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16课《阿里山纪行》(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第16课《阿里山纪行》(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03 16:03:57

内容文字预览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6课《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课题 阿里山纪行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品析富有情韵美和音乐美的语言。
能力目标 学习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阿里山的风光。
知识目标 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体会作者对阿里山美丽风光的浓浓爱意。
重点 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难点 品析富有情韵美和音乐美的语言。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法 说教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高山青》。2.我们欣赏的这首歌曲《高山青》,是大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流传极广的一首台湾民歌,歌名中的山就是图片中所展示的台湾著名风景名胜阿里山。对于期盼祖国统一的我们来说,风景如画的阿里山令我们神往。但由于种种政治原因,想要亲身感受阿里山的魅力不是很现实。没有关系,今天我们就借助当代著名作家、美学家吴功正的文字在想象中游览阿里山,去感受阿里山的魅力。板书:阿里山纪行。 思维发散。 由歌曲引发思维,同时,直奔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初读感知1.介绍作者吴功正,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代表作《小说美学》《中国文学美学》《六朝美学史》《唐代美学史》。2.写作背景1997年吴功正受邀到台湾讲学,讲学之余,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寻访了一些台湾有名的山水,其中就包括阿里山,因为当时大陆对台湾的了解甚少(1997年香港回归,到台湾需要转机,还没有实现“三通”),所以写了这篇游记,将阿里山的风光介绍到大陆来。3.介绍阿里山阿里山位于我国台湾省嘉义县东北,是大武峦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的总称,主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高3997米)。阿里山风景区面积约有175公顷,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森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园,出产世界罕见的高级建筑木材;又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树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4.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了解作者。(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理解课文主旨。 4.请课文朗读。5.积累字词。风靡(mǐ) 堪称(kān) 山岚(lán) 谛听(dì) 一泓(hónɡ) 鱼鳖(biē)静谧(mì)参天(cān)幢顶(chuánɡ)红桧(ɡuì)姊妹(zǐ)莽莽(mǎnɡ)6.理解词义骤然:突然、忽然。 恍如隔世:好像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的变迁、事物的变化的感慨。 ( http: / / www.21cnjy.com )7.课文是什么文体?游记。8.简介游记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某地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之前接触的古文《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古代的游记散文。在这个单元中,《蓝蓝的威尼斯》是现代游记散文。游记的写作顺序往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指到了一个地方,按照作者的行踪来写。这种写法我们称之为“移步换景”。“移步换景”的顺序是游记这类文体写作的最基本的顺序,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9.找出来表示行踪的短语或句子。“从台北机场搭机,仅四十分钟就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出现一泓水潭”、“山间的曲径幽路”、“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下山的路上”。10.作者行踪:台北松山机场——台湾中部城市嘉义——森林火车站——林区——神木——下山的路上。11.理清文章思路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内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全文10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 第二部分(2—9),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10),写下山。仍以《高山青》作结,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 二、精读感悟1.作者的行踪交代得很清楚,在不同的地点看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景色相同吗?不同。那作者依次看到了哪些景色呢?请同学们结合书本文字,用“修饰性的词语+名词”的短语格式概括出景物的名称。 古式的火车 清澈的水潭 静谧的森林 厚密的青苔 无边的林海 神奇的神木2.游记的重点描写对象放在哪里? 森林火车站、林区、神木,分别是第2段、第4-7段,第8-9段。3.欣赏美景,品味语言(1)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通过引用使文章更富有诗情画意,突出了阿里山林区云雾缭绕,湿度大。(2)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森森”“浓浓”写出树木的茂盛,使文章语言有音乐美。(3)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这句流露出人们对林区环境的浓浓爱意,因为爱,所以不忍大声;因为爱,所以要“深深地吸气”“仿佛吸进去以后不再吐出来”。(4)潭无鱼鳖,林无鸟兽, ( http: / / www.21cnjy.com )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这段文字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美。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句,写若有若无的声音,以有声来反衬无声,这叫什么写法?以声衬静。 (5)神木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连用了四个四字短语,铿锵有力,传神地写出了神木面对挫折依然昂首挺立的雄姿,它真不愧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作者对神木充满了敬仰之情。4.重点研读(1)用歌声开篇,有什么好处? A.奠定抒情基调,烘托了两岸和谐、友好的氛围。B.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2)写姊妹潭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两个姐妹的爱情故事赋予潭水以凄美的传奇色彩,增添了游记散文的趣味性。(3)最能体现阿里山的精神、阿里山的灵魂的景物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描写的?神木。红桧木:材质优良,耐腐蚀,有芳香,纹路美丽。5.文章的主旨句是文中的哪一句?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6.归纳课文的主题本文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了希望两岸人民的心融和起来的美好愿望。7.总结写作特点A.采用“移步换景”发描写阿里山秀美的风光。(1)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2)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3)善于将局部之美结合起来反映对象的总面貌。B.