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03 15:12:2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题
《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1.会复述课文,并知道最后一课的特殊含义;
2.能辨识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对人物作出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
1.会复述课文,并知道最后一课的特殊含义;
2.能辨识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对人物作出评价。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在中国十七世纪六七十年代,列强用枪炮叩响中国的大门,战火连绵,家园被毁,妻离子散,多灾多难的中国百姓,放下锄头,拿起长刀,用不屈书写传奇,昏庸的封建统治者和只会敛财的官员,被炮声惊醒,只顾割地赔款,苟延残喘,“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穿过崇山峻岭,同一时期,在地球上的另一个国家也被战火波及,那里又是怎样一番场景,今天让我们跟随都德的脚步走进《最后一课》。
预习展示
1.作家作品相关信息。(学生展示,老师补充)
(1)
阿尔封斯·都德,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
(2)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2.学生认读字词。
体裁。
(1)小说的概念: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和环境。
4.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主要事件

三、自主探究
1.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用第三人称复述;
按照图片的顺序复述;
讲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精读课文9--35段,圈点勾划,找出今天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提示:
平时
最后一课
课堂气氛
学生
服饰
老师
态度
语气
这堂课的内容
3.学生代表读23、24、25段,体会哈墨尔先生语言的内涵。
4.这是一堂
的课。
背景:
一八七零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小说,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这最后一课虽然短暂,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阿尔萨斯人的悲痛的心情。
主要的原因:对祖国的爱。
拓展延伸
你眼中的哈墨尔先生和小弗朗茨
他是一位
的老师,尽管
,他仍然

他是一位
的学生,尽管
,他仍然

阿尔萨斯人民是一群
的法国人,尽管
,他们仍然

小结
一场
的战争,
丧失
之权
一堂
的课,
道尽
之恨。
一群
的人,
迸发
之情。
作业设计
必做题
1.识记重点字词。
2.完成《课堂内外》。
选做题
A以上课迟到为场景,通过语言,神态,动作三个方面来表现人物。
B综合性学习
活动一:【探源释义】汉字很有趣。老师提供了《辞海》中“集”字“佳”部的注释:“佳:短尾鸟”。请你解释《诗经》“黄鸟于飞,集于灌木”一句中“集”的意思”。
  活动二:【妙联拾珠】对联很精妙。老师将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______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
) A.相
B.自
C.急
D.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