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样的天气

文档属性

名称 1 多样的天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1-03 09:0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多样的天气
学情分析:本课以学生熟悉的天气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感知和描述天气变化,从而对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天气现象瞬息万变的奇妙。
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过去和现在获得天气变化消息的方式有哪些不同。
能说出两种以上科学描述天气变化的要素。
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探究目标:
1.能用文学词语描述天气现象。
能用文学和科学术语描述天气变化。
能设计一组符号记录天气的状况。
情感目标:
1.愿意关注、收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信息。
2.
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及其原因。
愿意欣赏天气变化的美丽。
4.愿意收集各种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
重点:
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并体验科学技术发展对获得天气消息方式的影响。
难点:
用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要素来科学表示天气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多种有关天气现象的资料:录像、光盘、各种天气变化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汇报。
小结: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心情、生活、学习。
(二)学习新课:
1、活动1。
(1)谈话: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哪些词汇来描述天气?文学家常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天气?你知道哪些与天气有关的诗歌?
(2)学生思考,汇报。
(3)(出示图片)师讲解不常见的天气现象。
(4)师: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快把它画下来,配上优美的解说词,让同学们来欣赏,好吗?
(5)学生绘画,展示。
(6)教师评价,总结。
活动2: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
(1)师:什么是天气?怎样科学地描述天气?
(2)师:生活中,人们还有哪些了解天气的方法?
(3)学生汇报。
(4)师:古代人们是怎么知道天气变化的?哪些自然现象能预知天气变化大家听说过天气谚语吗?教师播放关于谚语的动画片或小课件,让学生认识谚语是什么。师引导学生思考利用这些谚语来预测天气的变化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在没有天气预报之前,人们是靠观测自然现象和物候变化来预测天气的。人们把长期以来观察天气的经验概括成一些谚语,来预测天气变化。利用谚语预测天气变化不够准确,不及时,不够科学。
(7)师:现在的人们是怎样知道天气消息的?
(8)学生讨论汇报。
(9)教师小结:现在的天气预报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报纸、广播等方式进行查询,要比谚语准确、便利、科学。
(10)师:天气情况各种各样,变化无常。用文字写起来太麻烦,你能不能设计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呢?
(11)学生设计。
(12)师:你们知道中央播放天气预报时用到的图形符号吗?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请同学们阅读科学在线。
(三)巩固练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多样的天气
古代——谚语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现代——天气预报
教学反思:
1.在教学《多样的天气》时,我注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如学生用了许多优美的词汇来描述天气,如: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斜风细雨、绵绵细雨、云雾迷蒙、白雪皑皑、雪花飘飞等词语,说明学生对天气的变化很了解,掌握的词语景也很多。其次在画你喜欢的天气或写一首小诗来描绘时,大部分学生的作品画面优美,色彩鲜艳,优秀学生还加以小诗点缀,看来学习科学课不仅要学会思考、实践操作,还需要语文、美术等各学科的相关能力。
2.在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天气谚语时,更让我感到惊喜,原以为只有个别几个人来做的事,但汇报的情况多种多样,学生的发言面很广,甚至平时不怎么爱学习的捣乱学生也找到了有关谚语的书,此刻我深深感受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还有的同学将找到的天气谚语记在小卡片上,如星星眨眼、离雨不远;鱼跳水,有大雨;早雾晴,晚雾阴;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让我也学到了一些新知识,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还会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器,增长自己见识,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