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标,研磨示范课”
—《出师表》复习课学案设计
授课人: 康家营子中学 刘晓东
教材分析:
《出师表》是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由诸葛亮亲自写作的《出师表》,是这位两朝老臣出师北伐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忠心和决心的表文,情词恳切,意味深长,打动了古往今来众多忠志之士,字里行间有很多值得品味揣摩的地方。学习本文可继续积累文言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内容和词句,有条有理的将文章读出深度,读出情味。由于是复习课,教师可进一步拓展有关作者的其它内容,一者有利于激趣学习,二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诸葛亮两朝老臣的忠诚形象。
学情分析:
九年级已学过大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到达一个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阶段。对于文章内容的背诵理解翻译可以先让学生结合注释自主解决,教师针对疑难适当点拨,授之以渔。另外,文章人物比较出名,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同时适当延展课外积累吸引学生去感受人物风采,做出自己的分析评价,借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养成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认知态度,激励他们多读书,学习古人。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 背诵默写课文。
3、 积累重点实词及虚词,掌握其用法。
4、 会译课文。
5、 领会诸葛亮提出的三项建议的意义,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6、 领悟文言文学习方法,学以致用。
学习重点:3、4、5
学习难点:6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 释题并介绍作者:(了解背景,积累作家作品。)
二、背诵默写课文。(新课标要求背诵篇目,也是中考默写重点,增加学生文化底蕴。)
三、同学释义全文:(新课标要求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也是中考内容之一。)
四、同学简述作者的写作思路,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情感。(新课标要求:感受人物风采,正确品评人物,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
五、课文拓展:(感受人物风采,做出自己的评价,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一)诸葛亮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大家比较熟悉。你知道的有关诸葛亮的哪些歇后语?
(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请结和《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用短语写出他指挥的两个战役:
(三)、下面这段文字选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这段文字和本文都写到了哪两层意思?分别概括出来: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於西,又务於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四)、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像诸葛亮一样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列举出两个名人,并写出他们留传下来的名言或事迹。你认为一个比较完美的政治家,应该具备那些条件?请结合本文所学说一说现实社会的政治官员应该是怎样的。(同桌课堂讨论)?
六、课后作业: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600字。题目为:拳拳报国心——读《出师表》有感。也可以自命题。(学习诸葛亮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拳拳爱国心,努力使自己成为四化建设的忠臣良将。)
七、达标测评:
(一)解释句中标记的实词:(积累文言实词虚词,达到活学活用。)(选作10个)
1、中道崩殂
2、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
3、追先帝之殊遇
4、妄自菲薄
5、引喻失义
6
作奸犯科
7、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8、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9、简拔以遗陛下
10、性行淑均
11、晓畅军事
12、躬耕于南阳
13、不求闻达
14、猥自枉屈
15、寄臣以大事
16、夙夜忧叹
17、攘除奸凶
18、斟酌损益
19、以彰其咎
20、察纳雅言
(二)、辨别古今词义
(能正确把握文言词语的用法。)(选作3个)
1.诚宜开张圣听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先帝不以臣卑鄙
4、由是感激
5、晓畅军事
6、临表涕零
(三)、一词多义(能正确把握文言词语的用法,活学活用。)(选作5个)
1、益:有所广益 斟酌损益
2、遗:以光先帝遗德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效:恐托付不效 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
则治臣之罪
4、道:中道崩殂 得道多助 咨诹善道
5、鄙:肉食者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蜀之鄙有二僧
6、顾:顾野有麦场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7、举:众议举宠为督 孙叔敖举于海
举大计 死即举大名耳
8、
之:
⑴危急存亡之秋也
⑵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⑶欲报之于陛下也 ⑷以塞忠谏之路也
⑸悉以咨之
⑹先帝称之曰能
⑺愿陛下亲之信之
9、于:
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⑵欲报之于陛下
⑶试用于昔日
⑷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⑸躬耕于南阳
⑹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⑻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⑼还于旧都
(四)、理解与问答填空:(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多角度分析,领悟主旨。)
(选作10个)
1、文中回顾了( 、 、 )三件事。表达了作者受恩感激之情。
2、《出师表》中的成语有:
3、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4、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
6、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
7、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
其中最关键的四个短语是:
8、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9、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10、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
11、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
12、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13、《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14、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
15、诸葛亮认为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是:
16、《三国演义》中反映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
17、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18、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
19、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喻后主刘禅要:( )同时也表达了他报先帝、忠陛下、兴复汉室的决心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20、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1)恐/托付不效
(2)深追先帝/遗诏(3)臣/不胜受恩感激(4)进尽/忠言
(五)、翻译下面的句子:(新课标要求能自主学习,正确释义文言词句。)(选作2个)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践行新课标,研磨示范课”—《出师表》教学反思:
以学定教,务实高效
康家营子中学——刘晓东
在这次“践行新课标,研磨示范课”活动中,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的是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出师表》的复习课。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出师表》是必背篇目之一,同时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新课标也要求必须注重文言词语的积累,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由于是复习课,根据新课标和中考的实际,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 背诵默写课文。
3、 积累重点实词及虚词的用法。
4、 会译课文。
5、 领会诸葛亮提出的三项建议的意义,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6、 领悟文言文学习方法,学以致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与学生平等对话,做平等中的首席,异步备课,异步授课,扎实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实际授课中,我在以下几点做得较好:
首先,默写课文这一环节中,我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强调书写工整美观,坐姿正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以人为本。
第二、针对学生反馈实际及时矫正强化,力求做到以学定教。
第三、落实重点实词虚词的理解掌握,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第四、释义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把握作者的三条建议和体现先帝知遇之恩的三件事,领悟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
第五、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通过资料积累和比较阅读,既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进一步感受了人物的精神品质,陶冶了情操,坚定了向诸葛亮学习的信念。尤其是拓展三题的设计,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具有较好的效果,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总之,以上的设计既紧扣中考重点,又凸显了新课标理念,整体感知、部分研读、精读品析、拓展延伸,真正达到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务实高效。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自己的设计也并非尽善尽美。缺点失误在所难免。由于长期从事毕业班教学,总摆脱不了受中考的影响,教师说得多,学生悟的少。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能力的培养,放手学生自学自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