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 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02 08:1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世界是大家的
课题
课型
教学目标
整合内容
基本教学流程
教学随记
世界是大家的
预习指导课
第1课时
1.以单元导语为线索,整体感知教材,阅读4篇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小组自学单元生字词。理解词语。认真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3.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初步感受,世界人民之间纯真的感情。
课文
25《太阳是大家的》
26《一面五星红旗》
27《卖木雕的少年》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自读导语,明确本单元学习主题。(1)生默读导读内容,画出单元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
(2)指名说出单元学习任务。
(3)通过单元导读语,你知道了什么?(4)师生共同概括单元的学习目标。
2.明确要求,自主学习(1)教师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在自读基础上提出不认识的生字、不会读的句子或不懂的问题。(3)同桌练读欣赏。3.全班交流,点拨指导(1)学习字词,扫清障碍。①小组学习、汇报识字情况。②积累词语。a圈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多读几遍。b同桌互相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的可以查字典或放到文中的句子当中来理解。教师可以重点出示几个句子,以帮助学生来理解难理解的词语。c.资料交流。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相关的资料。课前老师请大家查找和本单元有关的资料,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想介绍哪课就介绍哪课。③写字:小组交流本单元难写的字,说说写时需要注意什么,交流识记的好方法。(2)指名朗读难读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教师做以指导。(3)出示重点段落,指名朗读。(重点针对学生的熟练程度及感情进行评价,熟练程度可做详细评价;感情方面由于初读,不做过多的指导,可在精讲时再深层次指导。)(4)自主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5)小组合作: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及收获,组长带领组员把大家的收获进行整理归纳。(6)练习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①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②学生汇报、集体交流。③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7)你对哪课最感兴趣?为什么?4.总结提升,拓展延伸(1)交流读书感受。(2)继续阅读主题丛书上的相关课文。
整合识字写字
预习指导课
第2课时
1.单元整体识记“我会认”的生字。
2.单元整体落实“我会写”的生字
 
1.谈话导入,检查预习情况(1)同桌相互检查课文后面的生字注音、标序、组词。(2)相互弥补不足之处。2.学习生字(1)出示本单元
“摊、拇、掏”“构、栩、标”“恳、憾”“彤、陪、凝、驮、释、豫、”等四组30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小组自主学习认读。(2)课件出示生词,检查认读。
①指名读,强调“彤”的读音。②齐读。③教师引导,学生抢读。④男女生比赛读。(3)交流识字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怎么认识并记住这些生字的,老师汇总识字方法,指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4)分类型指导学习: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等。3.识字教学流程:以左右结构生字为例:①看屏幕上的这五个字,哪个字最容易写错?哪里最容易出错?谁来提醒大家。
(彤、辨等)②哪个字的读音最容易出错?
(奈、栩等)③指导书写。④出示形近字有哪些并组词止(