本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 知作者。了解写作背景。了解阿里山。自主学习,相互探究。了解课文的文体。了解游记。阅读课文,找出表示作者行踪的短语或句子。抓住作者的描写重点。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以声衬静的写法。明白用歌声开篇的好处。 介绍作者。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简介阿里山。让学生学会在课下注解中找准知识点。介绍游记。理清课文的思路。体会作者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组织材料。 分析文中优美的语言。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一泓(hónɡ) 莽莽(mǎnɡ) 溢出(yì) 镶嵌(xiānɡ) 2.解释词语。匹敌:对等;相称。 骤然:突然、忽然。3.分析下面句中加点字运用的妙处。(1)虽是盛夏亭午时分,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喷”是喷洒、喷射的意思,这里突出了骄阳似火的特点。(2)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揉”是揉捏的意思,这里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繁茂、浓绿欲滴的特点。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了希望两岸人民的心融和起来的美好愿望。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布置作业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准备带领游客游览风景如画的阿里山,你该怎样向游客介绍游览的行程?请就此设计一篇导游词。”(提示:注意语态和礼貌!)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阿里山纪行吴功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阿里山纪行》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风靡( ) 静谧( ) 聆听( ) 胸襟( )
2.形似字组词。
睁(   ) 挣(   ) 筝(   )
骗(   ) 偏(   ) 翩(   )
3.解释下列词语。
恍如隔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庞然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森林 ( )的世界
( )的树干 ( )的钢索
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 )
(2)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阿里山森林铁路神木支线小火车翻覆,总统马英九表示内心沉痛,盼尽快救治伤者、找出事故主因。
B.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勿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都为陈迹,令人唏嘘不已。
C.新年第一周股市势如破竹地下跌,使得不少股民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有了新的认识。
D.围观的学生实在是没有想到原来以为是一边倒的比拼现在却变成了旗鼓相当,比赛之激烈简直就是针尖对麦芒。 21教育网
二、课内阅读。
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木。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其树龄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生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
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 ( http: / / www.21cnjy.com )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1.用四个字概括台湾著名的红桧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
、 、 、
2.“神木”已遭雷劈,为什么“它仍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举一例谈谈)

4.前文提到“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联系全文内容,你认为选文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mǐ mì línɡ jīn
2.睁开 挣脱 风筝
骗人 偏僻 翩翩起舞
3.恍如隔世:好像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的变迁事物的变化的感慨。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课外阅读。
1.香、高、粗、老
2.因为即令受此巨创,但还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他那“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的精神依然存在,所以他仍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略
4.神木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而阿里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是台湾的标志性风景区,最后一段揭示了神木的不怕挫折,百折不挠的深邃内涵,所以也揭示了全文的思想内涵。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阿里山纪行
2017苏教版 八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鸟窝
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高山青》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鸟窝
新课导入
我们欣赏的这首歌曲《高山青》,是大陆地区流传极广的一首台湾民歌,歌名中的山就是图片中所展示的台湾著名风景名胜阿里山。对于期盼祖国统一的我们来说,风景如画的阿里山令我们神往。但由于种种政治原因,想要亲身感受阿里山的魅力不是很现实。没有关系,今天我们就借助当代著名作家、美学家吴功正的文字在想象中游览阿里山,去感受阿里山的魅力。
新课讲解
介绍作者
吴功正,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代表作有《小说美学》《中国文学美学》《六朝美学史》《唐代美学史》。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写作背景
1997年吴功正受邀到台湾讲学,讲学之余,也寻访了一些台湾有名的山水,其中就包括阿里山,因为当时大陆对台湾的了解甚少(1997年香港回归,到台湾需要转机,还没有实现“三通”),所以写了这篇游记,将阿里山的风光介绍到大陆来。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欣赏课文朗读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新课讲解
简介:阿里山
阿里山位于我国台湾省嘉义县东北,是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的总称,主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高3997米)。阿里山风景区面积约有175公顷,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
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森林公园,出产世界罕见的高级建筑木材;又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树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积累字词
风靡mǐ 堪称kān 山岚lán 谛听dì
幢顶chuáng 红桧guì 姊妹zǐ 莽莽m ng
一泓hóng 鱼鳖biē 静谧mì 参天cān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新课讲解
解释词语
骤然:
恍如隔世:
静谧:
庞然大物:
堪称:
谛听:
山岚:
突然、忽然。
好像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的变迁、事物的变化的感慨。
安静。
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可以称为。
仔细听。
山中的雾气。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课文是什么文体?
