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鄂教版2.7《听潮》课件(3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上鄂教版2.7《听潮》课件(3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02 22:08:2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39张PPT。鲁
彦听潮题解:
《听潮》,潮,即潮水,
潮汐,早为潮,晚为汐。所谓“潮”,是专指早晨的海水涨落;晚上的海水涨落,则称为“汐”。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海洋水面发生着周期性的涨落现象。潮水涨落,一天四次,涨潮时一般为6个小时。
听潮,即观赏海潮涨落的壮观与神奇,听其音,视其貌,悟其美。学习目标1、学习三幅海景图,领略大海的美。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从不同方面、
用不同方法描写景物的手法。
3、把握阅读写景文章的一般方法。
4、体会文章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特
点,理解作者溺爱大海、歌颂大海的情怀。我爱大海,人生就像大海!
鲁彦一、文学常识:
1、文章作者是 ,即 ,
原名 ,
现代 。
2、原题 。
3、节选自 。 鲁彦王鲁彦作家《听潮的故事》《驴子和骡子》王衡窗棂 ( ) 汩汩( )
深黯 ( ) 铙钹( )
云汀 ( ) 罅隙( )
芳醇 ( ) 拨剌( )
慵懒 ( ) 溺爱( )
língàntīngchúnyōng nì laxiànáogǔ检测:给划横线的字注音暮烟:傍晚的水汽。
酣梦:酣畅的睡梦,熟睡。
壁垒:古时军营的围墙,泛指防御工事,现在多用来比喻对立事物和界限。
危楼:高楼。 快速: 慢速: 中速: 场面;
心情; 话语;
态度。 场面; 的性格; 心情;
话语; 态度;一般的说明、交代、过渡。性格;紧张、危急的豪放、泼辣的激动、惊慌的争辩、呼救的鄙视、抨击的平静、严肃的和蔼、沉着安慰、沉痛的细说、细问的劝阻、犹豫的抒情、警句、歇后语的出现。朗读技巧按顺序朗读:
1—4 5—7 8—12 13—14 15—19 20—22
朗读技巧:
快速:紧张、危急的场面;豪放、泼辣的性格;激动、惊慌的心情;争辩、呼救的话语;鄙视、抨击的态度。
慢速:平静、严肃的场面;和蔼、沉着的性格;安慰、沉痛的心情;细说、细问的话语;劝阻、犹豫的态度;抒情、警句、歇后语的出现。
中速:一般的说明、交代、过渡。
全文应用一种怎样的基调去朗读?
用一种平稳、舒缓的近乎“内心独白”的方式全神投入地基调去读。涨潮部分应用昂扬急速的调子去读。 朗读指导第一部分:叙述的语调
第二部分:抒情的语调,速度由慢到快,再稍慢稍平缓。
5-12段:注意“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语调应舒缓,表达出静静入睡的感觉。
13-17段:涨潮,注意用声音来塑造形象。有前奏、发展、高潮、尾声,声音应由低到高,自轻而重,节奏从缓慢到急促。速度要快,但要有层次,即较快,快,很快。情绪由欢快到炽热。
18-20段:感慨、赞美的语调。
第三部分:要有余音袅袅的情味。补充:
1、本文原题为“听潮的故事”,全文前半部分写听潮,后半部分写听潮引起的故事。后半部分写和尚趋炎附势,对外国资本家逢迎,对普通中国人歧视。“我”的住房被两个外国人看中,和尚便逼我们搬走。“我”故意穿起军装来,吓得和尚慌忙改变了态度,表现了当时的世态炎凉。
课文节选的前半部分。
2、写作背景:
鲁彦,北伐战争爆发后,他向往革命,多次计划南下,1928年,他到南京国民政府国际宣传科任职,对于蒋介石的种种倒行逆施,他十分不满,如实向世界报道,触怒 了国民党政府,被撤了职,他正是带着这种由于时势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寻常的心情听潮的,作家面对澎湃的大海,耳为所感,心为所动,海潮与心潮并起……第一部分(1 — 4 )
点出听潮的时间、地点和潮来时的概况。

第二部分( 5 -- 21)
描写 观赏海潮 时的情景,对大
海尽情赞美讴歌。

第三部分( 22 )
直抒胸臆,表达作者 喜欢大海、溺爱海潮 的感情。 默读1—4自然段,在初步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低声朗读一遍,按以下要求认真自学,8分钟后看谁能准确回答问题,相信你们一定能出色完成任务的!1.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什么?写听潮的时间、地点、环境及潮来的状况。 第4自然段总写海潮来时的景观。请扣住词语,看作者从哪些感官写潮,又写了潮的哪些方面? 示例:“听见……音响” ——听觉 声音
看见……似的 ——视觉 画面
闻到……咸味 ——嗅觉 味道