郎(

直(

企(

廊(

置(
)丁(

代(

力(
)厅(

贷(

虏(
)分(

由(
)岔(

届(
)(4)学习词语①指名读词语。②识记易错的字。男女赛读词语、集体读词语。4.字词回文,巩固认读。
25太阳是大家

精读引领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世界儿童的团结友爱。引导学生体会太阳是大家的,世界是大家的,世界人民要和睦相处。
3.理解文中省略号的作用
主题丛书
《太阳吟》
《我是蓝天上飞翔的白鸽》
或者读本
《儿童和平条约》
《太阳,你好》各种形式的朗读、想象,理解诗歌内容。
1.检查预习,以学定教(1)揭题导入,猜谜语。有位公公面孔红,天不亮来就上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板书:太阳)世界上有多少人需要太阳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歌——《太阳是大家的》。(板书:“是大家的”
)(2)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3)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4)检查学生的课文朗读情况。(5)交流不明白的问题,结合学生的问题引导整合,明确本课主要问题。2.精读点拨,随文得法(1)学习第一节①自由读第一节诗,边读诗边想象,用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学生谈感受到了什么?②太阳让白云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变化?理解“红彤彤”的意思。(特别强调“彤”的读音:“彤”字本音读第二声,在ABB式词组中变成第一声)③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读出太阳落山时那美丽神奇的画面。④指名朗读并进行评议,读出变化之快,变化之奇以及景色之美。⑤教师小结:多奇妙呀,太阳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一转眼就给白云穿上了一身绚丽的衣裙。(2)学习第二节①读读第二小节,想想太阳一天中究竟做了多少好事?边读书边动笔在书上做标记。②交流:太阳一天中究竟做了多少好事?③这么多好事中,哪件事最让你喜欢,最让你激动?④省略号说明什么?⑤学生说太阳还会为谁做好事?尝试做小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也像诗人一样用凝练的语言,学着课文那样写一写太阳做的好事。交流: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太阳到底属于谁?用一个词来概括。(3)学习三四小节①学生读诗歌,思考:太阳落山后去哪了?
②对照世界地图,说说另外的国家,有可能是哪些国家呢?③学生思考:如果别的国家的小朋友都来了,你想和他们说什么?(4)教师小结:太阳是大家的。世界各地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大家共同拥有一个太阳,都是朋友,我们应该团结互助。(5)学生尝试背诵课文。3.拓展阅读,学法迁移总结方法,阅读主题丛书《我是蓝天上飞翔的白鸽》(1)自由读诗歌,思考:白鸽代表了什么?(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4.巩固延伸,学以致用(1)课下读主题丛书《太阳吟》。(2)学习诗歌的写法,写一首现代诗。推荐阅读:课外读本《友谊与和平》《太阳,你好》
26一面五星红

精读引领课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面包店的老板态度的变化。
2.了解作者运用外在的动作和表情,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手法。
3.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和想象,体会“我”对国旗的尊敬与热爱。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主题丛书
《我一定要为祖国效力》
《中国人》
学习作者运用动作和神态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手法。
1.检查预习,以学定教(1)检查字词。(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中国留学生在(
)的情况下,请求外国老板(
)。这位老板要求(
),最后中国留学生(
)。2.精读点拨,随文得法(1)整体阅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五星红旗的句子,看看课文有几处写到“五星红旗”?

