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课件(打包4套)(新版)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课件(打包4套)(新版)沪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1-03 22:19:12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教学课件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沪教版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一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趣


验概念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条件类型特殊情况-爆炸防火与灭火________知 识 概 览_________燃烧的条件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吗?物质具有可燃性用玻璃杯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小蜡烛能长时间持续燃烧吗?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请同桌两位同学,分别取一根小木条,用镊子夹取一小块煤 ,同时置于酒精灯火焰,观察哪种物质先着火燃烧?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其着火点(定值,不可改变)。(同时满足)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A、只要与氧气接触
B、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C、只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其着火点2、“烧不坏的手帕”,解释正确的是( )
A、这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手帕上的水气化吸热,使手帕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巩固练习DC在火焰上 压上白瓷板
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 产生
氧气量充足或不充足燃烧的类型: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例如:碳的燃烧
碳 + 氧气(充足) 二氧化碳
C O2 CO2
碳 + 氧气(不充足) 一氧化碳 C O2 CO (不可燃)
(可燃性) 煤气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CO O2 CO2 吸入人体内的CO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输氧功能O2充足 O2不充足快 慢多 少CO2和水CO2和水; CO、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以及炭黑颗粒等巩固练习1、“火要空心”,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下列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跟燃料完全燃烧无关的是( )
A、大块煤粉碎成煤粉
B、柴油喷成雾状
C、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
D、给锅炉鼓风,增大空气流通量
BC爆竹、炸弹、矿物开采的爆破煤气爆炸由燃烧引起粉尘爆炸由物理膨胀引起:高压锅爆炸、汽车爆胎等由核变引起:原子弹、氢弹爆
炸任何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接触充分,遇明火、静电或强烈振动,都有可能发生爆炸面粉加工厂、煤矿坑道等场所的注意事项巩固练习1、下列各组混合气体点燃后可能 发生爆炸的是( )
A、H2和N2
B、CO和O2
C、CO2和O2
D、H2和He2、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BC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空气)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用灯帽盖灭立即关闭阀门砍掉部分树木盖上锅盖隔绝氧气隔绝氧气隔绝氧气隔离可燃物清除可燃物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火场逃生巩固练习1、如图将一根铜丝烧成螺旋状网罩在一支燃着蜡烛的火焰处,不多久蜡焰熄灭,熄灭的原因是(  )
A.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B.清除了可燃物
C.降低了着火点
D.隔绝了氧气2、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图书着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B、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泄漏点
C、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D、被困火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AD谢谢课件17张PPT。教学课件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沪教版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二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化学变化发生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还会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有时还会发生颜色变化、或生成沉淀、产生气体等现象。那么,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会发生变化吗?怎样判断化学反应已经发生?这些物质:火柴、酒精燃烧最后留下什么?铜片在火焰上加热呢?它们的质量有什么变化?○火柴燃烧最后剩下灰烬
○酒精充分燃烧最后连灰烬都没有留下
该化学变化中物质质量变小了吗?○表面变黑,质量变大。
该化学变化中物质质量变大了吗? ⑴在锥形瓶中加入蓝色硫酸铜溶液,胶头滴里是氢氧化钠溶液; ⑵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M1。实验1: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⑶挤压胶头滴管里的氢氧化钠溶液,使二者反应,观察现象。 ⑷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M2。

蓝色溶液 蓝色沉淀 M1   =   M2现象: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溶液的蓝色逐渐变浅;且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结论: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CuSO4 NaOH Na2SO4 Cu(OH)2 有气体放出
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在试管里装入适量稀盐酸,将其放在在天平左盘里,然后颠倒使其混合反应,观察现象。

