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文具的家》(课件+教案+练习+分析+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15《文具的家》(课件+教案+练习+分析+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31 22:14:51

文档简介

《文具的家》课堂评价单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第一关
我会读
具次丢哪新每







小组互评
我能读正确

第二关
我会写
同位互评
占格准确
☆书写美观
☆书写姿势正确

第三关
我会选

①贝贝
②妈妈
课文写的是(
)和(
)之间发生的事。(
)总丢文具,(
)告诉她文具是有家的,最后(
)知道了文具的家在哪里。
自我评价
我能填正确

姓名:
包15《文具的家》课后反思
《文具的家》这篇课文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所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来教学获取到比较好的效果。因此开始开课伊始,我就放映被遗留铅笔和橡皮之间对话的微视频,引起他们的注意,让他们想知道贝贝和文具之间发生了什么的方式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教学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课文主题清晰。
整堂课教学一个问题进行贯穿:贝贝为什么老是弄丢文具?所有教学环节紧紧围绕主线索展开,一气呵成。
2.寓教于乐,并注重小组合作学习。 
从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采用游戏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快乐识字,主动探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发展其想象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如:在讲解需要认识的生字时,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抽读卡片,当同学有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让其他同学说用什么样方式记住该字,从而帮助其他同学识记。
3.注重朗读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出示插图,让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们观察贝贝和妈妈的表情,角色互换,换位思考妈妈和贝贝的情绪,从而让学生朗读妈妈和贝贝的话,并进行分角色朗读,从而深刻体会到,要爱护文具养成随时整理文具的好习惯。最后问孩子如何才能不丢文具,并举行失物招领的活动,从言到行,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从而巩固所学。
本课不足之处:
学完课文后应该让孩子畅所欲言,说一说他以前是如何整理文具的,学完了《文具的家》今后将打算怎么做?15《文具的家》教材分析
一、教材位置
《文具的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七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渗透着良好习惯养成的优秀教材。本单元围绕
“习惯”这个主题编排了《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和《小猴子下山》4篇课文。4篇课文都渗透着责任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文具的家》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文具;《一分钟》是时间意识的渗透,让学生逐步学会管理时间;《动物王国开大会》让学生明白要把重要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小猴子下山》则渗透了做事要有目标意识。本单元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故事情节充满童趣,语言明白易懂,文中丰富的插图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训练重点
本组的训练重点是:认识59个生字,会写27个字;本课要求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语言,对好对话。
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这是在延续一年级上册和本册第二单元“找出课文中的信息”要求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一步深化。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循序渐进,体现学习的层次性。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级识字、写字的学段目标中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关于阅读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要求。纵观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每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生动的文字可谓图文并茂,篇篇文章引人入胜。
三、教材特点

《文具的家》这篇课文通过妈妈与贝贝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对话,教会学生要整理保管好自己的文具。全文共六个自然段,配有两幅插图,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第一第二自然段交待故事的起因,这两个自然段都是独句成段,句子结构相似,富有节奏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第3、4、5自然段运用对话的形式,通过妈妈的教导,贝贝知道了文具也有自己的家。第六自然段写贝贝逐渐养成了整理文具的好习惯。课文叙述完整结构清晰,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在浅显的故事中。
读好对话要作为本课朗读教学中的重点,第三自然段出现了疑问句“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这是妈妈对贝贝说的话,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中妈妈的神态,并结合课文的具体情境读出带有吃惊,责备的语气感受妈妈当时的心情。第四自然段中,妈妈说的话也可借助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读出妈妈耐心教育贝贝的语气。(共20张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15
文具的家
15
文具的家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不通顺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读一读,认一认


diū
文具
一次
丢下
xīn
měi

xiē
新的
每天
她们
这些

jiǎn
chá
suǒ
píng
仔细
检查
所有
平安
哪里

l
哪里

l














“包”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贝贝
妈妈
课文写的是(
)和(
)之间发生的事。(
)总丢文具,(
)告诉她文具是有家的,最后(
)知道了文具的家在哪里。





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
只用了一次
只擦了一回
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


……一……就……
妈妈说:“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
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
妈妈说:“贝贝,你有一个家,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家。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
平平安安
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
文具盒
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要仔细检查,铅笔呀,橡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了。
每天
仔细检查
所有
回家