将学生找到的关于红旗的句子在课件上显现。随机正音。②引导学生概括第一处标题:手举五星红旗③再读句子,照样子列出其他标题:脖系五星红旗 
拒换五星红旗 
花拥五星红旗
(2)在四处描写国旗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部分?为什么?①自由地朗读4-11小节。想: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我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意?②交流,让孩子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③朗读指导。●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国旗。●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 “我身无分文,只好脱下新买的大衣。老板接过去看了看,耸了耸鼻子,还给了我。”●“他见我醒来,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3)老板前后的态度为什么会截然不同呢?(他被感动了。)被什么感动了?被“我”感动。被“我”不用国旗换面包所感动,被“我”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精神所打动。(4)齐读最后一段。(5)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表达人物内心的?总结:动作、神态。3.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1)总结写作方法学习主题丛书课文《我一定要为祖国效力》《中国人》。(2)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4.巩固延伸,学以致用读《叙利亚的卖水人》,学习作者运用外在的动作和神态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手法。推荐阅读:《张骞与丝绸之路》《郑和远航》
27卖木雕的少年
精读引领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理解“名不虚传”、“游人如织”等词语;积累词语。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初步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主题丛书
《给阿希蕾的一封信》《德国美女,西藏盲童的“眼睛”》
或者读本
《心愿》从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1.检查预习,以学定教(1)交流搜集的有关非洲的文字及图片资料。①让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进行展示和介绍。②老师出示找到的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③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揭题,板书课题。
④读课题,学生质疑课题。(2)通过单元导读课和整体识写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出示部分词语,抽查读、齐读。(3)带着疑问读课文,读准词语,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教师提示:“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但是
(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后来非洲少年
(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2.精读点拨,随文得法(1)找到描写瀑布和木雕的句子,分别用“—”和“﹏﹏”划出来,并读一读。(2)出示第9自然段:“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3)品读“我”的遗憾:①仔细读读课文的1—6自然段,拿出笔来找找划划,说说为什么“我”会那么遗憾,从哪些词句里看出来了。②填空,理解“我”遗憾的原因: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其中象墩(构思新奇
),大象雕得(
栩栩如生
),我一看就(
爱不释手
)。但是因为象墩(沉甸甸)的
,我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只得放弃购买的念头,因此很(遗憾)。(4)品读少年的遗憾:①自由读读7—15自然段,用笔划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体会少年遗憾什么?②集体交流。③交流资料:学生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课件补充中非友谊资料,感受中非的友谊。④配乐朗读,再一次感受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5)训练写话:铁路上的火车已经启程了。作者将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告别这个友好、善良的异国朋友,朋友送朋友,你觉得作者“我”想对卖木雕的少年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这位少年,你会对这位夫人,这位中国朋友说些什么呢?写下来吧。3.拓展阅读,学法迁移(1)总结方法拓展延伸学习主题丛书中的两篇文章。《给阿希蕾的一封信》《德国美女,西藏盲童的“眼睛”》。(2)学生自读两篇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心理。(3)交流画出的语句,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4.巩固延伸,学以致用(1)片段写作:感动的一幕①生活中一定有着令你感动的事情,选择最令你感动的一幕写一写,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②学生自由练写。③学生交流自己的习作。④教师评价。(2)推荐阅读:《心愿》《我和乌丽娜》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略读整合课
1.理解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2.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
主题丛书
《感动世界的“中国火焰”》、《我的维和故事》、
《郑和远航》学习作者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1.略读感知,提取信息(1)上节课,老师请同学们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把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3)这支队伍成立于2002年初,是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而组建的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由地震专家、工程兵部队、医务人员组成,共200多人。他们配备了一流的设备,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训练。主要针对国际上由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以及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进行援救。
2003年2月,救援队首次参加我国新疆巴楚等地的地震抢险救援,出色完成任务。中国国际救援队于2003年5月赴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地震灾害抢险救援行动,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下面一起来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出色表现吧。2.小组互动,释疑解惑(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一读,简要写出读书收获,把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读书收获,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向他人请教。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总结收获,如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法等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4)课件播放在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请你们也来称赞称赞我们的国际救援队,把你的赞誉之词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后诵读。3.聚焦重点,品读提高(1)结合重点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①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学生品析并板书速度快;感情朗读。②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出示救援队抢险救灾的画面,让学生想象:还有的队员在干什么?工作认真→对救援工作认真、尽责的态度,赢得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称赞。他们称赞道:(齐读课题)③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④5月24日,中国救援队得到消息:有个儿童下落不明,可能仍被埋在废墟里,希望能够协助救援。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责范围,但为了抢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派出部分队员前往救援。(2)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请你们也来称赞称赞我们的国际救援队,把你的赞誉之词写在黑板上。4.回扣主题,适时训练(1)讲述故事,我心目中的英雄。①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听到或读到的英雄故事。②小组内交流。③全班交流。(2)推荐阅读:《和平鸽》《给美国孩子上课》
