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课件+教案+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课件+教案+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01 11:12:27

文档简介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同步练习
1.最近,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各地在2017年春季始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精神。“十四年抗战”始于(  )
A.七七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百团大战
2.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学校师生要向日本天皇及当时在位的满洲皇帝遥拜,唱国歌,背诵溥仪的诏书,且学生须学习日语,并被灌输‘日满一体’的思想。”上述情况最可能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  )
A.香港 B.重庆 C.瑞金 D.沈阳
4.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各界民众的态度是(  )
A.漠不关心
B.掀起抗日救亡运动
C.屈膝投降
D.甘当亡国奴
5.“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雪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该诗中描述的历史事件(  )
A.促使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B.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标志着全面性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D.国共谈判,签订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6.
请将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朱德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


b
报纸刊登西安变

c
武昌起义
A.acb B.bac C.cba D.cab
7.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中共七大的召开 D.三大战役的胜利
8.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爆发 D.《双十协定》的签订
9.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时,全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团结民主,和平建国
C.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强邻”是指哪一个国家?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杨虎城发动此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对这次事变的态度如何,派谁来谈判?
(4)这一事变的解决对当时的时局有何影响?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 2.B 3.B 4.B 5.B 6.D 7.B 8.B 9.D
10.
(1)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日本;
(2)停止内战,逼蒋抗日;
(3)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等;
(4)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解析】
1.
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局部侵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正好是14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九一八事变。
故选C.
本题以“十四年抗战”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九一八事变和中国的局部抗战的相关史实。
2.
据题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结合所学可知,造成歌曲《松花江上》歌中人流亡的历史事件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故选B.
本题以歌曲《松花江上》为切入点考查九一八事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3.
由题干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结合所学,1931年日军进攻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发生在1898年,全国性的抗战爆发于1937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开始于1950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
故选B.
本题以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为切入点,考查九一八事变。
本题以九一八事变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综合分析能力。日本侵占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地区,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各界民众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故选B.
本题考查华北事变后的抗日救亡运动知识点。
5.
根据“古都兵变、国共缓攻矛与盾、八年烽火山河破”等内容可以判断应是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它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两党合作共同抗日,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故选B.
本题以历史诗句为切入点,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注意准确理解材料的内容,需要准确识记西安事变爆发的时间、人物及和平解决的意义等。
6.
本题考查的是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史实。联系已学可知,朱德、毛泽东军队井冈山会师于1928年4月,两支部队事后联合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西安事变事发于1936年12月,事后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10月,标志着辛亥革命取得初步胜利。综上所述,本题正确排序是cab。故ABC不符题意,故选D。
7.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选B.
本题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掌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时间、目的和意义。
8.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选B.
本题考查西安事变。
注意识记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9.
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安事变的有关知识。根据题目图片中的信息,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抗日,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所以ABC不正确,故选D。
10.主要涉及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时间、目的、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的主张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带来的影响等问题,立足所学基础知识便可准确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
选择题
综合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激化,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对峙的单一格局被打破,中国近代历史进入新的阶段——局部抗战时期。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日军不断发动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事,导致中日矛盾最终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各个阶层都行动起来,其中北平的学生所参与的“一二·九”运动,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西安事变使国共两党由对峙到合作,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因此,本课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单元占有很重要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认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重要步骤,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了解“一二·九”运动的大致经过,认识到其对于促进,民众觉醒的重要意义。
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简要评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声像等材料,直观、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原貌。
围绕“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等问题的设置,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了解日军对东北的蓄意侵略和肆意践踏行径,认识侵略战争的罪恶。
通过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等事实,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责任感,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点】
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
西安事变为什么能和平解决。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听歌曲《松花江上》,回忆上一节课的有关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这首歌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以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的情景?这一事件发生在何时何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景?
二、新课讲授
(一)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地点:沈阳北郊附近柳条湖
策划者:日本关东军
材料一:早在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上了一道密折,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材料二:1929年经济危机使日本受到严重影响,人民生活非常贫困,一位内阁大臣公开宣称:“为缓解国内民众日益严重的压力,我们必须发动一场对外战争。”
结合材料分析日本打动这场事变是否是偶然情况。
教师提问:面对国民党的步步紧逼,当时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呢?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密电张学良
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说,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
“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蒋介石在南京国民党党员大会的讲话
结果:东三省沦陷。
但是广大的中国人并没有被日本铁蹄所征服,开始了自发的反抗,出示抗日义勇军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局部抗战的开始。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日本并没有停下侵略的脚步,而是变本加厉,不断制造一系列分离华北的活动,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抗日救亡的风暴,其中“一二·九”运动最为突出。
背景:华北事变的发生,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时间:1935年12月9日
领导者:中国共产党
地点:北平
意义:“一二·九”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地点:西安
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主张:停止内战,一直抗日
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
活动讨论:杀蒋还是放蒋?
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
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也标志这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四)本课小结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共20张PPT)
第四单元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新课导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这首歌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以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的情景?这一事件发生在何时何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景?
请同学们听歌曲《松花江上》,回忆上一节课的有关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
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
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
欢聚在一堂?
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间、地点、策划者?
一、九一八事变
材料一:早在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上了一道密折,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材料二:1929年经济危机使日本受到严重影响,人民生活非常贫困,一位内阁大臣公开宣称:“为缓解国内民众日益严重的压力,我们必须发动一场对外战争。”
结合材料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不是偶然的?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
早有预谋并经过精心策划的
东北边防司令
张学良
国民政府主席
蒋介石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密电张学良
即使勒令缴械,占入营房,均可听其自便。
——蒋介石电令东北军
1931年10月,许世英代表蒋介石声称“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土十八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让出东北。”
—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
“蒋介石说,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
“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蒋介石在南京国民党党员大会的讲话
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
东三省沦亡
国民党爱国将领马占山
嫩江桥战役
“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土地沦于异族”。
东北抗日义勇军
中共爱国将领杨靖宇
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东北沦陷
中华民族危急!!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背景:
时间:
领导者:
地点:
意义:
1935年12月9日
中国共产党
北平
“一二·九”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华北事变的发生,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东三省沦陷
华北危急
亡国灭种
“争取中华民族生存,
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
—西北文化日报
三、西安事变

“杀蒋”“放蒋”

如何处置被抓的蒋介石?
何应钦
日本


哈!哈!蒋介石呀蒋介石你也有今天。你放心吧,等你死了,委员长的宝座我替你坐着。
哼!哼!哼!我一定要挑拨中国人打内战。让他们自相残杀吧!等到他们打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中国就是我的了。
喔,上帝!如果中国被日本占领了,我们在华的利益还能有保证吗?一定要促使中国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中共?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九一八事变
东北三省沦陷
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西安事变
课堂小结
和平解决
国共第二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