怎样做才能不丢东西呢?
失物招领。义务教育教科书
一年级
下册
15《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阶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文具的家》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文字活泼,富有童趣,并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本课教学设计意在从学生兴趣出发,通过小视频的方式导入,并进行小组合作识字训练,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感受人物的情感。教学中创设趣味的学习环境,用“开火车读词”和“同位抽读生字卡片”的游戏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在课文阅读方面将以“朗读”训练为主,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生字、会读对话、了解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趣味。借助顺口溜总结整理物品的方法,通过“文具认领会”鼓励学生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学习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知识的积累以及生活经验,认识“具、丢、哪、新、每、她
、些、仔、检、查、所
、平、次,13个生字和斤字旁1个偏旁。
2.会写文、次、找、平、办、让、包7个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好“包”,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包”是半包围结构,书写规则先外后内,“包”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的舒展些。。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对话。
4、初步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包”字的书写规则;观察插图,联系生活,体会心情,读好对话。
2.体会心情,读好对话。
【评价方案】
1.
通过同桌认读生字的方式,评价目标1。(见评价单第一题)
2.通过同桌两人从姿势正确、端正整洁、占格准确、部件紧凑四方面互相检查,评价目标2。(见评价单第二题)
3.通过补充句子的方式,关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评价目标3。(见评价单第三题)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出课题。
1.师:放学后,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仔细听,是谁在说话?(播放视频)
2.导学:这两个小家伙的主人叫贝贝,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贝贝给丢掉了呢?文具们多伤心啊,想不想知道贝贝和文具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事?(生:想)
3.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文具的家》。(板书课题:15文具的家)
齐读课题。
提示:具的中间有三个横。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视频形式导入,为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将学生熟悉的文字和图片相联系,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二、初识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
(1) 师:学习课文之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下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顺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两遍。
2、教师课件出示新词:
文具、一次、丢失、哪里、新的、每天、平安、她们、这些、仔细、检查、所有。
小老师领读。
讲“哪里”的变调。
小组开火车的游戏。(用卡片的方式出示词语开小火车。)
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这么棒,文具们都忍不住来夸赞大家了。(表扬同学们)
教师课件出示生字:
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
同位两人用生字卡片检查要认识的生字。(见评价单第一题)
交流识字方法。(加一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字方法: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生字“她”,女加也就是我们要认识的生字她。换一换的识字方法:我用换一换的方式记住生字“次”,把吹的口字旁换成冫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次。)
“新”的斤字旁是本节课要认识的新的偏旁。
(3)齐读。
(4)“包”字的演变。(包,甲骨文(胎膜)(人),像胎膜里有个小人儿。金文像胎膜里的胎儿。有的金文将胎儿“巳”写成“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胎膜形象写成“勹”。造字本义:裹着胎儿的胞衣。

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低年级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的特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通过小老师领读、学生自由读、轮流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语境中学字。
三、写字指导
1.教师课件出示“包”
,要求会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最多3人)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注意占格位置。(竖弯钩的起笔要对准撇的尾部。)
包:书写顺序先内后外;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的舒展些。
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评价单2)
4.展评。(要有对比,再修改,体现提高过程)
设计意图:抓住写字的指导重点,有的放矢,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看图读文,联系生活实际,懂得要爱惜文具。
1、师: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啊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同学们拿出评价单,完成评价单第三题。(对照答案)
贝贝总爱丢文具,文中有两个自然段
就说了这件事
。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一二自然段。(先指名读)师:我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贝贝弄丢了什么文具?(铅笔和橡皮)
板书:把铅笔和橡皮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思考:贝贝为什么每天弄丢文具?(贝贝不爱惜文具,不会保管自己的文具。)
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她的粗心。(指名1人,齐读。)
2、练习句式:一......就......
师:正因为贝贝不爱惜自己的文具,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她整天把铅笔和橡皮给弄丢了,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一下第三自然段,看看贝贝在弄丢文具之后是如何做的呢?
出示句子:(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和橡皮。)(指名1人,齐读。)
一.....就......
联系生活进行说话练习。师:谁能用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就......来说一个句子。(例:我一回到家,就......;
上课铃一响,我们就......)
3、对于贝贝的粗心行为,贝贝的妈妈又是什么反应呢,我们结合课文插图来观察一下?
(1)出示插图,让孩子们观察妈妈的表情。
师:听到贝贝又要新的铅笔橡皮,妈妈是什么样的表情呢?(睁着大大的眼睛,嘴巴张得大大的)
如果你是贝贝的妈妈,你会怎么想?让孩子换位思考。
课件出示句子: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
(读出妈妈吃惊、责备的语气)(指名读、齐读。)
(2)观察贝贝的表情。
师:受到责备的贝贝,又是什么表情呢?(眼睛挣得大大的,皱着眉毛、托着手,很无奈的样子。)
(3)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心里在想什么呢?
预设:生1:我确实不知道啊!
生2:我该怎么回答啊?
4、多天真可爱的孩子啊,假如你是贝贝,能不能读出她的感受呢?(委屈)(指名读、齐读。)
同位分角色朗读贝贝和妈妈的话。
计意图:借助插图,结合生活情境,了解词语意思,同时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爱惜文具的教育。
5、对于天天丢失文具的贝贝,她的妈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妈妈面带微笑、抚摸贝贝、眼神很温柔)
(1)出示插图,从妈妈眼神、动作抚摸、微笑来体会妈妈对贝贝的耐心教育。
(2)出示第5自然段的内容,指名读。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平平安安”的词义。(没有发生任何危险回到家。)
(4)齐读。
7、在妈妈的耐心教育下,贝
( http: / / www.21cnjy.com )贝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并找到了文具的家,请同学们齐读一下第五自然段,看看文具的家到底在哪?——文具盒。(板书:把家贴上)
8、给文具找到家的贝贝从此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自由地朗读一下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贝贝有什么变化?(爱护文具)(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问:从哪可以看出贝贝对文具的爱护?(每天、仔细检查、所有、回家)
让学生体会贝贝的变化,指导朗读:那你能带着贝贝对文具的爱护把这段话读一下吗?(指名读,再齐读。)
四、拓展延伸 评价鼓励
1.讨论:怎样才能不丢文具呢?
(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要进行整理。
2、开展失物招领的活动。
师:我们班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有很多无家可归的文具,她们已经离开自己的家很久了,非常想念自己的小主人,希望下课之后小主人们抓紧把她们领回家,再也不要让她们离家出走了好吗?
3.总结:如果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能够坚持每天整理自己的文具,就一定可以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就再也不会把你们的小伙伴弄丢了。板书:爱护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板书设计】
15
文具的家
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