自主阅读
拓展阅读课
1.阅读主题丛书剩下的课文。
2.体会单元主题:爱在人间
主题丛书
爱在人间1--4单元剩下的部分文章。多种表达方法诠释爱在人间。
1.紧扣议题,推荐文章激趣导入:同学们都是会读书的孩子,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自己读书思考,有些问题你读着读着就豁然开朗;有些需要我们一起探讨。(1)出示主题丛书《爱在人间》剩下的部分文章。(2)选自己喜欢的篇目充分阅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批注。(3)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2、借助读单,群文阅读按照《自主学习单》的要求,自主交流,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并试着作简单的批注。
3.互动交流,分享收获(1)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2)小组内交流,然后找学生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加以体会,并在平时阅读中,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3)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4.归纳提升,延伸阅读(1)交流自己读书收获。(2)研读课文,体会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3)归纳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的方法。
自主阅读
拓展阅读课
1.明白“亲仁善邻”的道理。
2.运用本单元的学习方法阅读故事,明白爱可以超越国界的道理。
主题丛书
“亲仁善邻”单元
《感动世界的“中国火焰”》
《我的维和故事》
《超越国界的爱》多种表达方法诠释爱在人间。
1.紧扣议题,推荐文章(1)导入新课,明确任务(2)根据《预习单》,阅读丛书“亲仁善邻”单元《感动世界的“中国火焰”》、《我的维和故事》、《超越国界的爱》。(3)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2.借助读单,群文阅读(1)自由阅读这三篇文章,选择最喜欢的一篇精读,大体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3)摘抄文中感人的语句。3.互动交流,分享收获
(1)学生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说说那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2)在初步勾画,感受的基础上,熟悉重点段落,谈感受升华感情。
①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感情?②还有什么什么不懂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3)练习讲述这个故事。(4)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熟记,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并结合上下文,理解比较难的词语。4.归纳提升,延伸阅读(1)精美语句摘抄。(2)阅读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好情谊的故事。(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扩展延伸,继续阅读课外读本本单元文章。(4)推荐阅读:《苦儿流浪记》
习作
表达训练课
1.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
2.在有层次的训练中,让口语交际的内容、自身的语言和思维都有所提升。初步建立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1.创设情境,激活储备(1)同学们,这次习作就是一次自由习作,大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现在请大家读读习作提示,看看给你什么启示。(2)明确习作要求 本次习作向大家提出四点要求: ①动笔前,先认真思考,明确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②把自己想说的内容表达得具体、清楚。③注意不写错别字。 ④构思完成后拟题作文,完稿后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方法引领,突破难点(1)闭上眼睛,像放电影一样把生活中经历的事、看到的景物、周围接触的人、各种瑰丽的想象播放一遍,注意想想哪个留下的印象最深,最想写什么。 (2)指名说一说。(3)范文引路。(4)小组交流 。①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最想写什么?初步打算怎样写?如何把它写具体?互相帮助提提建议。
②全班交流,说说写什么,打算怎样写,互相启发,鼓励其他同学,想他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的内容。③“习作提示”中有一条要求:把内容写具体,如何写具体呢?把刚才定格放大的画面在脑子里慢放重现,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仔细。写事情的要仔细看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前因后果;写景物的,要理清顺序;写人物的,要想想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他(她)? 3.放胆试写,自主修改(1)试写初稿。(2)回扣习作要求,修改自己的初稿。4.赏评习作,完善提高(1)、引导互评。 与你的好朋友或者同桌互换习作,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开心点评 ①重点点评可供借鉴和修改的地方,指导修改。②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3)誊抄作文。
单元整理复习
综合达标课
1.让尽量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基础知识。
2.最大限度地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最大限度地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单元回顾,激发欲望(1)课件或小黑板出示词语。
(2)自读词语,同桌互帮互学。
(3)多种形式展示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
(4)读了这些词语,你发现了这些花朵的秘密了吗?说说你的发现,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发现AABC式的词语特点,教师板书。
(6)思考:像这样的词语还有那些呢?2.全员参与,共享历程。(1)我们读了不少的古诗,很多古诗的内容是反映纯真的友情、浓浓的乡情和永恒的亲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2)各自轻声读书上提供的诗句,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大声自由读。(4)组内合作品味这些诗句的意思,并且试着读出感情。(5)指名再读诗句,师生评议。(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7)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诗句。如,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句,反映送别的诗句等。(8)趣味语文故事引入:有一对夫妇,丈夫嗜烟成癖,妻子屡劝丈夫戒烟,总不见效。一天,妻子灵机一动,吟了一副叠字联劝他:“根根支支抽抽扔扔张张人民币;丝丝缕缕吸吸吐吐口口尼古丁。”丈夫听到这副对联,沉思良久,发誓戒烟。他拟了一副拆字联自勉:“信是人言,本与取信于人,必然言而有信;烟乃火因,常见抽烟起火,应该因此戒烟。”故事中的那位妻子以叠字联进一句忠言,丈夫以拆字联立一句誓言。这一个忠言、一个誓言,可谓妙趣横生。说到“言”还有很多有趣的不同的说法。(出示主题──说“言”)①猜一猜: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名人说过的话叫──?精炼著名的话叫──?宣誓所说的话叫──?临走写下的话叫──?②读一读。a.自主轻声读课本中的内容。b.指名读。③想一想,类似的话,你还能说出一些来吗?如毕业之际,送给同学的话叫“赠言”。a.小组说。b.全班交流。④课后积累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有趣的话题,收集在成长记录袋里。3.梳理总结,反馈提高出示一篇与本组课文主题、写法相关的阅读短文,要求学生能够从关键句子发现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其好处。4.推荐阅读:《最适合中国孩子阅读的智慧故事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