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与C60 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与C60 第二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1-03 14:2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二课时
欢迎再次来到碳氏兄弟竞技场!
请欣赏: 《兰亭序》 王羲之 公元353年
用碳笔画的古画
两幅明清时代祖先的古画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发生变化。
一、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为什么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呢?
  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所以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分析与探究
+6
2
4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
C+O2 CO2
点燃
二、碳具有可燃性
现 象
你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单质碳燃烧的反应吗?
氧气充足时,碳充分燃烧,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
C+O2 CO2
点燃
当氧气不足时,碳燃烧不完全,放出热量,生成一氧化碳:
2C+O2 2CO
点燃
分析与思考
碳能与氧气反应,具有可燃性,有什么用途呢?
用作燃料
注意通风,防止中毒!
  后母戊铜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此鼎形制雄伟,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请欣赏
  制造后母戊铜鼎所用的铜是利用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作用制得的,今天我们用同样的原理炼铜。
如何设计该反应的装置?
联想到固体加热,联想到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该反应生成物是什么?如何证明?
分析与思考
别忘了质量守恒定律
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什么?
使火焰集中,提高火焰温度。
观察思考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
C+2CuO 2Cu+CO2↑
高温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现 象
结 论
化学方程式
C+2CuO  2Cu+CO2
高温
CuO:我的氧不见了,我终于被还原了!
C:我能夺取别人的氧,能把别人还原,我的还原性很厉害吧!
我会分析
1.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2.能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做氧化剂,如反应中的CuO;
能夺得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做还原剂,如反应中的C。
小结
2Fe2O3+3C   4Fe+3CO2
高温
三、碳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一、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或稳定)。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二、可燃性
点燃
点燃
做燃料
C+O2 CO2 (O2充足)
2C+O2 2CO (O2不充足)
2CuO+C 2Cu+CO2↑
三、还原性
2Fe2O3+3C 4Fe+3CO2 ↑
高温
高温
冶炼金属
1.对试管内少量的黑色粉末加强热后,有红色固体生成,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A.高锰酸钾
B.二氧化锰
C.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D.木炭粉
C
课堂练习
2.下列关于碳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C+O2  CO2
B.2C+O2  2CO
C.CO2+C  2CO
D.3C+2Fe2O3  4Fe+3CO2↑
D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3.用墨绘制的古画或古人真迹,经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笔迹仍然不变色,说明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为 ___ 。
常温下稳定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图实验,请你参与。
(1)该实验中的酒精灯加上铜网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酒精灯火焰温度
检验反应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2)试管①中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碳具有__________性;
还原
固体颜色由黑色变成红色
(3)同学们发现有一组同学实验后清洗的仪器中试管①出现了裂缝,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充分预热就集中加热(或加热时,
试管外壁有水;没有等试管冷却就冲水洗涤等)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