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龙泉第二中学2015级10月月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汉代,关中地区是全国粮食中心。到了元代,大都的粮食供应“仰给江南”。元代江南水利专家周文英也说:“所谓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田之美,无过于浙右。”材料反映了
A.
江南耕种水田获利最多
B.
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
C.
浙右田肥水美富甲天下
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5.《明实录》中记载的明武宗勤于国事.即使外出巡游,所有的奏章也要及时批答。而在《明史》中则把他描述为“骄奢淫逸”的昏君。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
A
史官个人才识
B
史著编撰意图
C
史料运用方式
D
史著编撰体例
26.
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
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
C.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
27.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该学者认为纪年改革
A.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
B.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
D.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
28.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行于九城,施及外洋”;佛山镇的铁锅不仅远销吴越荆楚,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县炉头镇的铁器品“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流通打破地域限制
B.商业发展促进商业市镇兴起
C.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D.全国手工业的发展相对平衡
29.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30.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个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31.程颢程颐兄弟俩去朋友家赴宴,席间有歌妓助兴,弟弟程颐认为有辱斯文拂袖而退;而程颢却怡然自得,尽兴而归。次日程颐责问程颢,程颢笑曰:“昨日‘座中有妓’而我‘心中无妓’,今日‘座中无妓’而你‘心中有妓’”。程颐闻之,面带愧色而去。这一故事实质上反映了
A.程颢思想带有心学倾向
B.程颐主张知行合一
C.宋代市民文化繁荣
D.二程思想走向对立
32.下表是1913——1920年间中国轻纺业工厂数量的变化表。
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受帝国主义压制手工业发展缓慢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快速发展
C.
封建专制势力阻挠民族工业的发展
D.
军阀统治使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
33.
美国《时代周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反映着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下图是1983年9月该刊的封面人物邓小平。这表明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的热点问题是
A.抛弃“左”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C.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4.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出现“传统外变”的内在根源是
A.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洋务运动弊端日益明显
D.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
35.
据《世事见闻录》记载:“三井家在江户有3座大店铺,雇佣着1000多名伙计。据说每天的生意,要做到黄金2000两以上才算好生意。黄金2000两,也就是白米5000袋。5000个农民一整年的辛苦耕种,才能缴上贡米5000袋。。。。。。此外,三井家还有许多田地,租地收入每年多达黄金2万两。。。。。。江户以外,三井家在大阪。。。。。。等地方都有分店;此外,还有分布在各藩的经销店。。。。。。”这段材料反映了:
A.日本重农抑商
B.资本主义萌芽
C.日本商业发展
D.封建统治动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40.(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据材料一、二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
41.(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世纪40年代末,英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博览会则标志着英国已成为了世界工厂。至此,英国凭借其工业优势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________《强国之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英、美两国制造业在世界产量中所占份额(1750-1900年)
1750年(%)
1830年(%)
1860年(%)
1900年(%)
英国
1.9
9.5
19.9
118.5
美国
——
2.4
7.2
23.6
(2)据材料二概括英、美两国制造业在世界产量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道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并用签字笔将所选的题号填入括号内。
44.(15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养廉银制度正式推行大致始于雍正二年。此后不断补充完善,到雍正十三年最后确立。其基本原则是“为官员定养廉之资,为公事留办公之费”。具体做法是“将州县之火耗(注:火耗,即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要增加损耗,这种附加称为“火耗”或“耗羡”。)重者严行裁汰”,并将原由州县私征之耗羡提解归公,收贮于各省司库,从解公之火耗中“酌中量留耗羡抵补无著之亏空”,然后再由各省长官根据下属不同级别、各地事物繁简程度定立分数,从司库提取相当部分作为“养廉银”分发各官,以为各级官员的“日用之资”,从而达到“不使累及民间”,“上不误公,下不累民”的目的。
——吴敌《雍正时期养廉银制度简论》
材料二
从赫德(注:英国人,1863-1908年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执政时起,海关关员的高薪待遇多达9项。此外还实行年资加薪制度,一般洋员每2年晋升或加薪一次,(后来)华员每3年晋升或加薪一次。年资越高、等级越高、待遇越好。……赫德还在海关实行退休制度,并(在中国)首创推行养老储金制度。……这样,养老储金实际成了促使关员保持操守、廉洁行政的保证金,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效力。……此其一。其二,海关对贪污案件处分极严厉,对发案的基层主管,亦因监管不力而受连坐处分。……其三,近代海关有严密的税款完纳和呈报制度,……从而使不法海关职员无机可乘,想贪而贪不到。……赫德在海关所实行的高薪养廉,不是一项孤立的措施,是与严格的考试录用、考绩、监督、奖惩等制度相互联系、有机作用的。
