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凸透镜的制作原理及形状特点。
(2)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3) 知道凸透镜的焦点,了解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距。
(4)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应从像的放大或者缩小、倒正、虚实三个方面描述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2-1-c-n-j-y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根据探究目的制定的探究计划和选择实验需要的器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初步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意义、方法。
【教学难点】
(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意义、方法。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课前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灯泡、刻度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冰遇到火就会熔化,所以 冰怕火,那么,冰能不能取火呢?
让如图所示的冰正对太阳光看冰能不能把它后面的纸张点燃。
( http: / / www.21cnjy.com )
虽然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一个光学器件,就可以取火.
这个光学器件实际上就是凸透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凸透镜的有关知识。
二、讲授新课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观察这些凸透镜和凹透镜它们有什么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凸透镜 凹透镜
凸透镜的特点: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凹透镜特点:中央较薄、边缘较厚。
( http: / / www.21cnjy.com )
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
其形状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凸透镜镜面的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2、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如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 http: / / www.21cnjy.com )
平行光经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如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 http: / / www.21cnjy.com )
凸透镜不光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对所有光都有会聚作用。
(1)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凹透镜对通过它的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3、凸透镜的主光轴、焦点、焦距
如图:平行光(太阳光)照射到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的光路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简称光轴。凸透镜的中心称为光心,用O表示,凡是通过光心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21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2)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 叫焦点,用“F”表示。两侧各有一个。
(3)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用f表示。
4、凹透镜的虚焦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凹透镜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射出,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凹透镜的焦点。由于它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这个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21cnjy.com
4、(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汇聚于焦点
②、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③、由焦点发出或经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2)认真观察说出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
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 ;
③射向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
(3)光路具有可逆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
凸透镜光路具有可逆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
凹透镜光路可逆
三条绿色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路应是怎样的?
1、如图所示,对光有汇聚作用的透镜有( A )
A.①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 D.②④⑥
2.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光通过凸透镜后会变成平行光
B.光通过凸透镜后会相交于焦点
C.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才有会聚作用
D.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
二、凸透镜成像
凸透镜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显微镜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望远镜投影仪
投影仪、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以及照相机等都与它有关。 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凸透镜成像到底有什么特点。21·cn·jy·com
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
通过凸透镜可以看见正立、放大的像,也能看见倒立、放大的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
正立、放大的蚂蚁像倒立、放大的像
请你试试改变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等大或缩小的烛焰的像,也可能在墙上看不见烛焰的像。那么,凸透镜成像有何规律呢?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凸透镜成像是否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呢?
2、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1)实验器材:点燃的蜡烛 光具座 凸透镜 光屏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探究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整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并将u、v记录下来
③调整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实像,并将u、v记录下来。
④调整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等大的实像,并将u、v记录下来。
⑤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光屏上有像吗?记下u。
思考怎样测量焦距呢?
方法一
移动透镜,直到屏上出现最小、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焦距近似等于像距(透镜到光屏的距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
焦距近似等于像距10cm
如何测定凸透镜焦距
方法二:让太阳光沿主轴方向入射到凸透镜上,调节凸透镜位置使地面的光斑最小且最明亮,此时透镜与地面的间距为凸透镜焦距。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方法二:让太阳光沿主轴方向入射到凸透镜上,调节凸透镜位置使地面的光斑最小且最明亮,此时透镜与地面的间距为凸透镜焦距。www-2-1-cnjy-com
⑥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光屏上 有像吗?这时取下光屏,通过凸透镜观察烛焰,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此时记下u。21*cnjy*com
⑦按照以上步骤,重复上面的实验记录数据u、v。
(3)凸透镜成像规律视频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主要应用:照像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
并注意观察下面图像中物体距离焦点越来越近时,像如何变化?
