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物质的分离(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6 物质的分离(第2课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1-03 11:2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二课时
思考:
结晶可以将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除了结晶以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在一些偏远山区,人们利用明矾或活性炭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凝聚成较大的固体颗粒而沉到水底,这里用到的明矾、活性炭叫做 。
这种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称为沉淀法
凝聚剂
思考:这些较大的颗粒怎样与水分开呢?
2、过滤法:
把液体中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
(1)原理:
(2)适用范围:
(3)基本操作:
(4)所需仪器:
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
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溶解、过滤。
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铁架台。
2、过滤
(1)过滤:分离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的一种操作。
(2)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
过滤器
过滤法:一贴 二低 三靠
一贴:
二低:
三靠: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过滤法注意事项
在过滤实验中,有些同学得到的液体仍然是浑浊的,请你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1)滤纸破损
(2)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用过滤法我们除去了污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看上去挺干净,现在有没有人敢喝?
里面还可能有什么呢?
里面还有可溶性物质和细菌等
过滤后的水仍然是混合物
那么怎样得到纯净的水呢?
蒸馏水是纯净的,它是怎么得到的?
通过蒸馏法得到的水里不再含有杂质 , 只含有水一种物质,这种水称为蒸馏水。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3、蒸馏法
蒸馏:利用液体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用于分离两种液体或液体提纯。
蒸馏装置
蒸馏烧瓶
1、蒸馏烧瓶中装入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 ,并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防止加热时液体爆沸
3、冷凝水的流向是下进上出(逆流)
蒸馏法注意事项
2、温度计的玻璃泡在蒸馏烧瓶支管口
结论:蒸馏水里不再含有杂质。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像这种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注意:不能根据表面字眼“纯”/“结净”/“混”等进行判断
判断:冰水混合物是 ,
洁净的空气是 。
纯净物
混合物
2.沉淀法:
常用明矾、活性炭作为凝聚剂
3.过滤法:
4.蒸馏法:
把水静置,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
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
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结晶是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溶质以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1.结晶法:
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中,哪种方法净化水的效果最好?
蒸馏法效果最好, 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物质的分离方法
结晶法
沉淀法
过滤法
蒸馏法
小结:
办法 原理
沉淀法
过滤法
蒸馏法
液体的沸点不同
物质的溶解性不同
物质溶解性不同
三种方法比较
粗盐提纯
1、粗盐中可能有的物质:泥土,沙子、食盐及其他晶体。
2、需使用的实验仪器: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 滤纸、漏斗
粗盐提纯的步骤
①溶解:取一定量的粗盐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可用玻璃棒搅拌;
②过滤:过滤食盐水,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③蒸发: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滤液飞溅。待加热到出现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
思考:根据刚才所看到的实验,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三个步骤中,都用到的仪器是什么?分别有什么作用?
玻璃棒的作用:
1.溶解
2.过滤
3.蒸发
——搅拌,加速溶解
——引流
—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1、指出过滤装置图中的错误及改正方法
(1)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2)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
(3)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练习:
2、考考你?请写出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1)食盐和水
(2)木炭粉和水
(3)酒精和水的混合物
蒸发
过滤
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