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长春版4.11《范进中举》课件(5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上长春版4.11《范进中举》课件(5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03 09:26:4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59张PPT。关于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代,随着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科举制度从内容到形式都越来越腐朽。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考试限定由四书五经命题,写文章必须“代圣人立言”,不许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形式上讲究起承转合等八股格套,钳制人民的思想,培养忠顺的奴才。许多读书人都把举业当作人生第一要义。他们寒窗苦读,皓首穷经,精神空虚,百无一能,成了科举考试的奴隶。清朝科举制度

初级考试


正式考试
1. 童试:儒生2. 岁试:秀才(县里每年一次)3. 科试:取得举人考试的资格(三年一次)1. 乡试:举人(做官的资格) (三年一次)2. 会试:贡士(次年二月)3. 殿试:进士(两月后)(直接做官,状元)举人人生四大幸事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1.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2.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3.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衣锦还乡、袍笏(hù)加身……欢迎你的到来.吴敬梓学习目标: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作用。
品味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和动作。自读导学练案87页:
(一)走进作者,拓展视野。 作家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讽刺小说家。代表作《儒林外史》。作品简介 《儒林外史》是清代现实主义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55回。因读书人称儒生,故“儒林”指读书人这个阶层;刻画了100多个人物,但并无一个中心人物做主干,是连缀很多故事而成的长篇小说。
“外史”与“正史”相对,记载那些没有写入“正史”不堪称道的轶事;“章回体”是长篇小说中的一种体裁,分若干回,每回都有标题,大多是一个对仗句,概括本回主要内容。《儒林外史》描写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记载他们的种种丑行,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刘鹗吴研人曾朴吴敬梓与本课有关的小说内容 “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连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第一名秀才,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 (二)
走进文本
理清故事情节(1)注意读音: 1、作 揖
2、带 挈
3、行 事
4、长 亲
5、腆 着
6、星 宿
7、兀 自
8、轩 敞( yī )
( qiè )
( háng )
(zhǎng)
( tiǎn )
( xiù )
( wù )
( xuān )9、 相 公
10、报 帖
11、避 讳
12、赊 欠
13、绾 发
14、桑 梓
15、侥 幸
16、攥 紧(xiàng)
( tiě )
( huì ) ( shē )
( wǎn )
( zǐ )
( jiǎo )
( zuàn ) 17啐(cuì)
18斋公(zhāi)
19醉醺醺(xūn)
20癞蛤蟆(lài )
21阎王(yán )
22?嗑(hē)
23瘟(wēn)
(2)下边词语现在已经不用,在后面括号里填上意思相同的现在用语:
1行事( 行业 ) 2见教( 指教 )
3桑梓( 家乡 ) 4营生( 谋生 )
5兀自( 只管 ) 6些须( 很少 )
7浑家( 妻子 ) 8郎中( 医生 )
9相公( 秀才 ) 10在下( 谦称自己 )

(3)交流讨论导学练案88面释准词义。跳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小说三要素:主要人物:范进 胡屠户 张乡绅 众乡邻情节: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对他不同的态度环境: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整体感知理清故事情节进学回家,丈人教训.乡试回家,卖鸡救命.看喜报发疯昏蹶跌倒塘中胡