②、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时,成等 大、倒立的实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③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主要应用:幻灯机、显微镜、电影放映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
你能总结物体成实像时物靠近焦点像是如何变化的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
重要结论
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近像远像变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④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时,不能成像。
观察下面的图像你能总结出物体成虚像时物像是如何变化的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
(6)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或1倍焦距)以内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其主要应用在:放大镜、老花镜。
重要结论
成虚像时物像同侧物近像近像变小
注意:两个分界点:(针对于物距)
(1)焦点: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2倍焦点:放大和缩小的实像分界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以致用
让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透镜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7cm处,经这个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来源:21cnj*y.co*m】
A.缩小的实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放大的虚像
答案:B
典例精析
例2 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 )【出处:21教育名师】
(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物距u / cm 像距v / cm 物高l / cm 像高h / cm
1 35 14 5 2
2 30 15 5 2.5
3 20 20 5 5
4 15 30 5 10
5 12 60 5 25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rn。
②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1(选填“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1(选填“大于”或“小于”)。
③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沦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1)实验开始前,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直线,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光屏中心;(2)①由第3次实验可知,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u=v=2f,可知f=10crn;②由1、2次实验可知,像距小于物距,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小于1;由4、5次实验可知,像距大于物距,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大于1;③分析每一次实验时的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比值,结果发现,每一次实验,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都 相等。【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1)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直线 (2)①10 ②小于 大于 ③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三、 巩固提升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一定小于L B. —定等于L
C. 一定大于L D.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答案:A
2、屏幕上有一个由某凸透镜所成的清晰明亮的实像,若用黑纸把该凸透镜的上半部挡住,则屏幕上的像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亮度不变,上半部消失只有下半部的像
B. 亮度不变,下牛部消失只有上半部的像
C. 亮度变暗,仍能成完整的像
D. 亮度变暗,只有上半部的像.
答案:C
3.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同一方向移动距离2f,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A
4、数码相机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若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100mm时,会得到一个________ 的实像。
答案:凸 倒立、缩小
5. 若用镜头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镜头的距离应_____2f(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答案:大于 增大
四、课堂小结
1、凸透镜不光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对所有光都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2、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3、凸透镜成像规律
(1)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3)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4)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或1倍焦距)以内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5)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时,不能成像。
【板书设计】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的特点: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
2、凹透镜特点:中央较薄、边缘较厚。
3、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4、凸透镜的主光轴、焦点、焦距
二、凸透镜成像
3、凸透镜成像规律
(1)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3)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4)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或1倍焦距)以内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5)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时,不能成像。
【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启发学生去发现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和提出问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以及规律。同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并总结凸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都有哪些。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练习
一、单选题
1、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 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 将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蜡烛、透镜位置保持不变
D. 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透镜位置保持不变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焦距约为13 cm)、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 http: / / www.21cnjy.com )21·cn·jy·com
A. 照相机 B. 投影仪 C. 放大镜 D. 潜望镜
3、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 )
( http: / / www.21cnjy.com )2·1·c·n·j·y
A. 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
B. 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在她移动位置后,应再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www-2-1-cnjy-com
D.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在她移动位置后,应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2-1-c-n-j-y
4、投影仪是平面镜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个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置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幕上成一清晰的像.一名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5、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 ( http: / / www.21cnjy.com )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 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21·世纪*教育网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21cnjy.com
6、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
( http: / / www.21cnjy.com )21*cnjy*com
A.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 B.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
C.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 D.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7、如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
( http: / / www.21cnjy.com )21*cnjy*com
A. 无像 B.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已知蜡烛位于凸透镜的左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 cm
B. 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C. 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二、填空题
9. 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当物距为30 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处:21教育名师】
10、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荷花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镜头的距离要大于_____.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些,则应使照相机的镜头_____(填“远离”或“靠近”)荷花.
1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F点为凸透镜的焦点,当把蜡烛放在图中_____点时,从光屏这边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时,看到了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生活中的_____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三、解答题
12、某次实验时,在暗室中需要用平行光照亮一个物体。可身边只有一个不知道焦距的凸透镜和一个可以发光的小灯泡,应该怎么办
13、某次实验时,需要大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凸透镜的焦距,可是恰逢阴天,没有太阳光。小明灵机一动,用教室里的灯管粗略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你知道他是怎么测的吗 为什么可以这样测 大”或“变小”)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近像远像变大”,即物距减小时,像距在增大,物体所成的像在逐渐的变大,因此,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故B方法可行为答案。【来源:21cnj*y.co*m】
2、【答案】A
( http: / / www.21cnjy.com )
3、【答案】D
【解析】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成实像时,物距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像距增大,像变大.由此分析,小明距离小强近,故A、B两项错误;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故C项错误,D项正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答案】C
【解析】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物近像远像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所以要想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就要减小物距,同时增大像距.使用投影仪时,可以上下调节镜头,改变物距,当镜头向下调时,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变短,物距变小,同时还要使投影仪远离屏幕,使像距变大,以便在屏幕上成清晰的像,故C项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
5、【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
6、【答案】A
【解析】由于注水后焦距变小,所以物距增大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以要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向左移动,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物体远离凸透镜所成的像变小,由于此时还是u>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A正确.
