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合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 基础知识积累:(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横线上。(3分)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pǔ素背景的chèn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bàn并不华贵却duān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选自《论美》
2、下列句中词语释义欠妥的一项是 ( )(2分)
A、许多正直的美国科学家也无端地受到迫害。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B、曾令世人惊奇而叹为观止的故都都业已消灭。叹为观止:因不能观看而感叹。
C、因此,这个理由本身是不合伦理的。伦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D、只要你能够独具只眼……就会得到旁人没有的收获和成功。独具只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通过这次学习班的学习,我的思想认识有了提高。
B、春天的西湖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中学生是青年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
D、同学们聚精会神地注视和倾听着老师做实验。
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夸张)
B、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反问)
C、孩子们像盛开的花朵。(比喻)
D、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5、下列搭配不当的一组是( )(2分)
A、《东施效颦话语词》---王蒙---当代作家 B、《保修》---星新一—日本小说家
C、《狱中书简》--罗莎·卢森堡--美国
D、《绞刑架下的报告》--伏契克—捷克斯洛伐克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组( )(2分)
A.《细菌的启示》先详细介绍细菌的性质特征,使我们充分认识细菌,这样才能迎接细菌对人类的挑战。
B.《保修》一文一方面揭露了商业欺诈,另一方面对受骗表达出了深深的同情。
C.《东施效颦活语词》一文用具体的实例告诉我们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的演变。
D.《剃头匠》一文通过追怀当年的剃头匠表现作者对富有人情味的职业道德的呼唤。
7、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
市场上,两个商贩竞相吆喝,招揽生意。买萝卜的吆喝道:“快来买,梨样甜!”卖梨的也吆喝道:“不买白不买,萝卜样的价!”人们听了都捧腹大笑。
(1)卖梨小贩的话的意思是: 。
(2)卖萝卜小贩的话的意思是: 。
8、仿句: 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句子: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3分)
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__________ ____ ___
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9、名句积累,可以提高文学素养下面的空缺的句子请你补充完整。(10分)
①但是一会儿天暗了, , ,
。
②传统礼貌称谓中称对方的父亲为 ,称对方的母亲为 ,称对方的女儿为 ,称对方的指教为 。
③我们常用谚语“ , ”劝勉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3题。(16分)
赌
①一个暴君,一个哲人。他们同时生活在一座城市里。
②暴君指着哲人的鼻子吼道:“你,必须从内心臣服于我!否则,我杀你!”哲人笑笑,不说话。暴君突然笑了:“不会让你这么痛快地死的!”哲人笑笑,不说话。
③这时上帝来了。暴君臣服于地;哲人谦卑地躬下腰。上帝说:“孩子们,不要太吵闹。”他指着暴君说:“你一吵闹,我就痛苦难忍。”他又指着哲人说:“你一思考,我就想笑。”然后,上帝建议他们一同穿过沙漠,不带任何补给。谁活着出来,谁就是王者。暴君骂骂咧咧地上路了。他很自信,多年的厮杀、搏斗生涯使他藐视沙漠。而哲人依然笑眯眯的,不见任何异样。
④开始的两天,暴君一鼓作气,遥遥领先。他计算过:骑骆驼穿越沙漠需要6天,而他加把劲,估计5天足矣。哲人并不知道他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死了,他就去见上帝;如果活着,他就去云游四方。因此,哲人安步当车,只是偶尔考虑一下前进的方向。
⑤第三天,哲人远远看见沙漠上有个小黑点。渐渐走近,发现是暴君。那时暴君又热又累又饿,不堪重负,脱得只剩一条裤衩,坐在沙丘上。看见哲人,他傲慢地站起身,拍拍屁股,与哲人一块前进。哲人一直不说话,世界很静,只听见脚踩沙子的沙沙声。暴君终于忍不住了:“你,不渴吗?”哲人笑笑。暴君又问:“你,不饿吗?”哲人笑笑。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恼怒地叫道:“你,不感到寂寞,不感到无聊吗?”哲人笑笑。又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说:“若有剑,我会立刻杀你!”