——文松《关于赫德评价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分析雍正时期实行养廉银制度的积极意义。(6分)
(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分析赫德的养廉政策较雍正的养廉银制度有哪些不同之处?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高薪养廉政策的认识。(9分)
45.(15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京审判”的正式名称是“远东国际军事审判”,是由盟国设立的审判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战争罪行的法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战胜国向战败国只是要求赔款及割让领土,这也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种。鉴于这一教训,人们考虑这一次国际审判,要在调查基础上,重在追究战争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审判,诸如太平洋战争的全过程,日本军队实施的拷问、强奸及在南京进行的大屠杀,对俘虏的非人道的行为等等,是决不可能被公诸于世的。从这一角度看,审判是有很大意义的。日本国民原来从不知道日本军队居然犯下了如此暴行,这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由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所以对审判有绝对发言权,基于利用天皇的影响而顺利实施占领的考虑,美国与天皇的亲信及政治家合谋,以“东条等陆军军人对战争负责”为由,使昭和天皇免除了战争罪责。官僚及财阀等人的责任也未被追究。日本在《旧金山和约》中表示接受了东京判决的结果。因美国的冷战政策,审判只进行了一次便结束。此后,战犯嫌疑人被全部释放。25名A级战犯中,除了
7人被判死刑外,其余的也全部被释放。A级战犯嫌疑人,曾任东条内阁工商大臣的岸信介后来还当了首相。
——摘编自中日韩三国学者编写的《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东京审判的历史背景。(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东京审判的历史影响。(9分)
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俺答汗是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雄黠善兵”,“骁勇方略空群”。统治时期,生产突飞猛进,经济繁荣,生齿日多。但早在明初,明蒙之间的贡市就已中断,烽燧连年不息。“事事仰给中国,若或缺用,则必需求,需求不得,则必抢掠”。俺答汗“无岁不求贡市”,遭明朝廷拒绝。1541年,蒙古骑兵掠三十八州县,杀戮男女二十余万。
俺答汗爱孙把汉那吉因婚配问题,叩关请降。阁臣高拱、张居正主张抓住机会与俺答汗和解结盟。隆庆皇帝亦主张“华夷一家”、“并包兼育”。俺答汗得知把汉那吉安好无恙,在妻三娘子的规劝下,俺答汗愿“啮臂盟,世服属无贰”。明朝荣归其孙,许通贡市不绝。俺答汗呈表请封,情真意切。史称“隆庆和议”。从而,“东自海冶,西尽甘州,延袤五千里,无烽火警”。俺答汗病死,三娘子继承他未竟之业,率领子孙,维持蒙汉和睦相处,“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隆庆和议”得以形成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俺答汗。(6分)
成都龙泉第二中学2015级10月月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参考答案
24—28
DBAAA
29—33
CBABA
34—35
BC
40.(1)法家
秦孝公的支持
(4分)
(2)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战,重农抑商
(4分)
(3)材料二持否定态度,材料三持肯定态度。“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遂灭”指奴隶制度被废除
(4分)
41.(1)因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与不断完善;工业革命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工厂制);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进行法制化建设;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对外推行炮舰政策,建立了“日不落帝国”;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任答七点7分)
(2)趋势:19世纪中期以后美英两国所占份额都逐渐增加;20世纪初英国下降,美国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越英国(4分)
原因:英美份额增加原因: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确立;两次工业革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殖民掠夺;科技进步;世界市场形成,世界贸易发展(8分)
20世纪初美国超过英国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积极革新技术;美国结束内战,巩固国家的统一,提供统一市场;英国凭借广大殖民地获取巨额利润,革新技术的动力不足(6分)
44.(15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6分)积极意义:相对减轻了人民负担,对整饬清代吏治有一定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清代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
方的管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2)(9分)不同:关员的待遇更高;鼓励和约束相结合,有助于关员长期服务海关;建立退休金制度,使关员在岗时便无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工作;严惩违纪官员,以确保官员廉洁执法;完善税款完纳和呈报制度,使不法海关职员无机可乘;建立综合性的配套措施,保证海关机器健康高效的运转。(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认识:高薪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抑制腐败;廉不只是养出来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制度和法律上的监管、惩治;应加强对官员的职业操守教育。(言之成理即可。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可得满分3分)
45.(15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胜利结束;反法西斯同盟吸取了一战后巴黎和会的教训。(6分)
(2)积极:是正义的审判,追究战争责任,将法西斯罪行昭示世人,维护世界和平。
局限:美国主导,审判不彻底;为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埋下了隐患。(9分)
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原因:蒙古骑兵的军事威胁;把汉那吉来降提供契机;阁臣的力促;皇帝较为开
明的民族政策;蒙古游牧经济对中原经济的依赖。(9分)
(2)评述:虽有过劫掠之举,但主张明蒙通贡;与明朝和议,有利于边境和平,有利
于汉蒙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
固和发展。(6分)