疯中举后的生活提纲:《范进中举》按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中举前和中举后两大部分。
范进中举中举前中举后屠户贺喜(1)范进发疯 (4-5) 范进借钱(2)屠户治疯(6-10)
乡绅拜访(11)
时间顺序范进卖鸡(3)屠户受赠(12) (1-2)
(3-12)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第二课时人物形象分析 思考: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试从语言、行为等句子中找出。语言长相神态动作贺礼现世宝、癞蛤蟆贤婿老爷、文曲星尖嘴猴腮体面的相貌凶恶,倨傲作难,懊恼横披衣服、腆着肚子
啐在脸上,骂一个狗血喷头连斟两碗,壮胆,手颤起来,一
路低着头扯了几十回。攥在手里
紧紧的,舒过去,缩回去,揣,低头去了。一副大肠,一瓶酒七八斤肉、四五千钱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变化嫁女
对亲家称呼倒运养到30多岁  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你那老不死的老娘
你家老太太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变化说话态度训斥 狗血喷头恭维 奉承 
讨好千恩万谢 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表现出他的前倨后恭、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文曲星打得吗?权变权变 胡屠户前倨后恭的不同态度,正好反映出当时社会上趋
炎附势的现象,时人对权贵阿
谀奉承,对寒士则加以白眼。 ?
下列加点的词含有什么意味,体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答:特写镜头写出其见财心喜而又假意推让的
心理,表现出其虚伪贪婪的性格,讽刺意味十足。典型细节 2、在刻画胡屠户这个人物时,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现的?(对比、夸张) 仔细阅读文中对张乡绅和众邻居的描写,思考:
1、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2、张静斋是城中名门望族,之前与范进素不相识,为什么会来拜会范进,而且还又送银又送房?
幸会!幸会!世先生! 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漠不关心,对他的困窘不闻不问,百般奚落、嘲弄;在他中举后称他“新贵人”、“范老爷”、拿酒、拿米、拿鸡。范进疯了也是众邻居来热心帮忙。众乡邻形象:
——圆滑世故、攀附权贵、冷漠势利
——反映了在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势力关系和社会的世态炎凉。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张静斋目的是结交新贵,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可见当时官僚之间结党营私之风盛行。中举前:
不屑一顾
中举后:
竭力拉拢——道貌岸然、老奸巨猾、
趋炎附势
本课小结范进中举前后,这三类人的种种态度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风气?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各色人物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丑态跃然纸上。他们对权贵者阿谀讨好,对寒士则白眼相加。
由此可见,读书人中举后便可享受富贵,受人尊敬,不中举便被人贱视,任人践踏,因此读书人便以读书来求取功名,从而形成了功利的社会风气: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媚上欺下,人与人之间冷酷势力,世态炎凉。范进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中。
形象分析
——主人公范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范进中举前后对比一贫如洗有人送米送菜,赠金又赠房 卑微官老爷,高贵冷漠
训斥热情
巴结懦弱无能、逆来顺受
热衷科举对张奉迎自如
对胡势利虚伪范进形象概括热衷功名利禄、圆滑世故,深受科举毒害的封建时代读书人。例证1、屡试不中,54岁中秀才,心有不甘仍去参加乡试。中举后竟喜极而疯。2、3、醒来时只记得自己中的是第七名。中举后对丈人态度变化,跟张乡绅称兄道弟。 范进中举前后状况的变化,反映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的主宰,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关系和世态的炎凉。精彩片段赏析“噫!好了!我中了!”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 读“范进发疯”这一精彩片断,仔细思考下列问题:
1、范进发疯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来刻画范进的疯态?(找出关键的词语)
3、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
范进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 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第一层写昏厥。用了什么描写?用“看”“念”“拍”“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用“往后 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神态。语言描写中 “噫”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好了”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滚滚而来。 第二层写疯跑。又用了什么描写?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 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 第三层写踹进池塘。又用了什么描写?用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端在塘里的丑态,“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 第四层写疯走集上。又用了什么描写?“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除了以上多层次的细节描写还用了什么都什么写法?侧面烘托对范进疯态的描写总结动作描写:看、念、拍手(3次)、笑(3次)、 跌倒、爬将起来、飞跑。
语言描写:“噫!好了!我中了!”(重复)
神态描写: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外貌描写: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 一身的水。
运用夸张、正面(细节)描写与侧面烘托,生动地表现了范进中举后狂喜的心情和发疯的丑态,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 范进中举后发疯的原因“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 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未中举前穷愁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将身价百倍,享尽富贵荣华。因此,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极而疯。范进见到报贴时内心的欢喜无法用理智来控制,感情冲动使他完全丧失理智喜极而疯。
文章着重刻画范进颠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第三课时主题探讨与写法探究思考作者设计一个嘴巴治范进的疯病有何用意?为什么报录的人知道怎样治疯病?表达了作家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而极尽嘲讽。
因为报录人对中举发疯之类的事情常有耳闻目睹,对其中原因也一清二楚,借他们之口说范进发疯之因,既使情节安排更为合理,也含有揭露科举制度毒害读书人的更广更深的意义。文章主题 课文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着重刻画范进中举癫狂的丑态及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荼毒,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和世态的炎凉。本文刻画人物手法主要有哪些手法? 1、以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胡屠户的语言,勾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市侩形象
范进的语言也有变化,中举前是“唯唯连声”,低三下四,表现其迂腐、无能和逆来顺受。中举后不再称胡屠户为“岳父”而改称“老爹”,明明几十两银子却说几两银子,表现其圆滑世故。张静斋拜会范进,强拉关系,虚伪客套,非常符合其土豪乡绅的身份,突出他的老奸巨滑。2、运用细节描写、侧面烘托。 如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用邻居和报录人的吓了一跳,烘托他飞跑的疯狂;用众人拉他不住,烘托他疯劲之大。
如范进把两绽银子送给胡屠户时,拳头的一舒一缩,一攥一揣,活画出胡屠户的虚伪与贪婪;还有扯衣服的细节,活画出一副溜须拍马的奴才相。3、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 范进中举惊喜得发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但并不失真。“中举发疯”在当时虽不是普遍现象,却也“会有实情”的,因而是真实可信的。当时的读书人热衷“举业”,一旦功名到手就如痴如醉,惊喜若狂。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加以夸张的描写,具有辛辣的讽刺效果。 对比手法主要用于描写胡屠户这个人物,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是悲剧?结
合课文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喜剧常用夸张的手法揭露和嘲笑
现实中的丑恶事物或落后现象,结局圆满。
而悲剧常常表现有价值事物的毁灭。 辩一辩 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
(1)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
(2)揭露了当时士人热中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