7. 【答案】C
【解析】u>2f,f8、【答案】B
【解析】由26 cm>2f,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得f<13 cm,A错误;当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时u>v,透镜向左移动,物距变小,光屏固定不动,则当u9、【答案】10 照相机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距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2f,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当物距u与像距v相等时物距与像距均为20 cm,则焦距f=10 cm;当物距为30 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原理.
10、【答案】两倍焦距 靠近
【解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物放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在底片上成缩小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则应使照相机镜头靠近荷花.www.21-cn-jy.com
11、【答案】c 放大镜
【解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12、【答案】首先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将透镜拿到室外,正对太阳光,在另一侧用光屏承接,前后移动透镜,当屏上出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时,测量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再将发光的小灯泡放到凸透镜的焦点上,在透镜另一侧就能够得到平行光。
13、【答案】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成实像时,物体距凸透镜越远,成的像就越靠近焦点。所以可以让凸透镜远离灯管(比焦距大得多即可),在透镜后面用白纸承接,前后移动透镜,当在白纸上出现灯管清晰的像时,测量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此即为焦距的大概数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5张PPT)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物理沪科版 八年级上册第4章5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导入新课
冰遇到火就会熔化,所以 冰怕火,那么,冰能不能取火呢?
让如图所示的冰正对太阳光看冰能不能把它后面的纸张点燃。
21cnjy.com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这个光学器件实际上就是凸透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凸透镜的有关知识。
导入新课
虽然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一个光学器件,就可以取火.
新课讲解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观察这些凸透镜和凹透镜它们有什么特点?
凸透镜
凹透镜
凸透镜的特点: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
凹透镜特点:中央较薄、边缘较厚。
21cnjy.com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1.凸透镜
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
其形状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凸透镜镜面的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新课讲解
2、透镜对光的作用
如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平行光经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新课讲解
21cnjy.com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凸透镜不光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对所有光都有会聚作用。
(1)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新课讲解
21cnjy.com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O
凹透镜对通过它的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新课讲解
21cnjy.com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主光轴
焦点
F
F
f
焦距
光心
焦点
3、凸透镜的主光轴、焦点、焦距
仔细观察下面图你发现了什么?
新课讲解
(1)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简称光轴。凸透镜的中心称为光心,用O表示,凡是通过光心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
新课讲解
F
F
(2)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 叫焦点,用“F”表示。两侧各有一个。
实焦点
(3)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用f表示。
0
f
焦距
教学目
新课讲解
21cnjy.com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O
虚焦点
(1)凹透镜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射出,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凹透镜的焦点。由于它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这个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4、凹透镜的虚焦点
新课讲解
4、(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
·
·
F
F
O
·
·
·
F
F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汇聚于焦点
②、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③、由焦点发出或经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新课讲解
(2)认真观察说出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
·
·
F
F
O
·
·
·
F
F
O
①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
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 ;
③射向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
新课讲解
主光轴
(3)光路具有可逆性
凸透镜光路具有可逆性
新课讲解
21cnjy.com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F
O
三条绿色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路应是怎样的?
凹透镜光路可逆
新课讲解
学以致用
1、如图所示,对光有汇聚作用的透镜有( )
A.①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 D.②④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21cnjy.com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学以致用
2.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通过凸透镜后会变成平行光
B.光通过凸透镜后会相交于焦点
C.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才有会聚作用
D.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
D
二、凸透镜成像
凸透镜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运用。
显微镜
教学目
新课讲解
21cnjy.com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投影仪
望远镜
投影仪、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以及照相机等都与它有关。 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凸透镜成像到底有什么特点。
新课讲解
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
通过凸透镜可以看见正立、放大的像,也能看见倒立、放大的像。
正立、放大的蚂蚁像
倒立、放大的像
新课讲解
请你试试改变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等大或缩小的烛焰的像,也可能在墙上看不见烛焰的像。那么,凸透镜成像有何规律呢?
