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3第18课《音乐与美术》 课件 (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历史必修3第18课《音乐与美术》 课件 (共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03 08:4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9张PPT。第18课 音乐与美术课标要求:
1.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民族性。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一、贝多芬与古典主义音乐
(18—19C之交)
古典主义音乐(Classical Music)

基本特征:
代表人物:
注重形式,讲究谐调,遵循比率适当和自然平衡的原则,强调风格高雅、体现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浪漫主义音乐(Romanticism Music)
基本特征:
18-19世纪之交,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时期。为这两大派别架起桥梁的伟人是德国音乐大师贝多芬。 。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和独创性,偏重于色彩和感情。,感情热烈而奔放,形式上不受拘泥。
1、贝多芬的代表作有哪些?
2、你能谈谈贝多芬的创作背景吗?
九部交响曲:如《英雄交响曲》(第三)、《命运交响曲》(第五)、《田园交响曲》(第六)时代背景:生逢启蒙与革命时代,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个人经历:一生坎坷,与命运作斗争。
创作动机:他追求进步和自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与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一、贝多芬与古典主义音乐 3、贝多芬作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4、在音乐史上的贡献主要有哪些?
构思广阔,形势宏大,洋溢着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和深沉哲理
A、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新形式——(最重要)
B、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创作九部交响曲
C、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
又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
贝多芬自称是“强硬的民主主义者”。 1797年,拿破仑率领大军直逼维也纳,他对拿破仑仰慕不已,把他当成建立伟大共和国的英雄,并为拿破仑谱写了一首交响曲,题词为“献给拿破仑”。可当他得知拿破仑称帝时,勃然大怒,称拿破仑为暴君,他抓住乐谱的封面撕个粉碎。当这首交响乐出版时,他把标题改为“英雄交响乐——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贝多芬有上述行为,受到什么思想的影响?
你觉得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1、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强烈反封建和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
2、有自己的主张、个性和立场的人。合作探究1:体会贝多芬作品的艺术特色。 贝多芬(1770—1827),德国音乐家。1820年时双耳失聪,然而命运征服不了这个坚强的人,这个在艺术上反封建反专制、为自由和解放而顽强奋斗的战士,还继续创作了大量充满激情的乐曲,留下了珍贵文化遗产。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特点:构思广阔,形式宏大,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富有深沉的哲理。
贝多芬——欢乐颂贝多芬的第九部交响曲取材于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   1824年5月7日,贝多芬创作出了一生最后一支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在开演奏会时,他坐在一旁为乐队打着拍子。可是,演奏结束了,他仍然在打拍子。人们告诉他已经演奏完毕,当他扭转身时,看到观众在发疯似地鼓掌,他一高兴,便晕倒在舞台上。 贝多芬不知道,就是这首曲子,在演奏过程中,倾倒了无数听众,人们一阵又一阵地欢呼鼓掌,连续鼓掌五次。当时规定,只有在皇帝来到会场时,才允许鼓掌三次,所以在场外的警察还以为出了什么乱子呢,连忙跑进会场维持秩序。大卫
《马拉之死》(一) 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特点:理性、严整、和谐
背景:法国大革命动荡年代,追求英雄主义精神。(一) 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特点:理性、严整、和谐
背景:法国大革命动荡年代,追求英雄主义精神。大卫《拿破仑加冕》(一) 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特点:理性、严整、和谐
背景:法国大革命动荡年代,追求英雄主义精神。大卫《拿破仑加冕》大卫《赫拉斯兄弟之誓》(二)浪漫主义美术(19世纪30年代前后)1、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对“理性王国”失望
2、特点:强调色彩,注重感情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三)现实主义美术(19世纪中期)1、背景:资本主义统治巩固,弊端暴露
2、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反映劳动人民的
苦难生活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米勒《拾穗者》拾穗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二、印象派绘画(19世纪)(一)创作背景:(二)艺术特点:(三)代表人物与作品:①客观:②主观:19世纪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和色彩学理论的启发;画家的观察和实践,他们主张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注重对象的整体把握,不拘泥细节。印象派:法国莫奈
后印象派:法国:塞尚、高更 ;荷兰:梵高二、印象派绘画(19世纪)1874年,巴黎一些反对学院繁琐教学和向传统绘画原则挑战的青年艺术家举行了一次画展,其中有莫奈这幅《日出·印象》
——画的是透过晨雾看到的港湾景色。当时一个名为勒罗的批评家讥讽这一派艺术家为“印象主义者”。1877年,莫奈等画家举行第三次画展时,开始自称印象主义者。《鲁昂大教堂》莫奈《干草堆》莫奈莫奈《睡莲》
售价:80451178美元三、印象派音乐——19世纪末
背景
(客观)科技革命和印象派画家的影响
(主观)作曲家对传统音乐的颠覆
大师:德彪西(法.作曲家)
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
特点:(1)强调声音的音响和音色,
(2)提倡暗示或心境
印象派影响:
(1)为近代欧美艺术开辟了新的天地;
(2)为20世纪现代艺术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1892年,创作《牧神午后》,这部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渲染出朦胧的气氛:描写一个牧神在炎热的阳光下,昏昏欲睡时产生的种种幻觉。这首乐曲最初确立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德彪西可以说是印象主义乐派的鼻祖。(音乐语言)三、印象派音乐(19世纪)塞尚《盘山路》四、后印象派绘画(20世纪)把自然当做圆锥、圆球和球体处理。
