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戊戌变法 课件 (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戊戌变法 课件 (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03 14:0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6课 戊戌变法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情境导入北京大学简称“北大”,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学,也是中国近代建立的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享有极高的声誉。该学校现为“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中国顶尖学府“九校联盟”(c9联盟)的重要成员。你知道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什么吗?戊戌变法又是怎么回事?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公车上书、维新运动的展开等基本史实、初步认识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等。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历史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感知历史,分析史料得出结论,归纳出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得出变法失败的原因、意义和教训;通过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自主学习1、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车”(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
2、为什么人们还同时要求变法?
3、公车上书后百日维新前,康有为和梁启超有哪些主要的维新活动?
4、光绪帝按照维新派的意图,所颁布的法令有哪些主要内容?
5、为什么戊戌变法又叫做“百日维新”? 北京强学会遗址《强学报》书影《时务报》、《湘学报》、《国闻报》书影维新运动各地重要的学会 学.科.网1、背景: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康有为三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学.科.网2、时间:1898年6月11日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撤冗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 “百日维新”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发布了
一系列的变法令,新政共推行了103天。因1898年为戊戌年,
所以也称“戊戌变法”。3、内容:学.科.网4、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囚禁了光绪帝
杀害了六君子学.科.网4、结果:合作探究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及其教训
失败的原因⑴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
⑵客观上:①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②资义进入垄断阶段,中国成为列强瓜分对象,国际环境不利。
⑶主观上:①维新派缺乏坚强领导核心;
②脱离群众,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
③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
④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戊戌变法意义、教训意义: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①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②经济: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进步性。 ③思想: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促使中华民族觉醒④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⑤习俗: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小结《马关条约》签定后,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昙花一现的戊戌变法。它的失败证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中国人在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同步练习1、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是( B )
A.成立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成立兴中会??? D.《中外纪闻》的发行
2、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亊件的直接触动有关( C )
A.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同步练习3、“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A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禁烟运动
4、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A )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同步练习5、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C )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6、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C??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