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
一、文字的起源和演变1.演变脉络:2.演变趋势:由繁到简;由具体到抽象商代商周秦朝汉朝春秋战国新石器时代图画文字 甲骨文 金文形式多样 小篆 隶书3.书法艺术发展过程 (1)发展阶段:实用功能、审美功能(2)功能:自觉阶段自发阶段魏晋小篆特点: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4.代表人物及作品 隶书特点:字型结构平衡对称,整体安定。欧阳询《化度寺碑》 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了,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钩、折”的基本比画。楷书特点: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谨。颜真卿 《多宝塔碑》柳公权 《玄秘塔碑》草书特点:东晋:盛唐:代表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笔画简约,勾连不断;
线条流畅,任情纵性。王羲之 草书王献之 草书 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东晋以王羲之、王献之,唐以张旭、怀素为代表。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行书 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书体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代表特点:苏轼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行书易写、易认、易于流行,实用性很高。以东晋王羲之、唐颜真卿、北宋苏轼、元赵孟睢⒚魑恼髅魑??怼W钌贸ば葱惺榈氖墙??榉?彝豸酥??啤笆槭ァ薄!∷臻?痘浦莺?呈??贰⊥豸酥?独纪ば颉诽骄浚?
中国书画发展的过程并列举每个阶段中国画的代表画家?归纳中国画的特点?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彩陶画《鹳鱼石斧图》1.新石器时代:起源 这幅帛画反映了先民们对人死后灵魂不灭,乘龙天游或乘龙升天的愿望。
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征服自然的浪漫主义气质。 2.战国秦汉——从萌芽走向成熟(帛画)战国帛画《人物御龙图》东汉壁画《夫妇宴饮图》3.魏晋的凸显个性 佛教、道教的发展,崇尚气节的社会风气,使这一时期的绘画凸显个性。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顾恺之《女史箴图》隋朝展子虔《游春图》 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4.隋唐时期唐 阎立本 《步辇图》 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唐代的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盛唐气象。敦煌彩塑敦煌壁画5.两宋时期——宫廷画最活跃阶段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普及,宋代以来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日常生活的风俗画也开始发展起来。元·王冕《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6.元明清 文人画小结: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 中国画在魏晋之后,一方面形成了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注写意的文人画。
文人画自魏晋开始就占据中国书画主导地位。在表现形式上,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空间布局、意境、神韵等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起源彩陶画《鸛鱼石斧图》走向成熟帛画《人物龙凤图》
《人物驭龙图》进一步发展帛画、《夫妇宴饮图》出现绘画理论顾恺之《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吸收外来艺术风格展、阎、吴、敦煌壁画宫廷画院最为活跃, 风俗画是最大两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文人画成就最突出写意画(王、徐、郑)三、戏曲艺术1.中国戏曲的发展春秋战国的优伶元杂剧原始歌舞明朝昆曲清朝京剧形成并发展2.京剧的形成、发展过程:(1)乾隆末年——徽班进京;(2)道光年间——徽汉合流;(3)同、光年间——京剧成熟;(4)民国以来——走向世界(同光十三绝)(梅兰芳)清代沈容圃《同光名伶十三絕》畫像3.京剧表演特色:取材历史故事;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唱念做打有机结合。4.京剧形成的原因:①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活跃;
②各种地方戏曲进京相互融合;
③广大艺人的努力;
④符合统治者和广大市民阶层的口味。生旦净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