⑥第四天,两人都有些垮了,走得很艰难。暴君一路咕咕哝哝,像是与哲人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哲人脸上也不再有往日的笑容,但沉默依旧。沙漠越来越静了。
⑦第五天,暴君远远落后了,他的精神已处于半失常状态,胡言乱语着。静默的沙漠对于他就像刀山火海一般沸腾、喧嚣。哲人也极端疲惫,难以支撑,但他依然移动脚步,没有停歇,像宇宙一样空旷、自由。
⑧第六天,暴君在癫狂中迷失方向,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他。而哲人也快不行了,常常虚弱得栽倒,但方向感还在,他爬啊爬啊……
⑨早晨的阳光很好,露水也很滋润。哲人睁开眼,看见不远处有个村庄。
10.小说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暴君和哲人的形象。请概括两人的性格特点。(4分)
暴君:
哲人:
11.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暴君穿越沙漠的心理过程,请用三个词或短语将这一过程概述完整。(6分)
一鼓作气 、 、 、 、癫狂失常
12.试分析标题“赌”的含义。(3分)
13.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结合实际谈谈。(3分)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12分)
梁思成的故事
对梁思成这样的人却不然。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
我很欣赏一位英国建筑历史学家关于“建筑”的议论。在他看来,当一个穴居人为了更舒服在洞口挂上几张皮子的时候,或当牧民用根柱子支起兽皮搭帐篷的时候,“建筑”并没有开始。只有当人类将自己与他的建筑视为一体和引以自豪时,并且比单纯的需要更进一步——他开始关心他的建筑外观之时,“建筑”才真正开始。这位建筑历史学家甚至认为,在建筑史中,应该排除那些仅仅是“房子”的房子,并且明确在“房子”与“建筑”之间必须有区别。
“‘建筑’是一种艺术,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类或建造者的表现。”这位英国学者说。
梁思成恰恰在这方面拥有了建筑的灵魂。他以做学问起步,从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等等专业常识,走进了包容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这样,他对建筑历史的描述,已不能仅仅视为单一的学问。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价值,因为他把它们和创造它们的人的精神视为一体。
1、文章中,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筑的灵魂”,结合所选文字,请你谈谈这个“建筑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3分)
。
2、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大拆大建,许多文化古迹顷刻间荡然无存,请你结合课文,谈谈这种“建筑灵魂”是否还适宜于二十一世纪?(3分)
。
3、请从表现方式的角度,评析以下这段文字。
“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3分)
。
4、选文第二段明确了“房子”与“建筑”之间的区别,那么,你认为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3分)
。(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共12分)
谁让太阳变懒了?
①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变得越来越“朦胧”。
②人造卫星传回地球的照片表明,大气污染已经使“革命圣地”延安从卫星“太空之眼”中消失了。
③科学家们的另一个警告更令人心惊: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日照时间平均每天减少了一个小时,太阳越来越“不喜欢”地球,与地球“约会”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④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内部不断进行着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的热核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线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还使地球每年获得了60亿亿千瓦小时的太阳能。
⑤现在,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每年可以“生产”2亿亿吨碳水化合物,虽然日照的减少不至于使人类灭绝,但恶性循环却让人类呼吸到的新鲜空气越来越少,甚至已有科学家提出今后人们将戴上面罩出门。
⑥日照时间减少,后患无穷。不仅人类习以为常的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的感觉不复存在,利用太阳能建造的太阳能温室、太阳灶、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空间发电站……也会因此缩短有效工作时间,从而加剧地球的能源危机。由于地球上的天气情况主要取决于太阳的辐射,日照时间的减少,将使到达地球磁场的太阳能辐射和带电粒子流产生变化,从而引起气压和气温的变化。
⑦阳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能增进人类的新陈代谢,有扩张皮肤、肌肉,杀死皮肤表面细菌,增强人类皮肤防范功能的功效。日照时间的减少,势必缩短人类皮肤的有效日晒时间,造成人类皮肤的免疫力下降、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的诱发机因增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⑧由此看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和大气层不再受到污染已经是刻不容缓。为了我们的未来,请爱护我们的环境!
1、通读全文后,请指出“让太阳变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答: 。
2、“太阳变懒”其实指的是“日照时间减少”,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日照时间减少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后患。(答出4点)(4分)
答:
。
3.第③段画线句子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请说说它在说明文中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分)
答: 。
4、第⑤自然段中“但恶性循环却让人类呼吸到的新鲜空气越来越少”,请你利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分)
答: 。
5、本文的结尾段采用的是何种表达方式,它的作用是什么? (2分)
答: 。
三、写作(50分)
27、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
台湾女作家三毛说:“人想有益于社会,必须把自己塑造成器,想成器,就必须有那么点精神。”请以“人要有那么点精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自拟题目;(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书写要认真,字数不少于600字;
(4)要写出真情实感。
文题二:
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多么精彩!请以\'生活因____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友谊、诚实、歌声等),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八年级语文 (第 1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