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目标:一、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二、知道光是电磁波.
三、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四、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五、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电磁波对人类生
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复习回顾:
1.电话是怎样把声音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2.生活中听收音机、看电视、接打电话,
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传递过来的呢?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磁波,我们先来看看水波:如图当水上升时,就形成像山峰似的浪尖,叫做波峰.当水下降时,形成的凹谷,叫做波谷.
?
?
一、电磁波的产生?
振源每上下振动一次就形成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是一定的,这个距离叫做波长.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一秒内波的传播距离定义为波速,所以有:波速=波长×频率.
演示实验实验: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将音量开大.取一节旧的干电池和一根导线,靠近收音机,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地接触.实验结论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现象:收音机中发出“喀喀”的声音.
你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流产生的,变化电流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着电磁波.电磁波与水波、声波的区别【例1】关于电磁波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线中有电流,就可以在空间中激起电磁
波
B.导线中没有电流,就可以在空间中激起电
磁波
C.导线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就可以在空间
中激起电磁波
D.以上三种都可以产生电磁波C课堂练习:结论: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即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对于电磁波来说,其波速约等于真空中的光速.
即 c = 3×108 m/s. 二、电磁波的传播
实验:在密封的透明玻璃罩内,放了一只处于待机状态的手机.再用一个手机拨打该手机的号码,观察发生的现象.
继续拨打该手机,并用抽气机慢慢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注意该过程中的现象.三、波长( λ )、频率(f)和波速(c)的关系
c= λf【例2】下列关于电磁波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C.红外线属于电磁波
D.电热水壶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
C课堂练习:【例3】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是c =_____.电视机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是100 MHz,则它的波长是_____m.
3λf 电磁波家族 在空间传播着的交变电磁场,即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电磁波包括的范围很广.实验证明,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
无线电波:波长从几千千米到0.3米左右,一般的电视和无线电广播、手机等的波段就是用这种波.
微波:波长从0.3米到10~3米,这些波多用在雷达或其他通讯系统.
紫外线:波长比可见光短的称为紫外线,它的波长从(380~10)×10~9米.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紫外线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很窄,大约在7 600~4 000埃(在光谱学中常采用埃作长度单位来表示波长,1埃=10-10米).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
电磁污染
电磁污染又称电磁波污染或称射频辐射污染.它是以电磁场的场力为特征,并和电磁波的性质、功率、密度及频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四、电磁波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影响
由于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线电广播、移动电话、电视以及微波技术等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射频设备的功率成倍提高,地面上的电磁辐射大幅度增加,目前已达到可以直接威胁人体健康的程度.
?
?
电磁污染是一种无形的污染,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公害,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被列为环境保护项目之一.
电磁污染的防治
电磁污染的主要防治方法有:屏蔽辐射源、距离控制及个人防护等方面.规律方法总结1.波的直线传播:可以直接运用公式 s =υt.
2.波的反射原理:注意发出波的物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s =υt/2.
3.计算波长、波速或频率:利用公式c =λf.(在使用公式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即c用m/s,λ 的单位用m,f的单位用Hz)
巩固练习:1.电磁波按波长的长短或频率的高低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 、紫外线、 和γ射线等.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
2.关于在真空中传播的几种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频率越高的传播得越快
B.频率越低的传播得越快
C.波长越长的传播得越快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可见光X射线D3.下列关于电磁波和声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它实际上并不
存在
B.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C.电磁波和声波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电磁波和声波的波长越短,频率越小B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