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五合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

文档属性

名称 靖远县五合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6-19 21: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合中学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积累和运用。(20分)
1 2 3 4 5 6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堆栈( ) 吞shì( ) 客棹( ) jī( )齿
擘( )画 丛莽( ) 如lǚ( )平地 乍( )暖还寒
2.为了增强广告语的表达效果,广告语往往采用修辞手法。对下列广告语使用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长城电扇,电扇长城。 ②只要你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将永远陪伴着你。
A.比喻 拟人 B.比喻 夸张 C.夸张 比喻 D.夸张 拟人
3.将下面三个短语填在句中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缓缓地、曲折地 ②从浅浅的山谷中 ③如同一道小溪
我的生命的道路, 流入“不择细流”的大海。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4.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游园不值》选自《靖逸小集》,作者叶绍翁,字嗣宗,唐代诗人。不值,是没有遇到的意思。
B.《玉楼春》选自《唐宋词选》,作者宋祁,“玉楼春”为该词的题目。
C.“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出自《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
D.《春》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是现代诗人,其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等。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B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 经过昨夜一场大雨,使空气更加清新了。
D 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了一切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6.口语交际中委婉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需要技巧的。想想看在下面的情境中符合那位女士回答的话是( )(2分)
两位男士在谈话。其中一位说,在家里妻子不让我抽烟,真难受。他边说边拿出香烟,问旁边的女士:“我抽烟妨碍您吗?”女士笑了笑,回答了一句,既不让这位先生抽烟,又说得很有礼貌,很幽默,引得两位男士都笑了。
A.嗨,你害己又害人啊? B.看,没见写着“禁止吸烟”!
C.您夫人还没把您管教好吧。 D.先生,您像在家里一样好啦!
7、仿照例句,再写出一个你对“语文 ( http: / / www. / Article / ywjy / Index.html )”理解的比喻句。(2分)
例句:语文 ( http: / / www. / Article / ywjy / Index.html )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语文 ( http: / / www. / Article / ywjy / Index.html )是 ,让人 。
8、你喜欢些日记,但所记内容经常被母亲偷看,针对这种情况,你会对母亲说:
(2分)
9.期终考试在即,母亲非常关心你的学习,看见你在玩耍,她就有点不高兴。这时你会对母亲说: (2分)
二.根据提示默写诗句.(10分)
10默写连续两句描写春雨的诗句. , 。
11春色满园关不住, 。
12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句与南宋文学家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两句“ , 。”有异曲同工之妙。 13 ,多少楼台烟雨中。
14 ,草色遥看近却无。
15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
16你从远古走来,
17. ,春在溪头荠菜花。
三.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诗后14—17题。:(11分)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8.根据诗的内容写出诗人的行踪。(3分)
19.这首诗那几句押韵,韵脚分别诗那几个字?(4分)
20.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2分)
21.下列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春意盎然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急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副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诗一副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 最后两句诗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仅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二)种树老人(15分)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幅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上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九百亩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喂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有一根枝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还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就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我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娶东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了……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草棚里,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22、下面不能表现种树老人精神品质的是( )(4分)
A、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样都不会做,只会种树。B、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C、“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D、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
E、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F、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
G、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一棵树。
23、文章写道: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里。”
这些记叙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4、“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有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照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4分)
照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刻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加点部分表现了什么?(3分)
(三)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回答文后问题。(14分)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26、请指出本选段的说明对象,并列出本选段的说明顺序。(6分)
说明对象:
选段的说明顺序:
27、第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为 、 、 。(3分)
28、选择下面一首诗作简要分析,并联系上文指出它写的是哪一种物候现象。(5分)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塞下曲(节选)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我选 ,我的分析:

四.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调查:世界上谁最快乐?在上万个答案中,有四个答案十分精彩,它们分别是:吹着口哨欣赏自己刚刚完成作品的艺术家;给婴儿洗澡的母亲;正在沙地里堆城堡的孩子;劳累了几个小时终于救治了一位病人的外科大夫。
要求:以“快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