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课题
期中专题复习
第
20
课时
总第
20课时
课型
复习
主备人
赵丽萍
审核人
李慧勇
学习目标
通过复习,会分专题整合归纳所复习的内容。通过复习熟练背诵侵略与反抗、近代化探索的具体史实。
重难点
侵略与反抗、近代化探索的具体史实
乐探(7分钟)
结合所学知识,整合归纳下列专题,学会专题复习。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实现征服
、侵略
、称霸
的梦想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国家英国英法联军日本八国联军抗争史实关天培虎门抗英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黄海大战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结果1842年《
》1860年《北京条约》等1895年《
》1901年《
》屡败原因①
②
影响
半殖民地化程度
半殖民地化程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近代化探索派 别口 号主 张意义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激进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三)中国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主张维新变法,发展资本主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主张用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
思想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以宣传
为主要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
乐研(3分
通过复习整合课本知识,并要会达到“学史明智”通过复习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谈一谈你的认识。
乐拨(3分钟)
巩固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乐展(4分钟)
1.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他们搜集了以下一些历史资料:①林则徐生平事迹、②英国军队侵华暴行、③割让香港岛示意图,根据这些历史资料,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关于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2.(2017·滨州无棣模拟)从《中国文物流失概况简图》可以看出近代我国文物流失海外的第一次高潮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3.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乐测(10分钟)
1.(2016·河南中考)这一时期“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仅以“科学”命名的杂志达70余种,卷入这一科学浪潮的刊物更有数百种之多,这一时期是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2.
(2017·宜宾质检)“南京条约,赔款割地……马关条约,辱国丧权。”与《南京条约》相比,最能体现《马关条约》“辱国丧权”新特点的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C.增辟重庆、苏州等地为商埠
D.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材料题.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材料二 1898年初,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学习)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6月,光绪帝颁布诏书,戊戌变法遂起。材料三 一百多年前,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汉口、汉阳的新军随之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一百多年后,国家举办一系列活动来纪念这一伟大的革命。材料四 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它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1)材料一中的企业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中出现的 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处于什么标志性的地位 (3分)(2)根据材料二,请简析康有为为何主张“近采日本”。戊戌变法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4分)(3)联系材料三,简述我们为什么要纪念辛亥革命。(2分)(4)材料四中的“它”指的是什么 “它”表明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进入了什么领域 (3分)(5)以上材料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什么特点 (2分)
知识网络构建(7分钟)
作业
基础训练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