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02 17:2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找到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2.区分议论文中的“议”与记叙文中的“议”的区别,体会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3.理解文中对比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
4、学习白求恩精神
教学重点:能找到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区分议论文中的“议”与记叙文中的“议”的区别,体会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938年有一个加拿大的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投身到抗日战争的伤员救治工作中,并为此付出了生命。他叫白求恩,在他逝世后,毛泽东写了一篇文章悼念他,。今天就让我们读读这篇文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整体感知
1、时代背景:
诺尔曼 白求恩(18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牵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2.自由朗读课文
(1)学习生字:
派遣(qiǎn)
狭隘(ài)
满腔热忱(chén

拈轻怕重(niān)
以身殉职(xùn)
鄙视(bǐ)
纯粹(cuì)
漠不关心(mò)
(2)理解成语的意思: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漠不关心
见异思迁
精益求精
微不足道
(3)补充解释:
共产主义:每个共产党员的最高理想,他的所有行为、品质都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精神。
国际主义:没有国家界限,为了其他国家的革命斗争而共同反对阶级敌人的精神。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试找出每一段的重点句,用“______”划出,并用“这一节赞扬了________的精神”的句式把它表达出来。21教育网
2、作者号召大家学习的白求恩精神概括地讲是一种什么精神?请说说这种精神的具体表现?
3.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学生完后,发言交流思考结果:
1、重点句,对表现文章内容起重要作用的句子,有的就是中心句。这些句子是我们概括一段文章和一篇文章的依据。请找出各段的重点句:21·世纪
教育网
第一自然段:“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www-2-1-cnjy-com
赞扬他国际主义的精神
第二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2-1-c-n-j-y
赞扬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神。”
赞扬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神
第四自然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号召全党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2.作者号召大家学习的白求恩精神概括地讲是一种什么精神?请说说这种精神的具体表现
概括地讲是共产主义精神,具体体现在
 
第一部分: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总结全文,点明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深刻意义,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21cnjy.com
教师讲授:
本文的文体是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点就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指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分论点一:……国际主义精神
分论点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分论点三:……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3.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前三段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分别从社会政治态度、人生观、职业的角度,赋予白求恩精神深刻而丰富的内涵。21·cn·jy·com
这三个分论点是并列的,互相配合,构成白求恩精神的立体形象。
四、教师小结:
本文概括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21
cnjy
com
同学们在这一课中初步认识了议论文的文体。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生词
研讨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听写词语
2.本文的文体是_____,中心论点是______,有___个分论点。
二、本文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举例说明
1.举例论证
如第三段“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
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论证本段的分论点。
2.道理论证
第一段中引用马列主义的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这是运用论证法中的“道理论证”,论述白求恩同志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2·1·c·n·j·y
3.对比论证
朗读第二三段,看看文章如何运用对比论证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对工作
对同志对人民
对技术
白求恩
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
极端的热忱
精益求精
不少的人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见异思迁。
对比论证的好处: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有力地证明了论点。【来源:21cnj
y.co
m】
三.
议论文中的“议”与记叙文中的“议”的区别
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出处:21教育名师】
记叙文也“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版权所有:21教育】
找出文中的记叙性语句,看看议论文中的“议”与记叙文中的“议”的区别
第一段:“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可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叙议




第一层:先高度概括白求恩精神的具体表现,后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第二层:先联系“不少的人”的表现,后分析“不少的人”的实质。
第三层:先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对白求恩的评价,后号召学习他的精神。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先叙后议。先简叙白求恩对技术的钻研和医术高明,由此及彼联系两种“一班人”给以批评教育。
第四段:“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我是很悲痛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先叙后议。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然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的意义。
四、小结:
1.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夹叙夹议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当恳切,为议而叙,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
3.白求恩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感人之处在于他的无私奉献,像太阳奉献了阳光,像小草奉献了绿色,像花朵奉献了美丽……每一个感动中国的人,都用奉献去书写自己的人生之路。奉献自己吧,哪怕仅是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真诚的话语,一双还略显单薄的手……www.21-cn-jy.com
五、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国际主义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中心论点)
(分论点)
学习白求恩
共产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