居里夫人从不同的车痕中明白了什么?
(2)莫瓦桑是如何“点石成金”的?找到相关句子;
(3)电话是谁发明的?想一想,为什么要用“贝尔,我听见了!听见了!”做题目?
(4)看到悲惨的车祸,维什廷豪斯想到了些什么?车祸引出了什么发明?
(5)是什么让蔡伦有了造纸的想法?他又是怎么造纸的?找到相关句子读一读。
3.互动交流,分享收获
拿出读书单,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书体会,要注意听清要求,组长做好分工,一人发言时,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1)读了文章,你知道了些什么?
(2)同桌交流练说。
(3)全班展示。(学生展示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要过于苛刻,只要孩子能说出心中所想,哪怕一点点感受,也要鼓励孩子,给孩子以自信,让孩子在课堂上从“敢说”到慢慢的“会说”)
4.归纳提升,延伸阅读
(1)交流读书收获?说说自己心中的奇思妙想吗?
(2)推荐同学们阅读《十万个为什么》
习作
表达训练课
1.
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
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想象既奇特又尽量合理。
1.创设情境,激活储备
(1)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A.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B.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是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2)明确习作要求。
A.
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B.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C.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2.方法引领,突破难点
(1)展开想象确定选材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要有科学依据,力争做到合理而有创意。
(2)思考: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准备写哪些内容?(提示:可以是自动调节温度的衣服,可以是行走如飞的鞋,可以是能移动的房子,也可以是马路机器人……可以说它的样子,也可以说它的奇特本领……. 把你准备介绍的事物描述给同学听。)
(3)根据小组内和个人交流的内容,明确写作的方法。
3.放胆试写,自主修改
(1)围绕要求,自己完成习作。
(2)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4.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1)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2)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3)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4)誊写作文,注意格式,字迹工整。
单元整理复习
综合达标课
1.
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本单元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2.
识记本单元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1.单元回顾,激发欲望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3)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4)教师引导小结:
这六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
(5)拓展练习:交流课外了解到的多音字。
(二)读读认认
(1)读一读这儿的儿歌,注意带有拼音的字,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常用的调料和味道。
(3)这八个字扩词。
(4)说出另外的跟调料和味道有关的字。
2.全员参与,共享历程
(1)导入:
看见蜜蜂跳什么舞,知道蜜源大致在哪儿,看到不同的花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农谚就揭示了如何预测明日天气,下面就让我们去读一读吧。
(2)自由读这5句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
(3)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5)师生对读,齐读。
(6)进行背诵比赛。
宽带网
1.科学技术真神奇,可以让人在暗无天日的海底世界探索,可以克隆一模一样的一个人……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跟同学交流交流,并说出你资料的来源。
2.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激励: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探索,掌握丰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就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3.梳理总结,反馈提高
(1)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天气方面的资料。
(2)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