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 第9课《孤独之旅》(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 第9课《孤独之旅》(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02 23:0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孤独之旅
曹文轩孤独之旅
曹文轩  孤独可以使人能干,也可以使人笨拙。——雨果   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地谈心。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独。
                  ——海明威   普通人都难以忍受孤独,处在逆境的人由于不信任任何人,对这种孤立更加敏感。  ——巴尔扎克导入新课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协理事,北京大学教授。小说《草房子》及改编的电影荣获多次获奖。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粗字的音:
嬉闹 觅食

驱除儿 戳破
旧茬 雍

撩逗(xī)(mì)(qū)(yōnɡ)(chá)(chuō)(liáo)整体感知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厚实:
嬉闹:
觅食:
驱除:
回应:
撩逗:
歇斯底里:富裕。笑着闹着。寻找食物。赶走,除掉。回答。挑弄,引逗。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整体感知  把握文章结构,故事的发展阶段。
  第一部分(1段):写杜小康放鸭的原因。
  第二部分(2—27段):写杜小康及其父亲在芦苇荡放鸭的过程。
  第三部分(28—51段):写杜小康在放鸭时所遭受的磨难,尤其是寻找失散的鸭子给自己带来的磨难和自己的成长体验。整体感知人物少年杜小康主人公贫困失学后,在孤独艰苦的环境中和父亲一起去放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远离家乡,孤独偏僻的芦苇荡整体感知疑难探究  1.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即概括杜小康的孤独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失去语言交流的环境。
失去了人文环境。
恐惧的自然环境。
恐惧未来的环境疑难探究  2.文中杜小康的心理变化过程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的,文中也做了细致的描写,具体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刚出发时:茫然,恐惧
到达芦苇荡时:害怕,胆怯
安顿之后:感到孤独
时间久了:不再忽然地恐慌
那天雨后天晴:坚强
疑难探究  3.本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非常出色,试找出几处,讨论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如:写杜小康对远逝的家乡的眺望和对水面的描写,表现杜小康的幼稚、软弱和恋家的性格。美丽、单调的画面并没有足够地吸引杜小康的注意力,这样的环境,更增添了他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
疑难探究  4.小说的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以较大的篇幅写他父亲和鸭子的用意是什么?  写父亲和鸭子,对完成杜小康这个形象的塑造有不可或缺的衬托作用。
  因此对这二者的描写,使得杜小康的孤独感受显得更为真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拓展延伸  1.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中不可避免的,结合自己曾经遭遇的困难,再结合本文,谈谈你的感受。
  2.你认为人的一生该是一帆风顺的,还是要经历一定的挫折的?谈谈你的看法。课文总结  本文通过多处的细节描写表现杜小康的性格特征和成长过程。写得生动、真实。文章还多次进行环境描写,不仅衬托了人物的心情,而且有效地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作业设计  请以“成长的脚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