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课件 (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课件 (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02 08:1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近几天,国内政治生活有一件重大事件发生了。这件事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它诞生之后,中国革命又出现了哪些崭新的面貌呢?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一、诞生条件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国际背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使中国正在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分子,不约而同地把眼光从西方转向俄国。国内背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 1920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公开出版第一个中文全译本。 在叙述无产阶级发展的最一般的阶段的时候,……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共产党宣言》(思想基础)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长辛店劳动补习所旧址2、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阶级基础)3、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组织基础)时间地点代表主要内容意义1921年7月1922年7月上海→嘉兴南湖上海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最高纲领:建设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二、诞生经过完成中国共产党创建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开天辟地焕然一新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康有为义和团团民温故知新孙中山农民、地主、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将走向何方?是继续沉沦还是开始新的探索和追求?谁能领导中国走向胜利?历史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使命。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的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选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根据上面材料,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三、早期工作 从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全国掀起了_______工人运动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_____以上。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_________________,
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第一次30万(工人运动高涨)郑州二七纪念塔观察图片,这个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林祥谦英勇就义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时间:
口号:
意义:
结果: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1923年2月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高潮被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镇压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带着这些经验教训,投入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人民大革命洪流。本课总结上海望志路106号浙江嘉兴南湖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上海:李 达、李汉俊
北京: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董必武、陈潭秋
济南:王尽美、邓恩铭
广州:陈公博、包惠僧
旅日:周佛海与会代表:13人从中共一大代表分布来看呈现什么特点?具有广泛性
和代表性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上海:李 达、李汉俊
北京: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董必武、陈潭秋
济南:王尽美、邓恩铭
广州:陈公博、包惠僧
旅日:周佛海与会代表:13人没有参加中共一大的陈独秀,为什么能当选为中央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