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
历史上的今天(10月30日)
1644年 清世祖福临定都北京
1864年 丹麦宣布放弃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地被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
1911年 蔡锷等人于昆明起义成功
1947年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正式成立
1989年 希望工程设立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蔡锷秘密约集革命党人计划响应,准备在昆明发动起义,以新军为骨干。不料事机泄漏, 10月30日云南总督衙门拟下令解散新军以杜绝乱源。蔡锷等知道事机迫切,发动起义,成功后成立云南军政府,蔡锷任都督。
蔡锷(1882-1916),湖南宝庆(今邵阳)人,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1911年领导云南起义;另一件是1916年积极参加护国军起义。
1917年蔡锷在长沙岳麓山举行国葬,成为民国历史上“国葬第一人”。孙中山挽联云:“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1911年10月30日,蔡锷等人于昆明起义成功第13课 辛亥革命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的定义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1894年1905年1911、41912、11911、101912、21912、3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颁布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1911、5保路运动开始追
寻
历
史
过
程请根据教材整理概括辛亥革命发生的重大活动。情景一 1908年12月2日举行的“登极大典”被我哭得大煞风景。我被放到宝座上,我父亲跪在下面,双手扶我,不叫我乱动,我却挣扎着哭喊:“我要回家!我要回家!”父亲急得满头是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没完没了,我的哭叫也越来越响。我父亲只好哄我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
典礼结束后,文武百官窃窃私议:“怎么可以说‘快完了’呢?”“说要回家可是什么意思呵?”一切的议论,都是垂头丧气的,好像都发现了不祥之兆。
--整理自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溥仪的困惑一:
不到三岁登基的溥仪无法理解大臣们的忧心忡忡,你能向这位末代皇帝解释一下清廷统治的危机吗?溥仪(1906—1967)一、溥仪时的中国:改革与革命的赛跑
(辛亥革命的背景)材料反映了20世纪初的中国面临什么危机?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帝国主义极大地加强了在中国的势力,中国深深地堕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一位外国人指出,当时的中国“已经达到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 整理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民族危机《辛丑条约》(1901年) 1901-1905年清政府颁行的“新政”主要有以下内容:
1、提倡和奖励私人资本兴办工商实业。
2、废科举、兴学校、派留学。
3、编练新军和警察。
---- 整理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岳州府中学堂(1903年开办)这些“新政”措施带来怎样的影响?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潮流1906年 萍浏醴起义
1907年 黄冈起义
七女湖起义
防城起义
镇南关起义
钦州起义
1908年 河口起义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新政中,政府拼命加捐加税,农民除需交纳国家正赋之外,往往“一身而七、八捐”,“力不能胜,弃田潜逃者比比也”。抗捐抗税斗争此起彼伏。1910年山东莱阳爆发的大规模农民抗捐起义,参加者多达五六万人。
当时还到处发生城镇饥民抢米风潮。
---- 整理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民生艰难长沙抢米风潮(1910年)材料反映了20世纪初的中国面临着什么问题? 铁路国有
20世纪初,为抵制列强抢夺中国铁路修筑权,中国商民自筹资金修建铁路。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全国铁路干线一律收归国有,强行接收川粤湘鄂的商办铁路公司,而民间资金不发还。接着将筑路权出卖给列强。
---- 整理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皇族内阁清政府第一届内阁(1911.5.8)成立皇族内阁
目的何在?维护专制统治王朝腐朽铁路国有政策引发什么运动?保路运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1894年 兴中会成立
1895年 广州起义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06年 萍浏醴起义
1907年 镇南关起义
钦州起义
1908年 河口起义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1901年 宣布实施“新政”
1905年 废除科举制度
1906年 下诏“仿行宪政”
1906年 颁行新官制
1908年 颁布《钦定宪法
大纲》
1910年 设立资政院
1911年 第一届内阁成立一、溥仪时的中国:改革与革命的赛跑
(辛亥革命的背景)民族危机民主潮流民生艰难王朝腐朽武昌起义发难处—工程营遗址 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14个省宣布独立中华民国国旗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大总统誓词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誓词表达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为民众服务。 我胡里胡涂地做了三年皇帝,又胡里胡涂地退了位。有一天隆裕太后坐在炕上,用手绢擦眼,地上跪着一个粗胖老头,满脸泪痕。我不明白两个大人为什么哭。胖老头很响地一边抽缩着鼻子一边说话,说的什么我全不懂。这个胖老头就是袁世凯。如果别人没有对我说错的话,正是在这次,袁世凯向隆裕太后直接提出了退位的问题。