粘在…… 身上 ——触觉 感觉句中用“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对海浪冲击岩石而溅起的飞沫作连比,写出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轻纱般的柔美。用“冲”、“粘”、“润湿”三个动词形象地写出潮来时的动作,准确得体。 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 要求学生感受课文,所谓“听”是怎么听的。问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确实是“听潮”而不是“观潮”? 明确:文章以房中听潮开始,以房中听潮结尾,时间是在晚上。通篇大部分笔墨用文字塑造声音的形象,故而日:“听潮。”题目“听潮”新颖醒目、有诗意,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海怒图海醒图海睡图前提测评1、作者听潮的环境如何?由此产生了怎样的心情?

2、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海景图?在书上标出层次,并给每幅图画取一个名字。尽够欣幸 自学指导一
读6—12段,看谁能在5分钟内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海睡图写出了大海落潮时的什么特点?
2、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这个特点的?
3、举例说明作者对海睡图的描写主要运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
4、“我们”是怎样“走上了那银光的路”的?此时作
者对大海的感受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5、作者写海为什么还要写“大小的岛”、“星星”
和“我们”? 看谁读得好!抓紧时间呀!海?睡?图海浪
动态?轻吻?银鳞般??声音温柔宁
静?海面
月光轻松
喜悦
沉醉比喻
拟人
颤动以动写静烘托2、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这个特点的?
3、举例说明作者对海睡图的描写主要运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4、“我们”是怎样“走上了那银光的路”的?此时作者对大海的感受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作者写海为什么还要写“大小的岛”、“星星” 和“我们”? 热爱向往追求美好未来阅读写景的文章一般从那几方面入手?阅读写景的文章一般从哪几方面入手?1、文章写了什么景物?
2、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
3、文中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4、写景用了什么方法?
5、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海浪
动态?轻吻?鱼鳞般??声音温柔宁
静?海面
月光轻松
喜悦
沉醉比喻
拟人
颤动以动写静烘托 热爱海 睡 图???海?醒?图??掀、喘、打、伸 抹、踢、推、咬? ?银龙样??凶猛有力 海?怒?图 冲击、拨剌、扑消失了战鼓声……
千军万马混战
响雷般???雄壮热烈 吞没、 ?泼溅? 动态?声音海面
月光?“像……奏鸣”???汩汩?????(激动兴奋)(激昂奋进)情感特点 本文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来描写海潮的声音、情态与性格。
①拟人:作者在写潮涨潮落时,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海睡熟了”“惊醒了海的酣梦”“海终于愤怒了”,把海的不同情态写得非常鲜明、生动,同时增加了文章的感彩。又如描写海潮的声音,“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等等。
②比喻:首先用多种比喻来描摹同一事物。如:“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 其次,用多种比喻描摹一件事物的几种状态。如:“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蜜语那样芳醇;甜美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比喻海浪声音渐渐不闻,直至杳然无迹。)
③排比:在描绘波峰迭起,浊浪排空,震耳欲聋的涛声时,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排比,如“声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这种交响的声音,增强了语势,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千军万马的疆场。 作者认为凶猛的潮“是伟大的乐章,
海的美就在这里”这反映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渴望战斗的生活这是伟大的乐章
摇篮曲奏鸣曲交响乐我爱大海,人生就像大海!
鲁彦 作者为什么把大海比喻成“伟大的乐章”?