凸透镜成像是否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呢?
新课讲解
21cnjy.com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1)实验器材:
2、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点燃的蜡烛
凸透镜
光屏
光具座
新课讲解
①将实验器材按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顺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实验步骤:
新课讲解
物距u
像距v
物距:蜡烛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称为物距,用u表示。
像距: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称为像距,用v表示。
新课讲解
②探究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整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并将u、v记录下来
新课讲解
③调整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实像,并将u、v记录下来。
④调整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等大的实像,并将u、v记录下来。
⑤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光屏上有像吗?记下u。
新课讲解
思考怎样测量焦距呢?
移动透镜,直到屏上出现最小、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焦距近似等于像距(透镜到光屏的距离)
焦距近似等于像距10cm
新课讲解
方法一
如何测定凸透镜焦距
方法二:让太阳光沿主轴方向入射到凸透镜上,调节凸透镜位置使地面的光斑最小且最明亮,此时透镜与地面的间距为凸透镜焦距。
新课讲解
焦距
⑥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光屏上 有像吗?这时取下光屏,通过凸透镜观察烛焰,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此时记下u。
⑦按照以上步骤,重复上面的实验。
新课讲解
(3)凸透镜成像规律视频
新课讲解
凸透镜焦距 f/cm 像放大或 缩小 像的正、倒 像的虚、实 物距u/cm 像距
v/cm
f
不 成 像
f倒
缩小
实像
倒
等大
实像
倒
放大
实像
—
正
放大
虚像
u>2f
u=2f
v=2f
fv>2f
u=f
—
u记录数据u、v
新课讲解
2f
f
f
2f
①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主要应用:照像机
并注意观察下面图像中物体距离焦点越来越近时,像如何变化?
新课讲解
2f
f
f
2f
②、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时,成等 大、倒立的实像。
新课讲解
③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其主要应用:幻灯机、显微镜、电影放映机。
新课讲解
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近像远像变大
你能总结物体成实像时物靠近焦点像是如何变化的吗?
重要结论
④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时,不能成像。
新课讲解
(6)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或1倍焦距)以内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观察下面的图像你能总结出物体成虚像时物像是如何变化的吗?
新课讲解
其主要应用在:放大镜、老花镜。
成虚像时物像同侧物近像近像变小
重要结论
新课讲解
注意:两个分界点:(针对于物距)
(1)焦点: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2倍焦点:放大和缩小的实像分界点。
F
F
2F
2F
新课讲解
学以致用
让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透镜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7cm处,经这个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缩小的实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放大的虚像
B
例2 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 )
典例精析
典例精析
(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物距u / cm 像距v / cm 物高L / cm 像高h/ cm
1 35 14 5 2
2 30 15 5 2.5
3 20 20 5 5
4 15 30 5 10
5 12 60 5 25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②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 )1(选填“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1(选填“大于”或“小于”)。③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论是( ) 。
典例精析
解析:(1)实验开始前,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直线,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光屏中心;(2)①由第3次实验可知,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u=v=2f,可知f=10cm;②由1、2次实验可知,像距小于物距,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小于1;由4、5次实验可知,像距大于物距,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大于1;
典例精析
③分析每一次实验时的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比值,结果发现,每一次实验,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都相等。
答案:(1)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直线 (2)①10 ②小于 大于 ③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
典例精析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 一定小于L B. —定等于L
C. 一定大于L D.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A
2、屏幕上有一个由某凸透镜所成的清晰明亮的实像,若用黑纸把该凸透镜的上半部挡住,则屏幕上的像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
A. 亮度不变,上半部消失只有下半部的像
B. 亮度不变,下牛部消失只有上半部的像
C. 亮度变暗,仍能成完整的像
D. 亮度变暗,只有上半部的像.
C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3、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同一方向移动距离2f,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
一直变小 B. 一直变大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A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4.数码相机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若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100mm时,会得到一个________ 的实像。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凸
倒立缩小
5、若用镜头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_____2f(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大于
增大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1、凸透镜不光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对所有光都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2、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3、凸透镜成像规律
(1)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3)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4)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或1倍焦距) 以内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5)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时,不能成像。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