--整理自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情景二溥仪的困惑二:
六岁的溥仪糊里糊涂地退了位,以他当时幼小的心灵是完全无法理解这一举动的深意的。孙中山和袁世凯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呢?退位是顺应民主潮流而牺牲个人尊荣的主动之举、还是无奈之举呢?溥仪退位诏书
(1912.2.12)二、孙中山时的中国:帝制与共和的较量
(辛亥革命的过程) “文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故于议和之举,并不反对 。”
“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孙中山 如何看待孙中山的声明呢? “务宜设法和平了解, …… 否则,势必兵连祸结,不但荼毒生灵, ……迨至日久息事,则我国已成不可收拾之国矣。”
“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之公认。 ……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
---袁世凯 如何看待袁世凯的选择呢?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 南北暌隔,彼此相持。……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清帝退位诏书》 清帝退位是主动之举、还是无奈之举呢? 这道诏书结束了清朝入关以来二百六十七年的统治,也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漂橹、尸横遍野,没有连年苦战、民不聊生,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迭,在中国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傅国涌 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这足以称之为中国的“光荣革命”。 ---伦敦《泰晤士报》的社论(1911年)
孙中山 襟怀坦荡、大公无私袁世凯 顺势而为、郑重承诺清政府 主动退让、理性抉择妥协的智慧第一章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选举、被选举权利。
第三、四、六章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分权制衡《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进步的原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为何由总统制改为内阁制? 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
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临时约法》有何意义?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二、孙中山时的中国:帝制与共和的较量
(辛亥革命的过程)民国建立清帝退位宪法制定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与各国使节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
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凡兹志愿,率履弗渝。俟召集国会,选定第一期大总统,世凯即行解职。谨掬诚悃,誓告同胞。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几次听到中南海的军乐演奏。
“袁世凯吃饭了。”总管太监张谦和有一次告诉我,“袁世凯吃饭的时候还奏乐,简直是‘钟鸣鼎食’,比皇上还神气!”
张谦和的脸上带着忿忿然的神色。我这时不过九岁上下,可是已经能够从他的声色中感到类似悲凉的滋味。 --整理自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情景三溥仪的困惑三:
九岁的溥仪感到不解,袁世凯不是信誓旦旦要涤荡专制之瑕秽的吗,为什么比皇帝还神气呢?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哪些变与不变呢?三、袁世凯时的中国:专制与民主的斗争 (辛亥革命的影响)1912.3.10,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从1912至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达470多家, ……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时报》(1912.3.5) 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梁启超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社会习俗 政治制度 社会经济 思想观念变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政治民主化
经济工业化
思想自由化
习俗文明化辛亥革命的功绩 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
——陈独秀
把持国事者,均系军阀武人,争权夺利,祸国误民,有国家共和之名,无国家共和之实。??
——孙中山 民主道路曲折艰难不变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状况如何?说明了什么? 军阀专制溥仪时的中国: 改革与革命的赛跑
(辛亥革命的背景)孙中山时的中国:帝制与共和的较量
(辛亥革命的过程)袁世凯时的中国:专制与民主的斗争
(辛亥革命的影响)革命爆发走向共和民主曲折 没有一场革命能够在一夜之间将一个地狱般的社会变成天堂,旧中国社会的黑暗和动荡也绝非一次革命可以解决。1949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努力奋斗的结果,其中自然也包含辛亥革命的贡献。 林觉民 方声洞 喻培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的中国: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辛亥革命的价值)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