(3)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范进喜极而疯又是一场悲剧,理由是:
从人物命运的角度说这是一场悲剧,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
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小结 范时中举,表面上看是“大喜”,实际上是范进人生命运悲剧的一个展现。中举前生活贫困,没有营生能力,一心追求功名利禄,只是苦读“圣贤之书”;一旦中举,便马上换了“贵人”的嘴脸,同张乡绅的攀谈更是充满虚伪。由此可见:范进如不中举,世上多了一个迂腐无能、贫病潦倒的书呆子;范进中了举,社会上也只不 过多了一个虚伪腐败、结党营私的贪官污吏。所以无论中举与否,对范进来说都是他人性的缺陷与灵魂的失落,是人生的悲剧。而这种个人悲剧,又是封建科举制度一手造成的,无数个知道分子在这种科举制度的毒害下,或终生不得志,悲惨的死去,或一朝得志,便成为朝廷压榨人民的帮凶。总之,这已不仅是个人的大悲,而且是民族、国家的大悲。
(1)范进终于中举,而孔乙己直到临死“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 (2)范进逆来顺受,甘受屈辱,孔乙己自视清高、孤芳自赏。
(3)范进世故虚伪,孔乙己迂腐善良。
(4)吴敬梓对范进以批判为主,鲁迅对孔乙己有批判,也有同情。 范进自卑自贱、圆滑世故、狡诈虚伪,而孔乙己虽穷困却有清高的傲气,腐儒之风,带着些许善良。 1、我们前面还学过一位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形象---孔乙己,孔乙己与范进有什么异同之处?区别孔乙己与范进异 一个受人凌辱,穷困而死,成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一个却终于叩开了科举大门,争到功名利禄。
?
? 同受封建科举的毒害,都迂腐至极,都不会“营生”,对社会的摆布都同样的软弱无力。同:课后作业
以《范进中举之后》为题,大胆想象,虚构故事,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