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怀人类诗歌鉴赏》 课件 (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思乡怀人类诗歌鉴赏》 课件 (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01 21:5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诗 歌 鉴 赏 之
——思乡怀人专题学习目标:
1、了解思乡怀人诗歌思想内容、表现手法
2、掌握思乡怀人类诗歌的鉴赏方法
思乡怀人类诗歌?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理想,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与亲友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无时不感羁旅行役之苦;长期在边疆服役的征人也会思乡念亲;而家中的亲人、闺中之女子也常常对远在天涯的游子和戍守边疆的征人产生怀念之情。我们把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叫做思乡怀人类诗歌。回顾所学思乡怀人类诗歌 1、孟浩然《宿建德江》
2、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4、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5、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6、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
7、温庭筠《商山早行》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感情类型:
主要手法:
鉴赏方法:久宦在外,思念亡妻,真挚的爱情想象、虚实结合抓关键词 温故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感情类型:
主要手法:
鉴赏方法:闺中怀人抓意象,品手法拟人、反衬 温故1、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 山长水阔;
宦游不归; 久戍边关。
2、情感内容;(写什么?)
思亲念友的孤独: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热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天涯羁旅的愁思:羁旅之苦,独居他乡,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内心孤苦、凄凉的思乡之情。《宿建德江》
闺中思妇怀人:思妇对征人的思念,思妇盼归人的忧愁伤感之情。《闺怨》
边关征人思乡:战争之苦,抒发征人久戍边关的思乡之情。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总结思乡怀人诗相关知识
归纳3、常用的意象(如何写?)
月(今夜夜鄜州月)、夕阳、燕、雁(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宿鸟(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 杜鹃(子规)、鹧鸪(行不得也哥哥)、笛、关山、 书(鸿雁、尺素 、双鲤)、 树(杨柳、桑、梓)、旅馆等4、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如何写?)
触景伤情:一声梧叶一声秋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
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反衬)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杜鹃,梦,家信
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对写法(侧面,想象):故乡今夜思千里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5、常见表现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借(触)景(物)抒情 情景交融 渲染烘托虚实结合(因梦寄情)运用对写(侧面,想象)间接抒情: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鉴赏研讨: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鄜州,今陕西富县.当时杜甫的妻子儿女住在鄜州,杜甫在长安.关 键 词表现的情感:表现手法:作者思念家人之情和内心的孤独和惆怅。运用对写 想象
南乡子
唐·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关 键 词表现的情感:表现手法:漠漠、凄凄、落花、鹧鸪啼、远客、思乡处
浓浓的思乡情
借景抒情、渲染烘托
①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________。②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思乡之愁,或离别之恨②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营造了一个凄凉、孤寂的意境,来渲染烘托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2004全国卷Ⅲ )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1)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试牛刀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人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游子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09山东卷)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
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
谁家红袖凭江楼? 抓关键词句,领会主旨写水面平缓,水流悠长
江面空寂,暗示羁旅孤寂一写时令天气变化,
一写作者内心情感
的波动。看到红袖凭楼
情景联想家人也在
盼望自己回家,
思家之情更浓。 体验高考(1)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2006江苏卷) 鹧鸪天(元)魏初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luán团圆)夜煮茶?
???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体验高考抓题目,品手法总结高考诗歌解题方法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描摹图景,再悟情感
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方法归纳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⑴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⑵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
诗的颔联(4分)
⑴ 【参考答案】
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⑵ 【参考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愁、思乡之情。
实战演练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完成课后巩固
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