1928年,鲁彦到南京国民政府宣传从事世界语翻译工作,对于蒋介石的种种倒行逆施,十分不满,他将“蔡公时惨案”一事如实地向世界作了报道,被撤了职。1929年夏来到上海,这年,他和夫人到浙江普陀山度暑假。鲁彦正是带着由于时势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寻常的心情来到这里的,面对着澎湃的海潮,耳为所感,心为所动,海潮与心潮并起发出了震撼心灵的最强音:“这样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反映了作者渴望战斗以及对幸福生活、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在惊涛骇浪面前,胆小懦弱的人会感到恐惧,勇敢坚强的人却感到愉悦,并认为这是一种享受。我们的人生道路有时平坦宽阔,有时坎坷曲折,应该怎样对待呢? 我爱大海,人生就像大海! “斗争就是幸福。”—马克思 在惊涛骇浪面前,胆小懦弱的人会感到恐惧,勇敢坚强的人却感到愉悦,并认为这是一种享受。我们的人生道路有时平坦宽阔,有时坎坷曲折,应该怎样对待呢?要向鲁彦学习,记住马克思的名言:“斗争就是幸福。”
睡醒怒
伟大的乐章一(1--4)概况二(5-21)具体描写:三( 22 )直抒溺爱
大海之情海?睡?图海浪
动态?海面
月光?鱼鳞般??声音???海?醒?图??? ?银龙样?海?怒?图消失了一来一去, 一样的美 ??? 情景交融掀、喘、打、伸 抹、踢、推、咬 冲击、拨剌、扑吞没、 ?泼溅? 轻吻颤动喜欢 溺爱 面对海浪汹涌、潮声大作的海,“我”和“妻”的感受一样吗?①妻子由欢喜到害怕,侧面衬托大海涨潮的情景与落潮大不—样,气势凶猛;反衬我对大海的喜爱。②借对话表达了“我”的思想感情和对人生的追求。(妻子爱的是幽静、和平、愉悦的海景,而“我”认为愤怒的海才是美的海。因为我是位追求进步的作家,他的心随海潮起伏,充满了对战斗的渴望。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当你不理解海的时候,你畏惧它;一旦了解它,你就会爱上它。) 本文描述了作者与妻子在海边“佛国”听潮的一段经历。通过描写大海的变化,海潮涨落的情景,讴歌了大海的雄壮美和它的伟大力量。文章借景抒情,作者通过表达潮涨潮落“一样的美”的见解,表明了对大海富于变化的理解,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通过“怕什么,这是伟大的乐章”,“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的言表,鲜明的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伟大力量的歌颂。这就表明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启发人们要热爱生活,要勇于在生活的海洋中迎潮,弄潮。总结本文的中心:海醒图海睡图海怒图情景交融欣 幸激动、兴奋 妻怕,我喜欢海,溺爱着海景情借景抒情检 测
一、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 )
2、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
抹着眼睛。 ( )
3、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
是情人的蜜语那样甜美;( )
二、判断正误 ( )
1、 这篇课文描述了作者与妻子在海边佛国听潮的一段经历。
2、通过描写海潮涨落的情景,讴歌了大海雄壮的美和温柔的美,
3、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战斗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
的追求与向往。
4、通过描写海潮涨落的情景,讴歌了大海雄壮的美和伟大的力量。拟人拟人、排比比喻4海睡图俯视:平视:远视:仰视: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地吻着岩石,像蒙胧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星星在头上眨着, 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阅读6--12,按照作者的观察角度,填出作者观察到的景象。2、对“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阔地……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 此句是虚写,形象的表现出“我们”愉悦的心里感受。
B 此句是虚写,烘托了大海令人心旷神怡 的静美。
C 此句是虚写,造成了一种诗的意境,意味无穷。
D 此句是虚写,是上文具体描写的升华,表现了大海的神奇力量。D3、根据第八节的句子填空。
“像微风拂过琴弦”和 一词照应;“像落花飘零在水上”和 一词照应。
4、这部分的中心句是( )
A 大海上一片寂静
B 海睡熟了
C 揭开了海的神秘
D 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
5、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低低地轻轻地 B 溺爱大海写景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事物发展多角度 写景方法1、正面、侧面相结合
2、实写、虚写相结合
3、人的各种感受相结合
4、详写、略写相结合
5、动、静相结合
6、多种修辞手法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