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政治:经济:思想:1.颁布“推恩令”
削弱诸侯国势力
2.设立刺史制度
3.确立察举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中央集权,
维护了国家统一,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把盐铁铸币权收回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平抑物价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第13课 东汉的兴亡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光武中兴1、西汉后期政局——西汉灭亡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东汉建立背景:
1.西汉后期,政权腐败
2.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
3.社会动荡,农民起义,
王莽政权被推翻西汉灭亡的时间:公元9年时间:都城:建立者:2、东汉的建立 一、光武中兴公元25年洛阳 刘秀
(汉光武帝)3、汉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措施 一、光武中兴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4、光武中兴 一、光武中兴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讨论: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行之有效政策的长期坚持,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等等。 议一议: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算一算,这些东汉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9.5岁平均寿命是:24岁皇权衰弱、朝政混乱、东汉的衰败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表现: 外戚宦官交替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社会混乱,人民遭殃。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
曲如钩,反封候。”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这是一首汉末童谣,大意是说,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不免沦落天涯,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谄佞奸徒,趋炎附势,反倒封侯拜相,极尽荣华。 反映当时的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 三、黄巾起义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大批贫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繁。 三、黄巾起义领导人:184年创立组织:张角太平道时间:黄巾起义的意义:沉重的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黄巾起义口号:“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起义者头绑黄巾,被称为“黄巾”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后汉书.皇埔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想一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大批贫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繁。东汉的兴亡东汉的建立东汉的衰败建立:措施:结果:公元25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1.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2.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太平道1.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通过哪种方式建立汉朝政权的( )
A.农民起义
B.世袭继承
C.谋权纂位
D.联盟征战A2.史称公元25年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结合所学历史和地理知识,想一想这么称呼的原因应该是( )
A.因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
B.因刘秀起兵于东方
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D.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D3.“光武中兴”与下列哪个皇帝有直接关系(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光武帝
D.汉明帝C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