游记。




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某地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之前接触的古文《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古代的游记散文。在这个单元中,《蓝蓝的威尼斯》是现代游记散文。
游记的写作顺序往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指到了一个地方,按照作者的行踪来写。这种写法我们称之为“移步换景”。“移步换景”的顺序是游记这类文体写作的最基本的顺序,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找出来表示行踪的短语或句子。
“从台北机场搭机,仅四十分钟就到了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出现一泓水潭”、“山间的曲径幽路”、“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下山的路上”。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作者行踪:
台北松山机场
台湾中部城市嘉义
森林火车站
林区
神木
下山的路上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三部分
(1),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
(2—9),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
(10),写下山。仍以《高山青》作结,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非常重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作者的行踪交代得很清楚,在不同的地点看到的景色相同吗?不同。那作者依次看到了哪些景色呢?请同学们结合书本文字,用“修饰性的词语+名词”的短语格式概括出景物的名称。
古式的火车
清澈的水潭
静谧的森林
厚密的青苔
无边的林海
神奇的神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非常重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游记的重点描写对象放在哪里?
森林火车站、林区、神木。
分别是第2段、第4-7段,第8-9段。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通过引用使文章更富有诗情画意,突出了阿里山林区云雾缭绕,湿度大。
“森森”“浓浓”写出树木的茂盛,使文章语言有音乐美。
欣赏美景,品味语言
(2)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第一部分
(3)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这句流露出人们对林区环境的浓浓爱意,因为爱,所以不忍大声;因为爱,所以要“深深地吸气”“仿佛吸进去以后不再吐出来”。
这段文字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美。
(4)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非常重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句,写若有若无的声音,以有声来反衬无声,这叫什么写法?
以声衬静
(5)神木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连用了四个四字短语,铿锵有力,传神地写出了神木面对挫折依然昂首挺立的雄姿,它真不愧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作者对神木充满了敬仰之情。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重点研读
(1)用歌声开篇,有什么好处?
奠定抒情基调,烘托了两岸和谐、友好的氛围。
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A
B
(2)写姊妹潭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两个姐妹的爱情故事赋予潭水以凄美的传奇色彩,增添了游记散文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3)最能体现阿里山的精神、阿里山的灵魂的景物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神木。
红桧木:材质优良,耐腐蚀,有芳香,纹路美丽。
(4)文章的主旨句是文中的哪一句?
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本文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了希望两岸人民的心融和起来的美好愿望。
归纳课文的主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A.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阿里山秀美的风光。
(1)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
(2)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
(3)善于将局部之美结合起来反映对象的总面貌。
B.本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
总结写作特点:
教学目标
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一泓( ) 莽莽( )
溢出( ) 镶嵌( )
2.解释词语。
匹敌:___________________
骤然:___________________
hóng m ng
yì xiāng
对等;相称。
突然、忽然。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课堂练习
3.分析下面句中加点字运用的妙处。
(1)虽是盛夏亭午时分,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喷”是喷洒、喷射的意思,这里突出了骄阳似火的特点。
“揉”是揉捏的意思,这里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繁茂、
浓绿欲滴的特点。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了希望两岸人民的心融和起来的美好愿望。
教学目标
作业布置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准备带领游客游览风景如画的阿里山,你该怎样向游客介绍游览的行程?请就此设计一篇导游词。”(提示:注意语态和礼貌!)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阿里山纪行
吴功正
作者行踪:
台北松山机场——台湾中部城市嘉义——森林火车站——林区——神木——下山的路上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