——“现代绘画之父”塞尚艺术特色:淡漠题材,牺牲意念上的清晰,追求一种新颖、微妙、朦胧、瞬间的意境变化。四、后印象派绘画(20世纪)高更《敬神节》四、后印象派绘画(20世纪)高更《你何时结婚》
拍卖价1.97亿英镑,约18.7亿人民币,由瑞士收藏家施特赫林收藏。四、后印象派绘画(20世纪)花蕊画得火红火红, 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厚重的笔触使画面带有雕塑感, 耀眼的黄颜色充斥整个画面, 引起人们精神上的极大振奋。被人们称“扑向太阳的画家”。凡·高的自画像凡·高《向日葵》四、后印象派绘画(20世纪)凡.高 《红色的葡萄园》是梵高一生中卖出的唯一作品,售价400法郎 凡·高 《加歇医生像》 卖了8250万美元.(8.7亿)这是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了,这一记录一直保持到2004年。梵高《星空》《麦田上的乌鸦》毕加索自画像五、现代艺术——毕加索 1、艺术特色: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2、代表人物:西班牙画家毕加索。《镜子前的少女》《戴帽的女人》《三个乐师》《坐着的女人》毕加索自画像《阿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这幅巨幅油画,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被认为是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分水岭。五、现代艺术——毕加索 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五、毕加索——《格尔尼卡》 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代表残暴;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比喻了在战斗中最无辜的百姓;第三段是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在其之下是一位妇女,她朝着自由女神走去,象征着人们渴望和平和自由;而在第四段,那个躺在地上的男子,象征着战斗中不屈的战士,他手那拿一支剑,最妙的是他剑上的小花,赞颂了宁死不屈的精神。五、现代艺术——毕加索 美术印象派绘画
(近代)背景:19C科学技术的影响什么叫印象派?代表:莫奈——法《日出·印象》
《干草堆》《鲁昂大教堂》现代美术 过渡
(传统到现代)新印象派、后印象派塞尚(“现代绘画之父”)、
高更、凡高特点: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新的材料代表:毕加索·西班牙启示:
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与经济的反映”的原理课堂巩固
1、1876年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你认为他的画应该属于何种流派( )
A.文人山水画派 B.印象画派
C.现代画派 D.风俗画派
2、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 )
①拜伦创作《西风颂》 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
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 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BC课堂巩固
3、“他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赞颂,对自由和欢乐的渴求……。”“他”是指
A.巴尔扎克 B.梵高
C.毕加索 D.贝多芬
4、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格概况。”这是因为艺术创作
A.是时代与环境的产物 B.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C.不允许主观虚构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DA5.(2017·江苏高考·20)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右图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
A.《拾穗者》
B.《格尔尼卡》
C.《日出·印象》
D.《自由引导人民》
B6、(2016·全国卷Ⅲ·T34)图5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D赫斯拉兄弟之誓 托尔斯泰耕地7. 在纽约苏富比举办的秋拍中,凡·高油画《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落槌,加上佣金拍价合计为人民币3.77亿元。这幅画堪称其短暂绚丽的艺术生活中的巅峰之作。对这幅画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CA.用热情奔放的笔调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B.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世界并忠实地描述它们
C.用强烈的色彩和火一样热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D.利用下意识和几何形体的排列表达猛烈的情绪8.(2017·重庆诊断)某一画派在绘画时,把打字的信息和数字弄到画里去,并把纸、标签、扑克牌、仿木纹、大理石花纹等杂七杂八的东西粘在画布上,表达他们否定一切、批判一切的态度。这个画派是(  )
A.浪漫主义画派 B.现实主义画派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画派
D9.(2017·广西桂林、崇左调研)这种艺术风格既不是粗糙,也不是前卫,更不是抽象,它是将科学的色彩学理论运用于绘画,中国高考艺术专业的色彩考试也是以这种色彩规律为标准的。这种艺术风格是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C10.(2017·山东滨州模拟)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B.共和制度的确立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答案 A11.(2016·江苏单科,18)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  )A.现实主义流派 B.浪漫主义流派
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B12.(2015·江苏单科,17)对西方某一美术流派有这样的批判:它看不到未来,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与生活脱节,在把未来理想化的同时,有时也导致艺术家走向悲观的道路。据此推断这一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A13.法国著名画家雷诺阿(1841~1919年)曾说过:“自然之中,绝无贫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这种艺术观念导致他在创作风格上(  )
A.体现理性和新制度,画风古朴、庄严、典雅,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B.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C.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
D.注重个人的感受,强调捕捉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方法突破』由“自然之中”“阳光底下”等关键信息可知,该画家属于印象派画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D项符合此画派的创作风格。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