实验2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M1 M2有盖时(密闭容器内) M1 M2现象:产生无色气泡。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碳酸钙+盐酸无盖时(开放容器内)CaCO3CaCl2HClCO2H2O>=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时要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其它
方面如体积等不一定守恒。2.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没有
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包括在内。如“1g氢气和9g氧气反应生成10g水”是错误的。不是任意数值的简单加和而是各反应物间按一定质量比反应的。 3.“反应生成的物质”仅指该反应过程中新生成的物质
质量,在反应之前已经存在的质量不计算在内。如1g氢气在盛有9g氧气的水中(水的质量为2g)反应生成12g水。4.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不涉及物
理变化。如“10g冰加热后变成了10g水蒸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也是错误的。5.“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生成的各种
物质,如沉淀、气体等。至此,质量守恒定律才获得公认。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质量没有变化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原子种类元素质量元素种类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可能
改变分子数目化学变化的本质:元素化合价六不变物质的总质量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1. 进行有关的计算 2.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3.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可以运用该定律:1、在反应A+B=C+D中,已知2g A和5g 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g C,则有____g D生成。 32、 将24.5g氯酸钾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固体质量14.9g,则产生气体 g。
3、加热1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后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总和为9.52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9.60.48同步练习:课件18张PPT。教学课件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沪教版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三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一、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1、概念 用 来表示 的式子。2、书写原则 化学反应化学式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判断正误凭空臆造成生成物PO2?,与事实不符任意改动氧气化学式,也与事实不符,应为O2,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不相等,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磷燃烧为例)(1)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P + O2 P2O5
(2)配:配平就是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整数)。使式子(短线)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原子总数分别相等,体现质量守恒定律。(注意不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式)最小公倍数法找出关键元素(是O)。反应前、后该(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 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该原子的个数,把得到的数字写到化学式前面。在O2前面配上计量数5,在P2O5前面配上计量数2再配平其他原子。前后磷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在P前面配上计量数4 4P + 502 2P205
点燃 (3)注:标明反应发生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气体、沉淀
分别用↑、↓表示)①注明条件: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条件只有一个时,一般写在等号上方,如果有两个,通常分别写在等号上下方。注意:②注明生成物的状态:(无中生有时,才标)
如果反应中有气体生成,在该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如果在溶液中有沉淀生成时,则在该沉淀物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常见的沉淀:CaCO3白色沉淀、Cu(OH)2 蓝色沉淀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气体生成物不再标注“↑”;同样,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若反应物有不溶性固体时,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标注“↓”。(4)等:将短横线改写成 “ ”4P +502 2P205
(5)查:查化学式、查配平、查条件、查标号
点燃4.化学方程式的配平①观察法这种方法对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很有效,凑数进行配平。 ②最小公倍数法找出关键元素(是O)。反应前、后该(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 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该原子的个数,把得到的数字写到化学式前面。在O2前面配上计量数5,在P2O5前面配上计量数2再配平其他原子。前后磷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在P前面配上计量数4 ③奇数配偶法找出关键元素(是O):反应前、后某元素出现次数最多,并且短线两边该原子总数为一边奇数、一边偶数。把奇数配成偶数。
(优先考虑×2)再配平其它原子和氧原子,
短线变等号。22④归一法令组成较复杂的物质的计量数为1,确定其他各物质的计量数,若化学计量数不是整数,最后去分母即可。C2H2 + O2 CO2 + H2O上式中C2H2前配1,其他再相应配平。C2H2 + O2 CO2 + H2O121O:2×2+1=5∵化学计量数为最简整数比,因此整个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都乘以2。C2H2 + O2 CO2 + H2O5242点燃
4P + 5O2 2P2O5 点燃①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②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③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124 160 284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写准化学式,记得要配平;
短线改等号,条件须注明;
气体和沉淀,箭头要分清。书写化学方程式韵语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正确解题步骤:(1)设:设未知量(不要带单位)(2)写: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3)找:找出已知量、未知量的质量关系(写在对应化学式的正下方,先写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再写质量;质量单位要写,且要统一。)(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计算结果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除不尽,则保留小数点后一位)(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二、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KMnO4 K2MnO4+MnO2+O2↑
2×158 32
6g x

=
解得x=0.6 g
试计算: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解:设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答: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g氧气。同步练习:谢谢观赏~课件16张PPT。教学课件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沪教版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燃烧:
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物质与氧气发生的 ,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发热 发光请点燃,熄灭一个酒精灯。想一想:
燃烧的是什么物质?
灯芯棉线有没有燃烧?
灯芯瓷盖呢?
酒精灯里的酒精有没有燃烧?
怎样熄灭的酒精灯?
说一说: 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可燃物; 氧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酒精蒸汽没有燃烧没有燃烧没有燃烧灯帽盖灭我来上网百度: 酒精灯加热温度的测定研究.
(下载方法:QQ剪裁----击右键,保存或粘贴QQ发送) 而棉线的着火点150℃ .酒精灯的灯芯棉线没有燃烧的原因是什么呢?
不是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而是因为没有氧气!实验1:
(1)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酒精和蒸馏水,
置于酒精灯火焰, 观察两种物质是否可以燃烧?
(2)用坩埚钳分别夹取:一小团棉花球,玻璃棒,
置于酒精灯火焰, 观察两种物质是否可以燃烧?

(注意:玻璃棒、坩埚钳放 冷却!)石棉网实验2:分别点燃两支蜡烛,竖直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将其中一支蜡烛用透明的烧杯罩住。

(注意:尽量使烧杯口与桌面间不留空隙!)实验3:观察,比较使小木条和小煤块燃烧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用品: ? 第一轮游戏: 6人过关,谁能一次划燃火柴 !游戏规则: 划不燃,直接淘汰 !!!实验游戏 第二轮游戏:谁让火柴燃烧旺、燃烧时间长? 火焰为什么总是向上啊?

冷空气受热膨胀,微粒间隙变大,
热空气的密度变小,热空气上升。用大烧杯罩住一高一低燃烧的蜡烛,
猜一猜,哪一个先灭呢 ?补充实验(想一想:房间内着火,怎样逃生呢?) 问题讨论 请列举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并说明其灭火的原理。釜底抽薪 请列举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并说明其灭火的原理。我来展示1 、撤离可燃物2 、隔绝氧气3 、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对照总结与回顾(三个条件满足一个即可)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灭火的原理实验要养成好习惯★整理实验桌
★完成实验报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